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576)
几家美国的塑料家居制品生产公司向联邦法院联合提起诉讼,要求禁止这家中国公司的无赖行径。
上诉理由就是他们根本卖的就是“赠品”,而不是“竹箱”,这是在利用法律的漏洞。
苏琴刚收到消息的时候,非常紧张。
路菲菲一点都不在乎:“怕什么,该怎么应诉就怎么应诉,找到好的律师就行。”
她心里很稳,因为前一阵子,新闻刊登了一则消息: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深入地交换了意见,首轮对话取得了积极成果。
根据外交黑话的传统,取得了“积极成果”,就是真的谈出了一点什么东西。
再加上今年三月,美国测量船来南海转了一圈,六月的声呐跟中国潜艇发生碰撞。
虽然不像2016年玩那么大,不过路菲菲猜测,现在采取的措施跟当年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段时间差不多,“边谈边打”,经济事件摆在谈判桌上聊,军事摩擦继续,只要军事没输,经济就不会被卡住。
路菲菲把事情分析给苏琴听,让她好安心一点,苏琴还是很紧张,对于一个从小循规蹈矩的人来说,被告上法庭简直太吓人了。
而且,她自己心里并不觉得自己是无辜的,一开始她就觉得自己是在投机取巧。
路菲菲看着她心慌意乱的样子,笑着说:“你啊,要是你现在就站在美国法院的被告席上,怕不是对方律师还没开口,你就直接认输了。”
苏琴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根本站不到被告席上,庭前调解,让我赔钱和解,我肯定赔了。”
路菲菲见过超级自信的人:“我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错了,那错的也不是我,是整个世界。”
像苏琴这样,自动自发把自己归在有罪有错的一方,有点风吹草动就滑跪认错的窝囊组也见过。
类似于别人花一百块钱找她买钻石,她也给了别人钻石,但是别人挑剔“怎么没有超过一克拉”“怎么颜色发黄”“怎么里面有裂纹”……她并不敢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一百块的钻石就是这种”,而是不停的道歉,说自己确实找的钻石质量不好,下次会努力找好的,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很年轻的时候,路菲菲会特别生气,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现在她的心态非常平和,爱不爱争,不关她的事。
那些网上“求骂醒”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别人怎么骂,都不会醒,只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出无数个“必不可为”的理由。
路菲菲现在就像律师,一切以委托人的意愿为准。
委托人想做无罪辩护就做无罪辩护,委托人想滑跪那就滑跪。
她看着苏琴,郑重问道:“那你还要打这个官司吗?”
苏琴倒是没有让她失望,连犹豫都没有犹豫:“都这个时候了,当然要打!反正是代理律师出庭……对吧。只要不让我直面那个压力场景,我觉得自己还能撑一撑。”
“那我就可以继续安排了。”
律师对打这种可能成为未来案例的官司很有兴趣,他们也积极准备,援引各种条款。
最终让律师团觉得最有价值的证据,是路菲菲在国外媒体上投放的几个广告。
根据广告学的传统操作路数,那些广告的宣传主体都是“竹箱”,最后才提到“赠品”,广告法并没有说广告不得宣传优惠和赠品,不然就连麦当劳的快乐儿童餐都没法卖了。
至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没说进口产品不得配有赠品。
至于看广告的人到底关心的是竹箱,还是关心竹箱里的赠品,那又没办法控制。
管天管地,还管观众看完一个广告,心里记住的到底是什么?
麦当劳的快乐儿童餐的广告播放出来,又有几个小朋友能记得是套餐里到底配的是吉士汉堡还是麦乐鸡,不就记得买某个套餐,会送汉堡神偷还是大鸟姐姐吗。
一审判决结果下来,被告方苏琴胜诉。
对方不服,很快提起上诉。
这次,他们没有把重点全都放在法庭上,而是在庭外寻找操作空间。
竹箱的广告一直以来都走的是温馨、家庭、环境保护路线。
原告方就从西方社会最热爱的人权下手,他们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些照片,工厂里都是面黄肌瘦、tຊ骨瘦如柴的华人工人,有些人看上去年纪非常小。
一眼望过去,这就是个标准的丧心病狂血汗工厂。
一般辟谣的手段是自证公司没有这么干,不过这种自证毫无意义,不会有人相信。
就算播出工人实际工作情况、播出采访工人的视频,也可以说这都是摆拍。
或者是证明材料是假的。
公司负责数据和信息搜索的员工发现了这条新闻,并予以反击。
他们发现在那些照片里,甚至出现了前脑袋刮光光,后脑垂着辫子的男人。
追溯源头,这个照片是一张很老旧的照片,旧到二十世纪初,大清还没咽气咽干净的时候,华工在美国工厂里的工作情况。
这张照片是当时的一家工厂用来炫耀自家的科学管理手段,可以让野蛮不开化的中国工人都能成为好用又便宜工人。
查到消息的同事向路菲菲请示:“直接发到国外媒体上辟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