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641)
聊到差不多,许馆长说要走了,徐女士忙挽留:“别走啊,我都做好饭了。”
房间里,确实传来阵阵米饭的香气。
许馆长笑着说:“好啊,那就尝尝我们大明星的手艺了。”
收拾桌子的时候,有人敲门,递进来几个大塑料袋。
饭,指的是纯洁的大米饭,在电饭锅里。
菜,是楼下餐馆送来的外卖。
手艺云云,就谈不上了。
许馆长很尴尬,他不知道说什么。
路菲菲大夸:“哈,学会了!不想搞一身油烟的时候,就可以这么干,自己家烧白米饭的成本低多了,饭店里一小碗饭还要一块钱呢,两块五都能买一斤盘锦大米了。”
徐女士非常受用,她跟路菲菲大谈怎么省事怎么来的操作,顺便吐槽日本韩国的富家媳妇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明明能用机器做的事情,她们还得自己手工完成。
最后两个女人一起感叹:“没有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工作,就只能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面搞花样。”
徐女士神情气爽,高呼:“段风,出来,吃饭了!”
过了好一会儿,段风才出来,此时,已经穿得人模人样:
头发用手指刨了几下,勉强压平;
换了一条长裤;
脚上的拖鞋,有两只耶!而且没有穿反呢!
他在路菲菲左边的空位坐下,路菲菲偷偷踩了他一脚,他反手揪住路菲菲的腿,两人相视一笑,在老段同志举杯的倡议声中,结束了小学生般的幼稚互动。
吃完饭,路菲菲还跟徐女士热切讨论了一番关于青金石的问题。
宝石市场,首先它得美貌,或者是美貌石头的平替,要么突然被什么大机构炒上去了。
她对路菲菲提议的走神秘主义路线是赞同的,雕刻佛像,或者莲花之类有象征意义的东西。
路菲菲忽然想起,这次康奈尔要送给她的文物里,有敦煌经卷。
可以可以,就用她从阿富汗带回来的几大块青金石雕个什么东西,比如莲花如意什么的衬托一下,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媒体来采访……就算没有很多媒体来采访,她也会让很多媒体来采访。
段风努力在中间参与话题,力争不被时代的车轮甩下,被徐女士嫌弃:“你又不喜欢这些,每次你爸叫你替他去开会,跟各行的前辈多见见面,熟悉熟悉,你都像要见鬼一样,死活不肯去,这会儿凑什么热闹。”
段风在妈妈面前就不藏着了:“跟那些糟老头子有什么好聊的,四小时的会,三小时的废话,直接看会议纪录就行。不像你们说的都有意义。”
徐女士毫不留情地揭穿她儿子:“是我们聊的事情有意思,还是聊这事情的有意思?”
段风:“都有!”
根据老段的判断,惊动了国家这么大的事情,法律手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接文物回家的仪式、刚回来的文物怎么个展览法,都要快速提上日程。
康奈尔那边已经提供了会送给她的文物清单和照片。
一共六样:敦煌残卷两份、一个哥窑的碗、一个金属牌子、一个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圆形盒子、一枚刻着废话的印章。
路菲菲非常不满:“就!这!就这点东西,一个超市中号塑料袋就能装完!都不用套第二个袋子!好歹能装满一个大垃圾袋啊!”
要是东西少但精也行,比如,哪怕只有一块印章,但刻着“受命于天,即寿永昌”,还有黄金补的一块角呢!
那她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她记得斯坦因、伯希和运走的东西,都是成千上万的,他们自己拍的用来运输骡马的照片都有十几头。
拉走的时候是用骡马队拉。
还回来的时候,就一个塑料袋就能兜完!
真是生气。
许馆长劝道:“算啦,能还就不错啦,法国文、、化部那边能放行,还是因为今年中法之间外交关系的升温,不然,就算是康奈尔,也送不出来。
咱们就不要为无法解决的事情而烦恼了,不如想想展馆要怎么布置。”
许馆长其实最想知道的其实还有另一个问题:展览时间过了之后,路菲菲是打算把它给国博,还是想让它继续留在省博物院。
全国的省博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防火防盗防国博。
进了国博的东西,想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基本上,就是一去不复返。
路菲菲对博物馆里藏品的划分一无所知,她问:“可是,这些东西,经卷是敦煌的,另外四样都是皇宫的,皇宫在北京……就这个文物划分来说,是不是应该让它们回归该待的地方。”
路菲菲以前去过希腊的帕台农神庙,六个少女柱的其中一个真品,在大英博物馆。
她也去过大英博物馆,那根少女柱孤零零的立在现代化的房屋里,看起来就跟周围简约高冷的环境非常不搭,就像一个爱说爱笑的明艳少女被绑架去了等级森严,不能随便说话不能随便动的世界。
甚至还不如另外五根在卫城博物馆里的真品,起码氛围感比在大英博物馆强多了。
本省博物院条件是挺好的,就是怎么都感觉跟这六件文物不搭调……
许馆长本以为路菲菲身为本地人,怎么着也得向着他说话,谁知道她居然这么讲究,还真非得让文物回家,精确到市的那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