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682)
李贞英笑笑:“你这个年纪,应该不知道大寨了吧?”
路菲菲连忙回答:“知道知道,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大寨还有一个’铁姑娘’队。”
“你知道的不少嘛。”李贞英笑道,“我就是’铁姑娘’队的。”
铁姑娘队的成员都是年轻的姑娘,她们真正做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兴修水利、开垦造田。
李贞英感叹:“那个时候,谁要是敢对我们铁姑娘说,你这么勤劳贤惠,太适合做老婆了,我愿意娶你回家。肯定要被大家的唾沫星子淹死。现在的小姑娘啊,哎,看到这句话居然会沾沾自喜。”
路菲菲连忙澄清:“不是所有的小姑娘!我不是!”
李贞英“哈哈”一笑:“好好好,有些小姑娘。”
“你喜欢那套水车,是因为想起了大寨?”
李贞英点点头:“对,一节一节的,能自己拼,我想拼成以前我修过的那种。设计这个周边的人,很有心,是按照实物还原的,只可惜,他没考虑周全。”
路菲菲:“老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
“对,所以,我才会对你提出的新增需求都批了,我相信你提出的点都是有必要的。”
路菲菲提出的各种附加业务,绝对不可能完全无用,只是有用程度的多少而已。
做生意这种事,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人事得尽到全力以赴,毕竟,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因为“觉得可能不是很重要”,就没有用心去做,然后翻车的悲剧。
老板们大多会接受附加业务,不接受,也不是因为从心里上不认同这个想法,只是核算了一下钱包的接受度,觉得暂时不需要,才会舍弃。
路菲菲对“水产养殖观测器”的前景很看好,沿海、沿湖所有城市,都被项目组走了一圈。
项目组大部分业务都完成的不错,唯一没成事的是湖州。
他们在报告里深刻反思,这是信息收集出现的问题。
在复盘会上,项目组同事深刻检讨:“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怎么都没想到湖州这么一个在太湖边上的城市,只有五十米的太湖管辖权。而且那五十米,还得跟江苏三市共同开发,无法形成渔业经济……”
这个检讨,完全就是为了凑数用的,总结么,总得写优势和不足,不然岂不是显得太不谦虚。
他们这次推广的效果很好,举办的看货会,场场爆满。
这么好的东西,也就一千五百块钱。
加上各种高贵的升级配件,升到顶配,也不过九千多块,不到一万。
那顶配,完全可以自己抓水里会逃走的扇贝,就是每次的捕获量少了一点,一趟一趟的抓,电池扛不住。
以及,无法控制它到底抓多大的扇贝,可能会把扇贝幼崽抓上来。
国内排名靠前的渔业公司买了,就连远洋捕捞公司都买了一些,避免在没有鱼的海域浪费太多的青春。
销量在涨,涨得太快了。
李贞英非常纳闷,她问路菲菲:“你们已经开始开拓海外业务了吗?”
“还没有。”
“怎么卖这么多。”
路菲菲给她看了一篇文章,文章内容是《在水里捞到这几样东西,国家给你钱!全族以你为荣!》
内容就是讲渔民在水里捞到外国间谍船扔下的声呐、鱼雷、探测器的故事。
从以往国家奖励的措施来看,下水要是能捞着三五十个声呐,那不赚翻了!
再加上,新闻里确实也隔三岔五的说,在黄海捞着声呐了,东海又看到美军潜艇了,南海又有死猴子瞎蹦跶了,钓鱼岛又有争端了……
真心想捞一笔的人、想着也许哪天真能碰上间谍,可以为国家做点事的人,以及因为其他各种原因想买的人,加在一起,数量就很可观了。
李贞英笑着说:“以前我听说过一个人在金矿旁边卖铲子的故事,今天,终于看到有人现身说法了。”
“说得很贴切耶!除了铲子,还可以卖饭、卖水!”
李贞英笑着摇头:“垄断不好。”
“垄断对行业发展和消费群体不好,对公司好。”
李贞英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你们年轻人呀,不懂,大暑之后必是大寒,木秀于林,风必催之。除非国家不想要这个行业了,否则,一定会出手治理,就算暂时不会影响到行业,你的竞争对手,也会眼红,给你添许多乱子。”
李贞英的话,路菲菲深以为然:“嗯,我明白,垄断对公司的收益确实是好的,前提是拥有强大的额外力量来保护住垄断的地位,不然就像稚子怀金过闹市,是等着被人抢。”
额外的力量,指的不是商业,而得像晚清的胡雪岩那样,走上政途,成为红顶商人那条路了。
不过,就算是胡雪岩,也没得到善终。
李贞英见路菲菲真的懂,十分欣慰:“年轻人能想通,很不容易。很多像你这个年纪的人,凭着聪明、运气和家世,一时出采,太过出风头,然后被人阴害了,十分可惜。”
路菲菲点点头:“这是有别人的血泪教训。我老家的乡下有一个养猪专业户,还开了一个小型肉类加工厂,本来没事的,后来是他女儿在村里多了一句嘴,说他们家一年能挣四十多万,没过几天,他们家的猪就被人药死了,加工厂也被人举报,说用的肉是病猪肉,检疫的来了都没能还他清白,附近传遍了,说是他家的香肠是用死人肉做。最后他家还不上贷款,夫妻俩喝药自杀了,那个女儿也不知道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