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738)
一整个场馆,都是伊朗文化、旅游、物产的介绍,入口写着一句话:
“伊朗,古称波斯,是黛绮丝和小昭的故乡。”
后面还有明教就是祆教、拜火教的一些说明。
还有用皮影做的小昭挥别张无忌,回到波斯去当总教主的那段剧情。
中国人对波斯不熟,对金庸熟。
这样的开头,让很多压根不知道伊朗是个啥情况的人产生了兴趣。
商业部代表与路菲菲站在一边,看着人头攒动的参观者,对路菲菲说:“听说,让航空公司找我们借东西的主意是你出的?”
“对。”
“你很有想法。”
“谢谢。”
“如果我们有东西想让你帮我们往中国卖,你有办法吗?”
路菲菲:“应该可以吧,要卖什么?地毯、藏红花、孔雀石还是玫瑰?”
他摇摇头:“成品油。”
“啊……这个嘛……我来想想办法。”
路菲菲对伊朗并没有特别的好感,她清楚地记得2021年,中伊签订25年全面合作协议,2024年1月,伊朗就单方面暂停了石油合约,拒绝继续向中方交付原油,并且坐地起价。
现在如此客气,只不过是被制裁得喘不上气了。
这不下手来一刀,对不起看新闻看得生气的自己。
路菲菲这边说想办法,其实她连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
只认识一个刚进了中石化一年的网友,她甚至连这个网友的真名都不知道。
“你们公司卖炼油设备吗?……嗯,出口的……对,我有个客户想要……”
吕玉珠大惑不解:“伊朗人不是想卖成品油给咱们吗?怎么变成要卖炼油设备给他们?”
路菲菲一笑:“伊朗的成品油那质量,根本就不达标,我们怎么能进口不达标的成品油呢,对吧。买点炼油设备而已,卖几回成品油,钱不就回来了嘛,他们不亏。”
第146章
线下展办得突然, 地势好的展览馆根本租不到。
路菲菲给他们借的是一个遥远的展馆,平时在这里主要办的是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的机械展、警用设备展之类的奇怪展览。
伊朗方面的工作人员很懵,他们想过线下会有人来, 就是没想过有这么多。
《丝绸之路·波斯探密》的展览开办时间是周五, 周六周日人都挤不动, 周一人也没少, 以为工作日不会有人来的游客们都在这个时间来。
本来卖小吃的摊子在屋里, 现在, 路菲菲紧急把它们调到室外, 排成一溜, 以两面包夹之势将游客围在中间。
能拿到中国来卖的小吃也没什么, 椰枣、酸奶、玫瑰花糕、藏红花系列产品等等。
除了量大好贮存的椰枣还有剩, 其他的在前三天卖得精光, 什么都不剩了。
绿松石胸针也未能幸免。
周一来的人们, 排队的时候, 人手一袋椰枣。
周二来的人, 连椰枣都没了。
附近的老一辈居民看这边排队, 都跟着过来伸头看一眼, 发现居然是六七十年代风行全中国的“伊拉克蜜枣”。
她们都看得一头雾水:“伊拉克蜜枣有这么好吃吗?我们小时候没得吃才吃的。”
“就是啊, 不是说吃了会得肝炎吗?”
“那是谣言,除了会让钱包扁掉, 没有什么不好的。”
……
排队的年轻人们,一边好奇地听着椰枣在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一边好奇它的味道,记下来, 回头就上网下单。
此时全国热爱旅游的人士都是“说走就走”、“网上约伴”,网上约伴连人都看不见, 线下起码还能先看看这人到底行不行。
冲着五人成团,签证加机票199,并且不要求全程必须同行的大好条件,看展览看激动的人们马上行动。
线下展会成了大型拉人加入团购现场。
“我这还差一个!”
“三等二tຊ!”
“一等四!”
按照伊朗方面的想法,航空公司隔天发一班,一趟飞机上能坐295人。
如果一趟飞机上座率80%,想完成拉中国人来伊朗旅游的任务,可能要一个月左右。
结果,三天时间,单是在线下展会的电脑上现场出单的就过五千张。
看得伊朗旅游局工作人员都有点害怕。
毕竟,伊朗被美国制裁多年,不加入国际金融结算,所有使用欧美服务器的订房订票网站上都没有伊朗的旅馆可以预订。
就连预订伊朗国内机票的网站,在中国都只能看,到预订环节就歇菜。
再加上伊朗是说波斯语,绝大多数中国人听不懂,也无法进行电话预订。
旅行预订体验一脚回到七十年代,对于习惯了网络预订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要是这五千人都是乘兴而来,骂骂咧咧而归,并且在网上把自己不舒服的体验写出来,那后面的票也别想卖了。
路菲菲笑着对他说:“别担心,他们会觉得更有趣的。”
“哪里有趣了?”见识过互联网便利的伊朗工作人员自己都觉折腾又麻烦。
路菲菲:“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笑话,就是船要沉了,船长让人跳下去,对美国人说,这是很有英雄气概的,对德国人说,这是命令,对法国人说,这是很时髦的。”
伊朗人摇摇头。
好吧,路菲菲给他解释:“会因为看一个展览就对一个陌生国家很感兴趣,并且当场订机票的人,他们旅游的重点就不是追求舒适,而是追求冒险与刺激,如果让他们发现别人都没有见过的东西,吃过别人都没有吃过的东西,比能在网上订住宿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