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981)
接到的电话的一般是外卖、外递、推销房子、贷款,还有诈骗。
而每天上APP签到、领奖励、刷八卦、刷视频才是手机在大多数人手里的价值。
还有一小部分倒霉催的社畜得用手机看PPT、在群里回“收到”“111”。
路菲菲从随身电脑里调出几份数据。
数据里有城市人口、拥有智能手机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智能手机的价格占平均月收入的多少、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手机做什么。
“这是中国智能手机的数据,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的数据我也有,印度的数据还没有调查完毕,不过从第一批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年轻一代对手机娱乐功能的需求很强烈,在他们看来,打电话和发短信是基础中的基础,他们愿意花钱买一个带有通讯功能的游戏机。何况,我们的手机并不贵,如果加入套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路菲菲的数据调查工作一向都很细致且全面,她连这些数据的抽样区间都考虑到了,确保样本的准确性,杜绝在春运的火车上问乘客:“你们都买到回家的票了吗?”的奇怪行为。
在这么多数据报告面前,再轻飘飘的说一句“不行,因为我感觉不行”,就显得很无理取闹了。
当然,妮塔不会只听路菲菲的一面之词,她也要通过自己的渠道,调查目标消费者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了娱乐化的手机而掏钱。
妮塔将这件事交给手下去做,她问道:“还有建账号的事情,如果使用其他手机拍摄,上传到视频平台,在电脑端能不能正常观看?”
“可以,那拍摄出来的效果,就完全取决于手机的摄像头是多少像素的。我这款手机是500万像素,有照明感应器,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下面也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妮塔忍不住笑了:“看来路小姐对这款手机非常自信。”
“是的,我坚信,能实时拍摄并且随时上传的手机,是未来许多人的重要需求。”
妮塔对在社交媒体和论坛上说太多话没有兴趣,她平时好东西见多了,能让她觉得眼前一亮,特别想跟别人分享的东西不多,对于炫富也没有强烈的要求。
见她对自己的话似乎不是很信服,路菲菲就举了一个例子:“很多人对于新鲜事是有需求,所以全世界才有了那么多的新闻媒体,它们就是为了想看热闹,而无法身在现场的人服务的。普通人在遇到自己觉得稀罕有趣的东西,或者是事情的时候,也会想分享给别人。”
分享八卦欲、假装秀咖啡其实是在秀手上的大钻戒、假装晒风景其实是在晒豪车的车标……这些都是经典操作。
杭州金店被抢,那边在抢,这边一堆人拿着手机拍照。
莫斯科音乐厅枪击的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边是子弹横飞,枪声四起,一边是拍摄者躲在椅子后面,还倔强地举着手机继续拍。
还有“地震了,朋友圈里的震级最大”等等。
全世界的人民群众都走向了“遇事别慌,先发个动态再说”的精神状态。
路菲菲又举了一些例子,力证人民群众对于吃瓜看热闹的热情,一定会需要这款手机。
再从手机说到印度舞。
路菲菲好歹也是看过电视剧《摩诃婆罗多》《摩诃迦梨》CUT的人,能跟妮塔聊湿婆、聊梵天、聊萨蒂聊得有来有回。
一个外国人,对自己看重的东西这么有兴趣,任谁都会顿时心生亲切,聊了几句,妮塔对路菲菲的好感度便上涨了许多。
妮塔希望宣传的是印度舞内含的文化内涵。
比如婆罗多舞中的印度神话故事,舞者不同的手势代表的不同意义。
路菲菲的建议是一开始不要弄得太复杂,把准入门槛拉高了。
一开始放的视频,就应该是纯粹的视觉体验,不管是炫技的舞姿,还是华美的场景,或者是舞者穿的衣服和装饰。
觉得好看的人,才会深入研究。
就像粉丝追星,也是先喜欢这个人,才会去刨根问底去打探这个人的往事、历程、什么星座、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
没有人会为根本还没有建立情感联系的人费力气。
路菲菲给出的建议是一开始就是视觉纯享,然后再请专人讲解舞蹈,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妮塔认可路菲菲的建议,讲解舞蹈的专业工作由印度人完成,账号的运营和管理就由路菲菲的公司负责。
除了炫技的舞蹈之外,路菲菲希望再加入一些印度神话故事改编的短剧。
她看过的那两部剧都是几百集起跳,真要去看,实在是受不了,还是精华版CUT有意思。
路菲菲印象最深的是两个CUT:
一个是说黑公主的丈夫赌输了,导致黑公主在五个丈夫面前被脱去纱丽侮辱,她的废物丈夫们屁都不敢放一个,是靠奎师那展现神迹,让她身上的纱丽无穷无尽,怎么脱都脱不完。
另一个比较解气,帕尔瓦蒂一直认为自己是普通人,并且认为自己这个普通人,能成为湿婆大神的伴侣,是多么的幸运。
后来,她在受到阿修罗族的侮辱时,第一反应是去找她牛逼闪闪的老公湿婆,但是湿婆拒绝帮她出头,还希望她能唤醒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说:“女人为什么只能依靠男人呢?”“如果一个女人能放弃她的疑虑,她就能成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