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门逆袭,科举路上她美又飒(209)

作者: 会散 阅读记录

县城考完一两个月后,就是府试,威县这二十几个考生中,就两个考上了童生。

安初夏帮着安排进了县学。

为了鼓励威县的文风,安初夏在本县实施了,科考奖励制度。

哪家私塾教出一位秀才,老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十两银子的奖励,钱多钱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得到官府的奖励,这也是一种光彩的事儿。

安初夏知道,科举不是那么好考的,她主要目的还是想让有的人家,尽量送孩子送去读几年书。

读书明理,出去找事做也能找一些轻松一点事,而且还不会轻易被骗,这是对子孙都有好处的事。

安初夏的心血没有白费,当县学里那十三个童生,在去府城考完院试后不久,传来有五个考上秀才的时候,整个威县都沸腾了。

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哪一年,一次考上这么多秀才。

白云朵高兴的流着泪,抱着安初夏,不停的说着:“谢谢,谢谢……”

她知道光凭她和县学里的林秀才,根本交不出来这么多,考上秀才的学子。

百姓这一年也得到了大丰收,每家的粮仓都堆的老高,再也不怕饿肚子,还能卖了钱给家里人做一身新衣服。

真正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

整个冀北城,因为高产玉米的种植,这里很少有人再饿肚子,百姓们都很感激把这种粮食,带入这里的威县女县令。

相传她智勇双全,不仅给无粮可食的冀北军,及时送去大量粮食,还出谋划策战胜蛮人大军。

安初夏整个人被冀北的百姓,传成菩萨派下来拯救他们的神官。

威县后衙安初夏站着院子里,看着进进出出的安瑾辰,指挥着家里人打包东西。

她们即将要离开这个居住三年的地方,老皇帝的一封调令文书下来,她就得麻溜的滚到江洲府去做同知。

准确的来说她升官了,而且升的还挺快,从正七品县官,升到正五品府官。

原本安初夏还挺高兴,毕竟是升官了,可是接到老皇帝的密令后,安初夏就想去京城问问老皇帝,他看上自己哪点像有通天的本事了,她改还不行吗?

让她去搜集那些东西,要是走漏一丝风声,让人知道了,自己还能活命。

这老皇帝不把她坑死,是心里不痛快还是咋的,安初夏抬头四十五度角看天。

安初夏也没跟老皇帝客气,她直接让带密信的人上报,王立斌出身同进士,做主簿本来就是大材小用。

而且他对威县的事务比较了解,如果来了一个新县令,再把刚刚脱贫的威县带偏了。

说了种种原因,终于在她走前下达了,王师兄升职县令的文书。

“师妹,谢谢你!”

安初夏转过头微笑的看着,不知道什么走进来的王立斌,“你我是兄妹,何必如此客气。

再说以师兄的能力,做威县这个县令绰绰有余,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师妹也不会上报推荐与你。”

王立斌也笑了,他不是为了能做威县这个县令,是因自己能力得到师妹的认可,而由衷的高兴。

临走前安初夏被请去给杜冷霜和许良策做证婚人,威县衙门里的官吏和衙役也都去了。

喝的有些醉的朱铁花紧紧拉着安初夏的手,说她为什么要走,卫云城也走过来,看着自己敬佩的安初夏,脸色通红一看就没少喝。

“如果我辞了捕头之职,想跟着大人做事,大人愿意收留属下吗?”

安初夏垂下眼帘思考了一下,然后抬起眼眸沉静的说道:“你明天酒醒后,我再回答你这个问题。”

微醉的卫云城一愣,然后高兴的扬起唇角退出了人群。

柯伊扶着自己妻子,感激的看着安初夏,要不是这位他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当上威县衙门里的师爷。

第184章 184千商罐和万民粮

许家喜宴因为请来安初夏这位即将高升的官员,威县大多的富商和大地主,也都来参加了。

他们纷纷走过来敬这位,把威县从一个贫困潦倒,百姓食不果腹,缺衣少食,文风落寞,百业低迷。

只用了仅仅三年时间,就把这样一个北方贫瘠的小县城,治理成百姓丰衣足食,商业兴起,税收丰盈,在县学旁开办了一所幼童免费读三年书的书院。

让威县成为了,冀北数一数二繁华的县城,安初夏做出的这每一件事,都让这些富商大地主们真心的钦佩。

安初夏今天也高兴,他们过来敬酒,她也微笑着喝了。

最后即使有师兄王立斌帮着挡了一些酒,安初夏还是喝的有点多。

在回去的路上被马车颠簸难受的安初夏,撩开车窗透气,安瑾辰看见妹妹这样,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

安初夏醉眼朦胧的对安瑾辰讨好的笑了笑,“我就要离开这里,看见他们是诚心诚意来敬酒,就多喝了几杯哥哥莫要生气。”

安瑾辰也没有真生气,只是担心她喝酒伤身,这才唠叨她几句。

看着妹妹身上越发稳重威严的气势,安瑾辰有些心疼,不知道自己当初一心想要她,走仕途这条路对不对。

这时马车猛然停住,安瑾辰伸手及时扶住快要摔倒的安初夏,然后有些不悦的开口问道:“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还没等赶车的大壮说话,就听到一个凄厉的叫声:“大人救我,有人逼良为娼!”

“臭娘们儿,瞎嚷嚷什么,当初可是你看富商万家出事,让老子带你走的。现在你已经成了老子的媳妇,叫谁救命也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