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逆袭,科举路上她美又飒(374)
想明白的薛大贵,知道太孙殿下正在带兵攻打岭南国,认识到他们这次埋伏阻击,回岭南援兵的重要性。
一刻不敢耽误的走出去准备。
薛大贵走后,安初夏看向宋春林,“宋将军,你去军营里给我挑选五十个力量比较大的士兵。”
“是!”宋春林没有问安初夏要这些人干什么,就出去照办。
安初夏眼中闪过满意。
她又问剩下在座的六位将领,“除了薛将军带走的五千士兵,还有倾向赵静安的人。
能听我们号令的还有多少士兵。”
这时有位姓王的中年将领走出来拱手回答道:“赵将军上任统帅一职不久,追随他的人,大多都是以前他做安平将军时的手下。
就算他做统帅后,有靠上去的将领,关系也没有那么亲厚,恐怕真要出什么事,那些人不会太向着他。
现在退进南宁城的兵力,估算下来有五万多人,老薛带走他手下的五千人。
赵静安以前的安平将军职位,比我们高,他统领的士兵有一万人。
剩下我们七个将领加起来,手中带领的有三万多不到四万士兵。”
安初夏点了点头,这位像王的将领,把军中的人员分配说的很清楚。
“那你们说说,如果赵静安反叛,他做安平将军时带领的手下,都会跟他一起反叛吗?”
几位将领沉默了一会,其中一位姓李的将领摇了摇头,“应该不会。”
“何以见得?!”安初夏问道。
“很多人跟着赵静安都是想得到他的提拔,并没有反叛之心,他们都是东陵国人。
至亲故人都在这里生活,平时为了朝上爬,也许会有一些不纯的心思。
但是要是赵静安真的想要出城投靠岭南军,恐怕一些人,不一定会跟随。”
安初夏听到此位将领的分析,和自己所想不谋而合,眼神透出赞同。
“李将军分析的甚是有理。”
“这几天我听到有人说我容不下赵静安这个前统帅,已经正在想着怎么对付他。
还说本官已经要用他纵容手下抢劫百姓为由,要捉拿处置他,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我怕赵将军听信谣言真做出什么事来,到那时还希望李将军可以劝解一番。”
李将军一愣,想明白后笑着点了点头,“是!大人。”
安初夏眼神幽深,唇角带着微笑,至于这谣言是怎么来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现在你们都回去吃饭吧!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做接下来的事。”
“是!”几位将领也知道,赵静安这几天异常举动不断,有可能听信谣言做出叛逃的事。
以他们这么多年对赵静安的了解,此人心胸狭窄,阴险狡诈,他对这个抢了他军权的安女君,必然是恨之入骨,又怎么可能束手就擒。
就凭这几天,安太傅在军营里都遭遇到了几次刺杀,就能想象到赵静安多希望她死。
这时几位将领想到今天送进军营里十几车粮食,好奇的问道:“不知大人从何处弄来这么多粮食?
让我等不至于被困在南宁城饿死。”
安初夏想到那位把粮食送来一脸肉疼的样子,堪比自己收留的吴阿叔,不由莞尔一笑。
“是谁雪中送炭,供应全城百姓和军队粮食,现在不便说,你们以后就会知道了。”
“好大的手笔,真是好奇,是谁这么大的财力,能供应一个城,食用十天左右的粮食。
即使是稀粥,那也是要得几十万斤粮食。”几位将领不由感叹道。
不过这样的感叹安初夏却没有,因为她知道那位精明如狐的大商贾,真正的财力远不止如此。
要是交通方便的话,粮食能随便运出,以他的财富恐怕能供应一个城,一年的食物都不成问题。
何况这只是他在南宁城几家粮仓,秘密存储的粮食。
这位并不大方的大商贾,这次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粮食出来,供应一个城。
恐怕更多的是为自己儿子博得善名,为以后能坐上那个位置铺路。
安初夏不在多说这个话题,就算她不说,那位苏老板以后,也会把这件事巧妙的透露出去,按在自己儿子头上,博得一个宅心仁厚的善名。
“吃饱以后,王将军和李将军你带人,把城里所有的百姓暗暗组织起来,送到离城门最远的城北那里藏好。
我们今天晚上就行动,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主动出击才是最好的防守。”
第332章 330奸细
几位将领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了神采,就从赵静安当上南宁军的统帅,他们好久都没有听到这样主动出击的命令了。
“得令!”几位将领站在营帐中间,拱手领命。
“岭南大军回去支援,大约走了三分之一的兵力,现在外面剩下十万大军左右。
士兵吃饱喝足后,你们带着他们隐藏在每个街道的暗处,严阵以待。
到时候无论是赵静安想要叛逃,打开城门,还是我们自己诱敌进城,这一战都难免。”
李将军问道:“如果岭南军害怕有诈,不进来怎么办?”
“呵!这个不用担心,你们跟我来。”
几位将军和安初夏走出大帐,来到拐角处另一个不起眼的房间里,这里原本是城里一处破旧的房屋。
军队退进城在这里扎营后,一直是放一些杂物用。
安初夏带着几人进到房屋外间,从相通的门看见一个精壮的男子,手里捉着一条黑白相间的毒蛇。
蛇被拿在手里,口中吐着鲜红的信子,身体扭动着缠绕在男子手上,看着让人心中不由瘆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