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逆袭,科举路上她美又飒(5)
顾老童生高兴的昂头大笑。
原本只以为老妻这次又是为了家里能多点收入,不知道从哪捡回来的学生。
没想到这次她倒真捡回来了一个宝。
从那天开始安初夏就被顾童生,安排到后院和自己孙女一起读书。
这个朝代虽然女子也可以读书参加科举,但是因为科举是一个很花费银钱和时间的事情,最后考不考得上功名还很难说。
古代女子花期很短成亲又早。
所以东陵王朝即使有女子也可以参加科考的制度,但真正为了考科举而读书的女子还真不多。
大多也都是学会认字,为了能够嫁到一户好人家,可以管理后宅看懂账本~
顾童生把安初夏叫到后院和自己孙女一起教导,更主要的是觉得她是一个可造之才,放在前院和一群稚童在一起学习浪费了。
安初夏走进顾家书房看着一屋子的书籍,不由再次感叹,不愧是祖上当过大官的人家。
即使家道中落这底蕴犹存。
只要有这些珍贵的书籍在,何愁子孙没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不得不说顾童生老两口都是有远见的人,平时看他们过的十分简朴,就连饭桌上也很少能见到肉。
但他们从来没想过把这些书籍卖了换银子,过更好的生活。
安初夏和顾芳妙进入书房刚坐下不久,顾童生进来时看见她和孙女,都在认真的做着自己布置的课业。
满意的点了点头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含笑迈着四方步又退出了书房。
顾童生走后,安初夏和顾芳妙对视一眼,相识而笑,又重新低下头认真的做题。
正在缝衣服的古氏看见自家相公,嘴角微扬的走出来,知道他对自己这次领回来的学生很满意。
她也不想老劝说别人把孩子送来启蒙读书,可是他们家老的老,小的小,相公收每个学生的束脩又少,家里过的实在拮据。
他家收费这么少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多认识些字总没有坏处,外出做事少受骗,得利一辈子。
顾童看着老妻问道:“今天吃什么?”
古氏斜了顾童生一眼,“能吃什么,炒青菜,土豆丝,难道还能吃大鱼大肉~”
就自家相公每年收那点束脩,每天能把这些饭菜吃开就不错了,她也只能精打细算的过每一日。
顾童生对老妻不雅的朝他翻白眼,不但不生气,还面带微笑的摇了摇头。
然后迈着四方步去前院继续教那群刚启蒙的皮猴子读书。
安初夏今天除了做题,还看了几本其他书籍。
看着手中被真正进士批注解析过的科举书,安初夏对以后的科举路更加有信心了。
在外人看来她在秀才家的私塾念书,都能连续三年县试交白卷。
这会跟着一位老童生读书,更是在浪费时间,很多人心里多少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
特别是董秀才家的人听说安初夏,进了专门给孩童启蒙的顾童生家读书。
还在外人面前说她是自甘堕落!
跟着一群幼童一起读书,要是能考上科举,他们家自愿关闭私塾,承认自己的无能,不配教书育人。
这些话也许是董秀才在激动下无意说出来的,不知道被哪个好事的人,就这么传了出去。
外人的言语没有影响到心智成熟的安初夏,她此时正兴趣盎然的看着手中的书籍,没有收到外在的任何干扰。
不知不觉夕阳西斜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傍晚下学后一群学童争先恐后的跑出私塾大门,纷纷被来接他们的家人领了回去。
安初夏等到幼童都走完了,这才慢悠悠的走出来,看见坐在牛车旁石头上的润生,就向他走了过去。
“润生哥,我哥呢,他怎么没来?”
润生看见安初夏走出来赶忙站起身:“你哥和大壮今天去给王地主家干活去了,要晚点才回来,临走时候让我下午来接你!”
说着话润生解开拴在石柱上的牛绳,看见安初夏爬到牛车上坐稳后,正要驱车离开。
两人就听到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
第5章 5邻居
“哎呦,我以为是谁呢!
这不是离开我们家私塾,只能去和一群刚启蒙的小屁孩儿,一起读书的女书生吗?”
“咯……咯咯……”
安初夏转过头看见故作优雅,捂着嘴笑的像母鸡的董秀才娘子,身旁还站着女儿董琳琳。
看见她们手中拎着东西,应该是刚巧路过这里。
对于能碰到董秀才家的人,安初夏早有预料,毕竟她现在读书的地方是和董秀才私塾在一条街上。
赶着牛车的润生,因为有时候也替好兄弟接送妹妹,所以他也认出面前这个说话尖酸的妇人,就是董秀才娘子。
对他家把好兄弟妹妹撵出私塾,也心生不满,润生看着她们,口气不善的说道:“好狗不挡道,别好好的人不做,到处学那母鸡叫!”
董秀才娘子一愣,这还是她当上秀才娘子后,第一次被人当面这么骂。
反应过来的董秀才娘子破口大骂:“你这个下作的东西,骂谁狗呀,鸡呀的……”
安初夏最讨厌和人逞口舌之快,这也是她上辈子为什么工资那么高还辞职的原因。
“走吧,润生哥,别跟这些每天只会咕咕叫的东西计较,她们哪听的懂人话。”
润生惊奇的看着安初夏,这还是他认识那个连和人说话,都不敢抬头的小夏吗?
看见安初夏又习惯性的低下了头。
润生这才狠狠的瞪了董秀才娘子一眼,把鞭子向空中打了一个响亮的鞭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