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624)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一旁,反应过来的叶小楼已经在大声鼓噪,发出嘘声。

轩辕氏却继续道:

“你终究会明白,有求必应是信仰的终点。

“有的应有的不应,才是香火鼎盛的长久之道。”

“你看看我,这天底下多少帝王执着于求仙炼丹,以得长生。

“又有多少是真正从本尊这里得到这种待遇的?”

听见轩辕氏如此说,叶小楼的嘘声更大了。

十五娘翻起白眼,苌弘老脸通红,天女魃的脚指头似乎又在脚下的石板上为她抠出两室一厅。

然而李好问却一直没有回应,他只是继续望着滔滔劝着的轩辕氏,心中不停地思考。

轩辕氏说的未必就对,但他也有一点点感触——

在领悟“两天”境界的时候,“始祖”曾经告诉过他,人同样可以有“两天”,一天用来路过,另一天也用来路过。

正是这种态度,才让他跳出了生死,平静对待每一劫。

于人世的每一个牵绊,对“神”来说,可能都是阻碍。

因此世间留下的神明大多是高高在上的,居住于遥远的神宫,偶尔给人间留下一点传说,收割些许愿力。只有这样才能活得很滋润。

而最温暖最热心的神往往在很久之前都陨落了。

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轩辕氏见到李好问的神情,认为自己已经将李好问劝动了,也不理会叶小楼的聒噪,继续劝:“你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想必是个明白人……嗯,一位明白神。你知道该如何取舍。”

这位貌似想要拉拢李好问,在大中四年这件事上统一态度,形成同盟。

但,要是那般,李好问还是李好问吗?

他曾经拼尽全力,只是为了不让卓来成为“圣子”,而只是成为“卓来”。

没道理换到李好问自己这里,却要勉强自己成为“力量”的奴隶。

于是,在轩辕氏充满希冀的眼神之中,李好问终于开口:“轩辕氏,你就留在这昆仑神殿里吧!”

轩辕氏兀自不解其意,李好问已经一挥手,招呼上了其他人。这回不止是秋宇十五娘等人,就连天女魃与苌弘也心甘情愿地跟上。

李好问回头看了一眼这座满目疮痍的神殿,那些散落在殿宇四周,凋零的藤蔓与残枝,又看了一眼仙风道骨的轩辕氏,忍不住嘴角上扬,道:“只需假以时日,我等的先祖,轩辕黄帝便终将复生。而你,只会被这个世界所遗忘。”

这是他所预知的“未来”。

哪怕是千百年后,华夏大地上的人们还是会自称“炎黄子孙”,会定时祭祀黄帝这位“始祖”。

只要人们对祖先的记忆还在,祂就不会真正消亡。

反倒是这位只知利己的轩辕氏,随着那些封建帝王被一扫而空,这位也会被深深埋进故纸堆里去。

*

“事不宜迟,我们尽快赶回长安。”

走出昆仑主殿之后,李好问一面计较着,“先到敦煌,接上老章他们。”

这倒也不担心会浪费时间,毕竟以李好问现在的能耐,穿行于世界各处,都不过是一眨眼的工夫。

然而马十七听说了李好问的计划,突然“啊”了一声,然后伸手捂住了嘴,似乎为打扰了众人而感到抱歉。

但李好问略一沉吟,心中已翻过无数过往,马十七在想什么心中完全了然于胸。

他轻声问:“马十七,你是在惦记那一村的乡亲?”

马十七双目发红,似乎想要开口乞求,但又强忍住了不愿给他人添麻烦。

“这样,”李好问道,“我可以带你在村外看一眼,是否想要与乡亲们相认,是否想在那里留下来,都由你自己做决定,可好?”

马十七没想到李好问现在如此厉害了,为人行事却还是如此善解人意。他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却又赶紧都忍了回去,一个劲儿地点头。

这一回李好问带人离开,再不需要将手搭在他人肩上,也不需要什么毡毯绳索之类。

他似乎只是轻轻动了一下眼皮,马十七等人眼前就已换了另一副景象。

那是马十七家乡的小村。如今这村里,不再是当初他们抵达时那片诡异死寂的情形。

四四方方的小村跟前,大门敞开着。放牧的村民刚刚归来,正在犬只的帮助下将牲畜往村里赶。几名上山打猎的猎手正背负着猎物,有说有笑地回返。

村子上空腾着炊烟,晚饭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村子里传出说话声,笑声,锅碗瓢盆相互敲击的声响。不用多问,这一村的乡亲们已经返回这座村落有一段时日了。而且看起来,他们也找回了自家的牲畜牛羊,并且严丝合缝地顺着原本的生活轨迹,将十年前突然停滞的日子继续过了下去。

十年光阴,似乎根本没有为这个昆仑山脚下的小小村落留下半点痕迹。

除了……留在人心底的烙印。

这些人大多背转身体,不再看向远方那座失去遮蔽,直接呈现在他们眼前的神山。

就算只有短短十天,他们也都明白了曾经向往的“长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若人生不能自主、不得自由,这长生又有何用?

马十七在一旁怔怔地看着,不知该是否现身的时候,一个扎着鲜亮头绳的小姑娘突然从村落门中跑了出来,她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似乎正在招呼自家亲人回家。

也不知李好问施了什么法术,九曲小姑娘能看见村民家人,却看不见马十七。

只要比较一下马十七与九曲阿姐现在的年龄差,就能体察时间运行的威力。纵然离开昆仑回村已有半年,九曲的身量也还未长开,脸上一副稚气未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