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春记(246)
她心里还挺无奈的,本来想多囤些新粮的好耐放。
结果吧。
还是得果断些,犹豫就会败北,瞧瞧这事儿闹的。
苏氏也有些心神不宁,直跟着点头,心都不知道飘哪去了,最终也是对着大闺女说道:“这要是很按着老人家传下来的古话,回头要再闹灾,那咱们可怎么办哟,这些个粮食能熬的住多久?”
她也是害怕极了。
李福欢见状才知道她娘也想到了那些古老传言了。
“娘亲别怕,虽然日子不好过,但总能过的,您想想,好在已经攒了不少,回头也能撑段时间。”
李福欢说这话的时候是极其小声的,生怕被人听见,但同时她也提醒娘亲和小妹妹说道:“只是家里有多少粮食这种事情,回头在外头可不许提,即便是在家,也得小心隔墙有耳,因此最好不提!”
这要是真到乱世,回头家里多些粮食都是靶子。
苏氏自然心神不宁地跟着点头,全然都听大闺女的话,毕竟她早就承认自己不如大闺女能耐的。
李寿喜的小脑袋瓜可灵活的多,她自然也乖巧说道:“阿姐放心!粮食这事,我在外肯定半句话都不说的!我也晓得,这些东西都不许随便告诉人。”
她可不傻的。
这会儿说话也是很小声地这么说着,可注意了。
李福欢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回头吃晚饭的时候还得提醒下,毕竟这会儿人也不全,也没办法说。
她原本准备去做晚饭的,见她娘焦虑不安的模样,才开口安慰到:“娘甭担心,这世道再乱,全家在一块就无需担心什么,再怎么乱也能过,顶多和现下不大一样罢了,也不会一下子就秩序崩塌的,凡事注意着点,日子还是可以照常过的。”
苏氏听到这话才安心些,醒悟过来,连忙点头说道:“是,还得福欢你撑的住,娘这性子太容易慌神。”
李福欢则是笑着说道:“这反应多自然,每个人的性子不同,对待事物的承受能力自然也不同。”
她只让她娘放宽心!
再者。
李福欢现下兜里可是有一笔小钱的,完全够用。
至少保证全家衣食无忧是问题不大,顶多没有新衣裳,但是绝对不会挨冷受冻的,所以真没啥。
看着大闺女这般淡定,小闺女又这般的安心模样。
苏氏也彻底安啦。
娘仨就开始操持起晚饭来,这再糟糕也得吃饭啊。
李福欢见这天气实在是凉飕飕的,寒气直逼骨子里去,正好今日买了半只大肥鸭,新鲜的鸭肉呢。
她便开口提议到:“正好家里的姜也多,咱们晚上吃姜母鸭吧,就是用多多的姜炖这鸭子吃。”
姜这种东西驱寒很给力的,吃点对身体有好处。
回头多喝水就行。
冬日干燥。
水分也得注意补充,这也是必不可少的能量。
李福欢说什么,当娘亲的都答应说好,做啥都行。
苏氏帮着打下手。
李福欢就跟自家娘亲说说县里头的情况如何来着。
她在里边掌勺。
李寿喜则是也没有闲着,天太暗太冷不适合看书。
当娘亲和姐姐的都没让。
她就提着小板凳,跟着坐着一块在厨房里学择菜。
小丫头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有些事情也得开始学了。
姑娘做饭。
不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自己会做饭的话,总不至于把自己给饿死。
回头至少也知道这食物怎么样才算熟透了能吃。
李寿喜就先从择菜和扒蒜开始学了,先跟着帮忙嘛。
她也当玩儿似的。
听见自家大姐姐跟着娘亲在说县里的事儿,她嘴巴也闲不住,自个也跟着说,小模样还挺八卦。
苏氏被逗笑了。
这小闺女就是个活宝,但听到县里的情况她也担心。
这范围涉及太广了。
越广越严重。
回头日子就越发难熬了。
这要是附近一两个村子,庄稼被毁也就认了的。
至少附近没有的话,粮食能保住一些,粮价不至于起飞,不然回头,自家没有粮食,外边的粮食也买不起,倒时候还真的就是会饿出人命来的。
李福欢听她娘提起这个,她也说道:“我前边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后来想想,咱们这儿若是闹天灾,那今年的粮税或许可以减免?那就会缓和些。”
苏氏也是才想到这个问题,但这也得看里正怎么做,他应该也会去说情,可能不能成可不好说。
李福欢只说道:“放宽心就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说着还把鸭子给倒入热锅里边煸干水分起来。
第224章 忙碌的孩子
等到娘仨把一顿晚饭给坐好,李顺和申氏也从地里回来,李山根也带着三只小狗崽屁颠屁颠的到家。
李福欢才将姜母鸭放陶锅里头架上小火炉放饭厅内,听见动静就出来看看,结果就看见三只小奶狗浑身都脏兮兮的,还带着血迹,这完全是去浪的。
家里来了仨小狗狗后,平常大家忙也顾不上它们。
反倒是老爷子稀罕的很,每次都带着它们仨出去走走,这么才出月的狗子,奶兮兮的,他愣是说要锻炼锻炼,这仨狗狗也不负众望,都很聪明。
李山根也会注意着点,这一来一回的仨狗子都习惯了。
糙养好活。
养狗本来也是看家护院,可不是当宠物来玩的。
当然。
日后也是自家的一份子,该训练训练,奖励也没少。
李山根最稀罕它们,也喂生的那些边角料,狗儿抢的很带感,平常也会喂熟食,总共掺和着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