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似锦华歌(145)+番外

作者: 浅色线条 阅读记录

她一把推开他,再次看向原空师傅:“我打算赠送天葵寺一百块药王皂,不知师傅意下如何?”

“送?”原空师傅面上闪过一丝惊讶。

“佛法度人,无量天尊,佛光普照,开明众生。我能赠送药王皂给僧侣师傅们,那是我的……”接不下去了,赶紧换个话题:“如果师傅不拒绝,那我后日送来药王皂。”

离开病坊前,她去了库房。

要了一部分中草药——为了核验药效,比丘尼想着那些药王皂,倒是没有拒绝,只是仔仔细细记录了出库的中草药数量。

董杏林跟着她出去。

“柳掌柜……咱……相识一场,能不能送我一块药王皂啊?”

“就一块。”

“要不我帮你做点什么?”

“我买一块,成吗?药王皂怎么个卖法,多少钱一块啊?”

她看了眼天色,停下脚步:“都叫药王皂了,那肯定是无价之宝!”

“无价……这……”

“好啦,过两天给你,别跟着我了。”

甩开董杏林,赶快去了斋堂,孙大几人都在那里。

“掌柜的,一下午的,你去了哪里?整个庄子都找了一遍!”

“整个庄子?”

“是啊,那可不是走了一遍!”孙大指了指自己的鞋,上面还有不少泥巴:“你看看!”

“任务来了啊,明日一大早,找个农舍,没人的,或者把人支出去,借宿一天。”

“为何?”

“造洗涤皂。”

“洗涤皂卖给谁啊?”

“天葵寺咯。”

孙大瞪大了眼,随即竖起大拇指来,接着又问道:“量多少?”

“一百块。”

“只要一百块?咱收多少?”

“免费,赠送。”

“啊?”孙大的下巴掉在了桌案上。

洗涤皂的实际成本,很低,“药王皂”里面的核心——中草药,她还顺走了一些,跟人家计较个什么钱呢?

不过,组织了半天语言,又费半天口舌,自然不能做无用功呀!

不急。

且往后看。

材料准备齐全,她一个人捯饬半天就ok啦,留下孙大和石头四人看守,等明天晚点,干透了,再把新鲜出炉的药王皂送去天葵寺。

明日开俗讲。

天葵寺怕是人山人海。

“什么是俗讲?”孙大问道。

“个人solo,才艺表演。”

出了农舍。

往天葵寺去,最重要的事还没做。

一大早就托比丘尼跟原空师傅说好,申时末去一趟,请师傅帮个忙。

还有两个多小时。

她慢悠悠的走。

何家湾这个庄子,其实,规模与镇相似,尤其是每年两次的广会斋筵,还有开俗讲等活动,何家湾跟赶集一样热闹。

外地来人不少。

天葵寺的住宿房已经不够住了,一些人住进了农舍。

路上不少行人。

于是乎,有人在路边摆摊了。

“阿郎,俺们回去吧。”

“再等等,俺再等看看。”

她的目光被一男一女所吸引。

两人又说了些话,听不懂,只见那妇人有些生气的离开了。

只剩一个中年大叔,蹲坐在一块脏兮兮的布后。

大叔双手抱着膝盖,下巴耷拉在膝盖上。

双眼无神的盯着泥巴地面。

叹息一声。

时不时又叹息一声。

直到她蹲在他的“摊位”面前,大叔都没有回过神来。

她拿起破布上的一个东西。

还没仔细大量,大叔忽然回过神来。

大叔想笑又收住了笑,他指着她手里的东西,叽里呱啦说了一通。

尴尬。

她一句没听懂。

大叔拿起破布上另外一个东西,左右晃了一下,像是在给她展示,然后往前推了推,似乎是示意她拿住。

她接住了。

大叔挥了下手,抬头看了眼天,一把抓起那块破布,起身跑走了。

第122章 俗讲

大叔抓起破布,搂住里面的东西,埋头就跑,像是即将天降暴雨一般。

她在后面一个劲儿追。

“等一下,等等——”

直到大叔拐进一间农舍院子。

大叔钻进屋子里,她刚停在人家院子前。

“轰——”

一声霹雳。

毫无任何预兆,雨说下就下。

转过身儿。

大叔正对她招手,他旁边是前面跟他置气的妇人,两人皆是朝她招手,接着,妇人拿出一块薄板子,遮在头上跑了过来。

临时避雨。

同时,参观大叔的个人根雕艺术展。

堂屋里大半是些木材,树根,篾条等等,走两步就能踩到一两根,而一处靠墙的地方,有个柜橱一样的东西,大叔打开,满眼期许的望着她。

妇人在这时端了一碗热汤来。

就是烧开的水,丢了几根什么叶子。

她致谢后放在角落,继续去看大叔的根雕。

原材料都是些普通的树根之类,但经过鬼斧神工的高超技艺,柜橱里的根雕变成一个个宝贝。

大多不过手掌大,多是一些农作的场景。

其中有个较大的根雕品。

半个胳膊那么长。

一艘船。

船身,甲板,桅杆,以及风帆,还有船上的三个人,一人正拉帆,一人站在旁边,仰头望着风帆,而船尾站立一人,双眼望着船后的海面,抑或是渐渐消逝的夕阳。

栩栩如生。

她对大叔竖起大拇指来。

大叔“呵呵”笑起来。

妇人却是皱起眉头,说了几句,根据语气,还有几个相似音,意思好像是在抱怨大叔,一天天不务正业——种田,瞎倒腾这些破玩意儿,挣不了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