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华歌(219)+番外
她表示肯定:“对啊,你的思路没问题啊,后来了,后来发生了什么?”
董杏林在淮安城内走了许多地方。
记下每个去过的医馆,又是对比,又是总结。
她赶紧竖起大拇指:“很好呀!对于如何开医馆,你有所了解了吧?”
董杏林哭丧着脸:“我开不了医馆。”
“为什么?”
“我才念了几年书,走了多少路,见过多少病患?我不配开医馆。”
哎呀,这是自信心受到了伤害。
拉起坐在路边的董杏林,拉着他回去:“回去换身衣服。”
“换衣服?”
“你如今蓬头垢面,先洗干净,换一身干净衣裳。”
由于烧水很麻烦,只是回去洗了脸,擦了身子,洗了个头,等董杏林擦干头发,她已经买了一身新衣裳回来。
成衣铺子里多是深色衣服,她却买了一套湖蓝色的,瞧着秀气清爽,再加一块绸缎的头戴,一双新布鞋,董杏林整个人看上去更像书生。
“不行,这身衣裳……瞧着更小了。”
他原本是一身深蓝色的,显得成熟,也显得有些老气,一大块头布,裹得跟个老头子一样。
“听我的,走。”
半拉半拽,把他弄出宅子,带着他去了学府路,那里有一家药行,曾经拜访过药行掌柜,不是很熟,但也能打个招呼那种。
碰巧药行掌柜的也在。
药行里主要是卖药,偶尔,也有大夫坐诊。
话说,医生属于稀缺资源,技术好的医生一般都被挖走了,要么是专门给某高门大户当私人医生,要么是进去专业机构吃皇粮,例如,府衙医馆,皇家医馆等等。
瞧病的人基本是拿着方子,自己去药房买药。
药行掌柜问道:“什么风把柳掌柜吹来了?”
她侧身看一眼董杏林,他赶紧朝着药行掌柜作揖。
“这位是?”
“这位是董大夫,我特地带他来拜访掌柜的。”
“噢?大夫?这位郎君年纪轻轻……”掌柜的笑了笑,一边看着董杏林。
她接着说道:“英雄出少年嘛。年纪轻轻,那正是因为天赋异禀,董大夫自幼习得医书,又行走山林五载,免费为百姓治病,可谓是医德双修。”
“那是了不得。”掌柜朝着董杏林一揖。
她顺手拍了拍董杏林的背,他赶快把背挺得笔直。
“董大夫初来淮安,不识诸位同行,特此来走动走动。”
掌柜的接着说道:“董大夫若是有空,可常来我这药行瞧瞧,时常有病患前来求治,我那老位老医工忙不过来。”
董杏林正要开口,她先摆起手来:“那倒是不行咯。”
“为何?”
“董大夫的医馆马上就要开起来了。”
“医馆?”掌柜的当即面露几分紧张:“铺子开在何处?柳掌柜,可别是你要开这医馆。前几日,我老哥几个还说起你,要是你读了医书,怕是也能整出个不同的医馆来,到时候,我这药行别开不下去了!”
“地儿没找好,不过不在这学府路。”
掌柜的舒了口气,却是没有继续跟她聊下去的意思。
接着去下一家药行,再去淮安几家有名的医馆。
当踏入医馆的时候。
扭头看了眼董杏林,再一把将他拽进来。
医馆里正是一位老大夫坐诊。
老大夫看了他俩一眼。
董杏林赶紧拉住她:“别去了,这家医馆,昨日我才来过,走吧,咱们快走吧。”
第184章 老顾客
跟着董杏林走到医馆门外。
她回头看了眼那老大夫,他正巧也看了她一眼,还用鼻子“哼”了一声。
她回过身来,让董杏林抬起头来:“他昨日跟你说了什么?”
“你怎么知道他……”
董杏林又垂下脸去。
他的手抠住衣袖边缘。
“说吧,他说了什么,你要是不说,那我就进去问他,就数到十,一,二,八九十!”
“说,我说。”董杏林示意她到旁边去。
走到一旁,就着医馆外的台阶坐下,董杏林一个劲儿往医馆里望,她拉着董杏林也一同坐下。
“我来猜猜,他,是不是说你年纪轻轻,什么都不懂?”
董杏林长长“嗯”一声。
“还有呢?”
“让我不要误人,性命之事,乃大事。”
“你今年多大了?”
董杏林抬起头来看了看她,慢吞吞说道:“虚岁二十。”
“何时起念了医书?”
“三岁。”
“三岁就念了医书?”
“启蒙念的就是《心经集》。”
“谁教你念的医书?”
“母亲。还有叔伯,几位医博士。”
“什么时候出来作游医?”
“五年前,胡乱走访了一些地方。”
“倘若不开医馆,你会做什么?一直做游医吗?”
“我想完成一本医集。”
“好,你跟我进来。”
立即拉着董杏林往里面去,一进医馆,径直往那位老大夫面前去,刚好先前问诊的病患去了药柜,她松开董杏林,朝着老大夫作揖。
“大夫安好?”
对方冷暼一眼:“可是瞧病?”
“是也不是。”
“那是何意?”
她侧身看向董杏林,接着说道:“昨日大夫跟他所说的话,我并不认同。”
老大夫“哼”一声,甩了一下衣袖:“年纪尚轻,自认为有几分医术,就要开医馆收治病患,这不是误人性命,还能是什么?”
老大夫声音不小。
他那么一说,铺子里几人纷纷转过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