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华歌(246)+番外
“不带盘缠,他是要上山打虎?”
孙小猴说了那么一句,却没有人笑,他埋头接着吃饭。
她一时没有说话。
芳草又说道:“云儿,既然你爹留你在这儿,那就是相信我们的,剑南道一带不好走,你现在去,不一定能够找着,不如……不如还是在这儿,安安心心等你爹回来。要是你爹知道你跟着去了,指不定该多担心,他本来就不大好,你就不要跟着添乱了。”
芳草说完就看了她一眼。
好像意思是——你干嘛说这件事?
“正是路上危险,我才得跟他说这事儿。”
“那?”
芳草看着贾碧云。
贾碧云的盯着桌案,双眼似并无神采。
隔了一会儿。
他抬起头来,笑了一下:“前几日,夜里做梦,梦见我爹来找我,说他要跟着一位师傅去敦煌。在壁洞里待上几日,他的病,就不治而愈了。他跟我说了,让我不要担心,不用挂念。”
他对着她弯了弯嘴角。
接着,他拿起筷子,低头吃饭去了。
她也拿起筷子。
孙小猴的声音响起了。
“大姨姐,敦煌在哪里?”
“西北。”
“壁洞是什么?”
“你去了就知道了。”
“那我什么时候去?”
“你先把饭吃完再说。”
回淮安不过待了半日,第二天,她准备去青苔镇。
“今日去青苔?”
“不然呢?”
“没几日,拳馆就要开业了,不是你说,要搞个开业仪式?”
“那不还有几天?我先去青苔看看,过两天就回来。”
“那……你抓紧着些。”
青苔镇比附近一些县城,名气大多了,主要是青苔烧制的瓷器,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个就是定远窑。
来往的人多了,自然生了路。
有一条淮安通往青苔的专道。
出了淮安往东北方向去,其实会路过周家庄,周家庄的位置比较偏僻,来回得三四天功夫,而从淮安去青苔,时间减少一半。
依旧是一大早出发,到达青苔镇,恰巧是夕阳西下时。
青苔就是后世见到的古镇那种模样,弯弯曲曲一条青石板路,两侧是百姓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自家的铺子,里面有各种碗碟,也有素胚的盆缸子,高档些的地方,自然是瓷瓶等物。
跟她一起来的有石头,洪震武,他们仨都没来过青苔镇,一个个跟瓜皮一样。
三位瓜皮在青苔待了两日。
第四天往回去了。
“唉……无功而返。”
其中曲折暂且不说,反正,事情比想象中还要难上几分。
经过去东洲那两日的颠簸,再坐驴车时,并不觉得抖得厉害。
返回淮安的傍晚,她径直去了陈家拳馆。
拳馆这边差不多了。
按照前些日子看的黄历,两日后,就是开业大吉的吉日。
走进熟悉的巷子,下意识往里面去,走了几步,她被石头站住:“掌柜的,这边。”
倒回去几步。
瞧着陈家拳馆新的大门。
大门开向街道。
黑漆双开门,门板一看就十分结实,两个金黄的大大的圆乎乎的铜柱,下面吊着牛鼻子。
匾额处空着。
踏上台阶,摸了摸那门,敲了几下。
连着敲了几十下都没人搭理她,她只好走进巷子,去原本的陈家拳馆。
陈志诚正张罗着大家吃饭。
“明日准备搬进去,今日……大家一起吃个饭,去露桥巷请了芳草,她倒是忙到现在都没来,她说你还在青苔镇。”
陈家拳馆瞧着是好了,孙大孙二都着急各自的项目,来了一趟,赶紧回去继续催工,说等着开业那日再来祝贺。
“我提前回来了,有我的饭没有?”
陈志诚把他手里的碗递给她:“我还没吃,你先凑合着吃两口。”
第207章 拳馆开业
望着对面崭新的拳馆。
身旁的人长长呼出一口气来。
“是不是觉得不习惯?”
陈志诚收回视线,对她笑了笑:“放以前,这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从来没人想过。对面的拳馆是爷爷辈留下的,这个院子就住个人,后来……唉……不管怎么说,一切都好起来了。”
“好事呢,就该多笑笑,对吧,陈师傅?”
“对,好事情,还得多谢你,小柳。”
“谢我做什么?我这是无利不起早,瞧着你们大有前途,非拉着你们一路,我顺带着发达一下,哈哈哈!”
“是我们跟着你,顺带着撑下去。”
“过去是,或许未来暂时是,不久后一定不是,不只是撑着而已,陈师傅,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关于拳馆,跟你说说我的想法?”
“洗耳恭听。”他朝她作揖。
“你上哪儿学来的词?”
陈志诚咧嘴笑:“小猴子天天在念叨四个字四个字的词儿。”
“为什么?”
“他说什么别人都会,他不能被比下去。”
“噢……言归正传,我继续说。拳馆开业后,暂时会有三个方面的业务,也就是三个方面的营收,第一,招收徒弟,按照拳馆的规定来,三年制学习期限,三年后经过考核,可以留在拳馆做事,第二,挂牌揽收。”
“挂牌揽收?”
“对,以淮安周边地区开始,每月定几个点,比如说,每月,淮安到南浔,初一会去一趟,淮安到东洲,初十,二十,去两趟,以此类推,定好地点,再定价钱。”
“如何定价?”
“把地点和时间拟出来,挂拳馆门前,具体价钱让他们单独来问,如果我要托你们带一封信,给南浔县内某人,顺带的事,那就收个十文,东西多,重,地方偏远,价钱自然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