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似锦华歌(478)+番外

作者: 浅色线条 阅读记录

平康坊上的这家茶楼,前三世,皆为茶楼,各种原因导致经营不善,关闭或倒闭,当周围商家得知这里还是茶楼,纷纷露出了怜悯的目光:“看这一次能撑多久吧!”

也有人看热闹看得欢快:“赌百个钱,一个月,他们最多能撑一个月。”

“呵,我瞅着这次有些不同,哥几个,不如这样,他们要是多挨过一个月,就多一百个钱,怎么样,你们敢不敢赌?”

从里面出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么一句话,她盯着几人看着,几人立即就散开了。

先前进去时还开心着,上去溜达一圈,忽然想起一个大事来——茶楼差个管事。

这茶楼跟食铺不同。

“孙二哥的食铺”每个店,面积不大,三个伙计,再加两个后厨,一个店长就没问题,食铺是以套餐的形式,相对于简单,而平康坊的茶楼不一样。

其实,两层的茶楼不大。

以前是那种简约的模式,一个桌子,几个坐垫,就算作一桌,而她要走高端路线,既然要高端,自然要注重客户体验感。

哪里吃茶,不吃吃茶?

来外面吃茶的客人,在自家同样可以吃茶。

所以说,吃茶得看环境。

两层楼,她分割成了九个包间。

整个茶楼还只有包间。

楼下三个房间,楼上六个,每个包间配备得有专门的服务员。

这不是寻常的茶楼,里面的茶,也不是寻常可见的茶,茶楼的管事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她总不能天天搁在这儿呆着。

想念她在淮安的大管事——董吴。

她回去问起淮安那边的消息。

孙大说道:“陈师傅捎了信来,里面提到学府路铺子,已经关了。”

学府路的铺子,指的是“将进酒”。

当时离开淮安,就她和芳草,孙家三兄弟,以及贾碧云,其他人则留在了当地。

“将进酒”被刘万金的人接手,董吴依旧担任管事,铺子里的人没一个被赶走,与此同时,文管事不愿留在印制堂,随后不久,印制堂关闭,而造纸坊开着,据说生意红火。

因着许安的缘故,文管事觉得羞愧难当,被百般刁难后,带着家人离开了淮安。

文管事都走了,董吴竟还给“仇家”打工,芳草几人骂了董吴好多次。

“怎么就关了?”

“那刘万金不行啊!”

听到铺子关闭,几人倒一脸兴奋起来。

孙大续道:“具体的,信里没写。”

芳草几人觉得遗憾,却又开始各自的联想。

“小猴,我的牌匾了?”

“拿回来了啊!”孙小猴使唤他二哥去拿牌匾过来:“对了,还有那些菊花!”

茶楼的匾额已经做好。

金字。

黑底。

跟其他的相比,瞧着并没什么不一样。

只不过那金字的痕迹不太明显。

等孙小猴拿来匾额,再拿来晒干的菊花,经过她一折腾,她满意的问道:“怎么样?”

几人盯着看了半天,表示不解。

“这还不如雕刻师傅用金粉涂刷上去。”

孙小猴说完,芳草,孙大和孙二一同点头。

“哎,你们懂什么,东家有她自己的想法。”贾碧云补上一句:“独特的想法。”

她换了个话题:“书卖得怎么样?”

孙小猴立即蹦跶起来,原地跳了好几下,连说了三个“好”。

她故意看向贾碧云:“你说。”

《西厢记》一共分为了五册。

第一册 只印刷出来五百本,一本二十文,第二册和第三册同时售卖,考虑到前面的数量,就只是印刷出五百本,显然是不够的,各个书斋已经找了人续写,但他们只能是手抄版。

当时,孙小猴他俩着急忙慌来找她:“我们被抄袭了!”

“我们还得多谢他们帮忙宣传。”

印刷版的线装书,这种模式是独特的,虽说淮安早已出现,但里面的内容目前来说是唯一的。

第五册 还是五百本。

“五百本根本不够卖!那文心书斋的掌柜,他找人手抄了五百卷!”孙小猴气得直跺脚。

“你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第四册 和第五册售卖的时间,两者相隔了一倍的时间。

走在路上,有人认出孙小猴,尽管他当时并没有穿马甲背心。

俩男子把孙小猴堵住:“是你吧?我记得就是你!”

“什么是我啊?不是我,不是我,我不认识你们!”

“《西厢记》最后一本什么时候出来,你今日不说清楚,我们……我们就粘着你不走了!”

“对,我们就贴到你身上,你上哪儿我们上哪儿!”

第403章 赚点小钱

《西厢记》第五册 只有五百本。

定然是不够卖。

孙小猴不满,但书斋掌柜们高兴坏了,一拿到第五册 ,他们马上安排人誊抄,完整版,精美版,各种版本随之而生。

贾碧云却是淡然得很:“你别急,东家有法子。”

孙小猴负责卖书,贾碧云负责印刷。

在第五册 开卖之前,已经连夜赶着印刷出一整套“收藏版”的《西厢记》。

“收藏版?我怎么不知道!”

贾碧云微微扬起嘴角:“这是东家对我的信任。”

印刷的五册线装书,里面内容不变,每册书皮上印得有一幅简约画——剧情提要,五册放在一起,外面再套上个硬质书壳,金粉烫字。

一本原价二十文,收藏版一套则是一百二。

第五册 开卖的时候,得知有收藏版,原版党立即买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