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华歌(514)+番外
想起今日差点被活埋成功,现在才有一丝后怕。
说来也奇怪,当时就觉得一定会有转机。
结果转机在李砚这里。
“你们怎么在这里?”
李砚如实道:“我们原本准备进城,看见了他,瞧着有些脸熟,我们就跟来了杨二庄,见他在这附近找什么,十分的着急。”
“后来?”
“当时天色昏暗,没有立即发现地有被挖过的痕迹。好在,好在……发现,找到了你。”
李砚转过脸去。
屋子里只有一小根蜡烛。
她的目光落在临时搭起来的木板床的边缘,他的一只手撑在旁边。
他的手指甲里有黑黑的东西。
拉起他的手,凑近,放大了他的一只手,她嗅到了泥土的腥味。
指甲里是泥巴。
似乎还有血的气味。
她拉着他一只手,轻轻擦着手指甲边缘的痕迹,有些地方都破了。
一时间。
说不出话来。
她记得他是个喜欢穿浅色衣衫的人,出去一圈,回来,身上没有一个泥点子。
李砚的手轻轻抽了回去。
翌日。
天还没怎么亮,外面响起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她起身伸了个懒腰,靠在一旁坐着睡了一晚上的李砚,忽然被她惊醒。
一屋子几人都醒了。
“你们再睡会儿。”
屋子里只有一块木板床,她是拉直睡了一晚上,其他三人要么缩在角落,要么靠在墙角,要么坐在门侧,那么“睡”一一晚上。
她出去后,石头跟着出去。
捡起地上那边生锈的刀,在柴房找到个背篼,他俩往附近山坡上去,回来的时候,背篼里啥都有了。
饿了好几轮,那是真饿得前胸贴后背。
第434章 咋就黑了
因起得早,她才发现背后是个山坡,深处有片小竹林,竹子底下冒出一个个小尖,整了些竹笋,再往山坡后一户人家那里买了一小块肉,一点米,折回来的时候,又砍了一根较粗的竹子,分成几节,统统扔进背篼里。
雷达家的老宅子,里面基本属于家徒四壁的类型,想要做个饭,实在是不容易。
有灶,无锅。
话又说回来,这是正常的,一口锅得要不少钱,好像得两三百文?
她从山坡背后的一家子人那里,以有偿的方式,借了一口小锅。
生火是个大问题,好在有冷封成功解决。
她切下一点肥肉,等锅里熬出油,再将肉扔进锅里,加上笋片,一起翻炒,原本想腌一下肉,无奈只有一点点的眼,并无其他调料。石头端来淘净的米,往竹筒里放一点米,塞一点竹笋炒肉,如此反复,一起上火烤。
他们几个人就围着那堆柴火,眼巴巴瞅着,听着各自肚腹开始唱歌。
香味是越来越浓。
等竹筒饭烤好的同时,她跟他俩聊上几句。
“一直在西北?怪不得。”看了眼李砚,她又去看冷封,后者不由得摸了下脸。
李砚露出怪怪的神情:“怪不得?”
“你俩黑了好几个度。西北风沙大,日晒也强,你俩能不黑吗?昨日光线暗,没能看清,今日我一见着你俩,我就看出你俩黑了不少。”
李砚看向冷封,冷封也盯着李砚看。
两人同时说着:“好像……是……黑了。”
两人又同时皱眉起来。
“哎呀,没关系,黑就黑吧。”她笑着看向冷封:“就跟你弟弟比起来,你要黑不少,没有对比,那倒是无所谓的嘛。”
只是那么一句,两人神色都不太好看。
李砚的眉头更深了:“当真黑了那么多?”
“你俩要是都没发现,那就是黑了好一阵,如果只是才晒黑不了几日,后面慢慢就恢复了。”
“你可知道……怎么,能白回来点?”
“想要白点?没问题,我有法子。回头,我给你俩整点面膜,每天敷一次,再专门调制一款美白面霜,擦山过一阵子就能白一些。”
“可有快些的法子?”
“那就只有往脸上涂粉了。”
也不知道他俩为何在意这个问题。
瞎聊了一阵,李砚说起他待在西北的事情,那边的马场终于完全落实,找到了健壮的马匹,找到了丰沃的草场,经过半年多的经营,一切都发展顺利。
“你记得给我提过的马蹄吗?”
她点点头:“用上了吗?”
“有了铁蹄的保护,如虎添翼。”
或许是牵扯了太多的利益,马场的事情,他们原本是打算低调着干,半年后,马场的壮大,再加上每匹马都安装上了马蹄,惹起了一些人的关注。
其中,包括塞外一些小国。
“边沿小国试图挑起事端,不知这里面是否有郭家的痕迹。”紧着,李砚说起了西北防御工事:“那泥浆的法子,的确是好,我们混入当地的黄土和糯米,风干得很快,牢固程度很高。”
顾凯芝没去西北,他将法子交给了顾明澈,他则带着泥浆配方去了西北,以及从沿海带去的一些特定材料。
“糊了?”石头指着有些发黑的竹壳。
倒是没有烤糊,刚刚好,一人两个竹筒饭,揭开上面的小壳,用冷封削好的竹片当勺子,还冒着腾腾热气,几人都等不急开吃。
竹笋的鲜美配上肉块,再加上碳水的快乐。
几人都不再说话。
只是时不时发出一两声被烫口发出的“呲”声。
石头舍不得放下竹筒,一点点吃,吃完一个就舔竹筒壳子。
她忍不住笑道:“咱们就凑合着吃点,一会儿就回去了,石头,不至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