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华歌(591)+番外
“你如此辛苦,才挣几个钱,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想要朕赏赐什么,你尽管说。”
“什么都不需要,这是我该做的!”
皇帝看着她,眼眶子都红了,心想道,这要是他的亲闺女就好了。
回头。
福莱酒坊被查封,原由,偷税漏税,坊主何文莱被抓进大牢。
快二月中旬,周佩玲等人还没到长安,柳微打算写封信去宣州问问,这几日天气依旧寒冷,长安街头出现些难民,路过东市,她碰见有人在施粥。
第501章 素心堂
“那位是?”
跟在她身边的白雯轻声回答道:“那位正是成安公主。”
“亲自施粥?”
“成安公主素日里深居简出,少同各位夫人娘子们聚集,但近年来,只要碰见这种情况,她都会亲自施粥,前年蝗害,波及到长安一带,她还特地捐了不少粮食。”
柳微看着远处施粥的女子,想起李砚好像提到过她一次,眼眸一转,目光落到附近的难民身上,好几个孩子只是光着脚。
“哪里来的难民?”
“东北一带,听说是发生了凌汛,河水暴涨,农田被淹,因着前阵子陛下寿辰,那边的官员压着没报,导致当地居民流离失所,又碰上这边依旧处于寒季,路上冻死了不少人。”
长安东北方向的主河道一带,天气反常,原本是寒冷的冬季,突然升温,造成河流解冻,上游河段解冻,下游的河段却没有,就出现了水流堵塞的情况,河水溢出河道,造成灾害,灾民没有得到安置,只能往热乎的南边走,谁知这边更冷。
纸包不住火。
皇帝勃然大怒。
而这事儿据说同黎家有关。
“哎呀,咱们还没去拜访成安公主,街坊邻里的。”
晚些时候,递了帖子拜见公主,被婉拒。
第二日下午。
她亲自去公主府门口蹲着,本以为至少得等会儿,侍女径直请她去了书房。
掀开门帘。
入眼是一只精致的香炉,沉香味儿伴随袅袅烟雾打着旋上升,一旁的长榻上,斜卧着的正是成安公主,她一手捧着个手炉,一手捏着本线装书,正是《长安志》。
“公主可喜欢看这种杂书?”说着,一边向她行礼。
成安公主放下书,依旧躺着,单手一挥:“没那么多规矩,你寻着个地儿歇着。”
她在靠门边的团子下跪坐着。
成安公主说道:“瞧着怪有趣儿的,《西厢记》你看了吗?”
她点头,饶有兴趣的看着对方。
支棱起身子,成安公主讲道:“那书生真是……不务正业,你要赶考就赶考,路上碰见人家崔娘子就心生喜爱,扭头就跟着跑了。”
“他要不追着,夫人不就没了嘛。”
“依我看,对他而言,心上人是大过于功名。”成安公主的语气并非批判,紧着,话锋一转,她就说道:“我倒是蛮喜欢这样的。”
两人讨论起故事情节,说着就熟络起来,她借机把带来的一套护肤品送给长安公主。
“哎,这些玩意儿,我已经有了。”
“那这个你定然没有。”
她让白雯拿进来两坛子酒。
成安公主眼前一亮:“菊?”
她倒是惊讶,长安公主的鼻子相当灵敏,她笑着说道:“我还没揭开盖子,你就已经知道了,唉,这可真是没意思。”
长安公主让侍女抱来酒坛子,揭开盖子,轻轻嗅了嗅:“果然是菊花的清香,咦,这还是酒?菊花可制酒?”
“菊花酿,公主,你且试试?”
清淡香甜口的菊花酿,早在菊花开放的时候,已经进入这酒坛子里酿着。
度数本就低,适合口味清淡之人,尤其是不胜酒力的女子,而且明显带着甜味。
“那平康坊的菊花台,你可同它有关?”
她笑着点点头。
长安公主起身:“那茶室里的文,可都是你所写?”
伸手比划了个写的动作:“写,倒不是我所写,我的字儿写得不好,不过那文的内容是我交给师傅的。”
“竟然……原来如此!”长安公主好一阵子没说出话来,等她回过神来,她看向门口:“我这儿平日里没人来,她们都懒散到不行,这有客人来,坐了许久,怎么也没上点茶水糕点?”
“不打紧。”
“来者是客,既然来了,就在我府中用过晚膳再走。”
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下午。
用晚膳之前,她问起施粥一事。
成安公主长长一声叹息:“那些孩子打着赤脚,我也是看着的,但我也只能尽一些绵薄之力。”
成安公主说她已经定了一些衣物,棉被等,等着明日送给那些难民。
如今的长安还冷着。
“想着那些难民,心中就难受,我都不愿烧炭盆子,只是捧着个手炉。”
“有些孩子来到长安,他们就没有机会再回去,而在这里,他们也只能靠乞讨存活下来,公主,这并非的长久之计。”
成安公主略低着头,眼眶微微发红。
“公主,我有个想法,想你听听,帮我参考一下。”
“你且说罢。”
“诸如施粥发粮,的确是一件好事,让难民解得一时忧愁,却非真正救他们出水火之中,尤其是那些孩子,所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成安公主问道:“玫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是这个意思。”
“你的意思是?”
“咱们成立一个……嗯,素心堂,那个一个什么地方呢,专门收留流浪的孩童,教授他们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认识一些简单的字,知道该如何数数、计数、算数等等,也让他们学会一些本领,今后能够谋求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