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郎骑着马来(200)

作者: 甭加慧 阅读记录

沈父一挥手,说道:“并无,只有四个字——一雪前耻。”

众人听闻,又开始面面相觑,表情十分的复杂。

这个命令,真是不好办,还不如下令让大军替宋国下对方几座城池呢。

一雪前耻?上一次的耻如何才算是雪了?

上一次都打到淮河江边了。要不是有条河,北魏的那些人过不来,估计都能直接打到京都去……

他们要是想雪……估计得打到平城附近去,才算是胜利。

可是这么多年几次交手,输多胜少,魏国那个动辄灭一国的强势兵力他们心中最是清楚,要想一雪前耻,谁都觉得是痴人说梦。

营帐中是一阵士气低迷的沉默。

沈父看着大家都是这个劲头,顿时有些头大。

这还没有开打呢,一点愿意赢的心思都没有?能赢了才怪呢!

沈父冷了声音,提高了声音问道:“先将最近对面各个城池的侦查情况一一说上来,挑个软柿子捏!”

谢元的后备营,在最后方,连士兵的兵服甲衣都没有备齐呢,何来的侦查情况。

她只能睁着一双眼睛,看着其他人挨着一个个的禀明自己探得的情报,互相交流印证,然后讨论情报的真假,是否有误。

她一句话也插不上,只能默默地在心里记下来,认真地参考学习他们的想法和见解。

“任县城缺水源,驻军绝不会多,攻打它毕竟合适,只要下了一城,赢的再小也是赢了,能鼓舞士气,也能传个捷报回京,圣上也不会怪罪。”

另一个校尉说道:“我认为不可,任县城虽然缺水源,城小,但是处在官道东西南北交叉口的边儿上,地势又高,易守难攻。说不得还没有打下来,援兵就来了,到时候三面夹击,危矣!”

“此话差矣,既然知道此处要紧,若是能打下来,我军便得了一处险要之城,以此为据点调动大军,或许真的可以打开局面,打一场大胜仗。”

众人纷纷出声,或是同意,或是反对:

“太冒险了,大约赢不了。”

“如今局势,只能险中求胜了,所谓福祸相依……”

“孙子兵法曰:先胜而后求战。你有把握能赢吗?没有把握就是赶上去送人头,没有福,只有祸!”有人急了,吼着说道。

“那你说打哪儿你有把握,你说出来一个看看!!”

“我说打环山城!环山城孤立在外,即便是有援兵来的也慢,更有把握!下棋落子还讲究落外头呢!谁像你一样,非要扔人家包围圈里?!”

“放你娘的屁!你懂个屁的下棋!”

队列两旁的人呛上了声,互相指指点点,唾沫横飞,就差动手了。

沈父高声制止,粗粝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争吵,说道:

“够了!我让你们商议,不是让你们吵架的!”

众人一听,都熄了声音,规规矩矩地又站在了队列里头。

沈父一双铜铃似的眼神凶狠的扫视了众人一便,问道:

“现下看来,有两座城池可以攻打试一试,也就是任县城和环山城,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众人又互相看了看,小声地交流了一会儿,最后都认为,这两座城池,一个是险胜之后更有利,一个是赢了之后更容易守,衡量利弊之后,也就这两座城更加的稳妥一些。

于是没有人再提出不同的意见,都默认了。

第177章 兵服

沈父看着面前的地图,像是在最后审视这两条建议是否可行,过了一会儿说道:

“行,有目标就有使劲的地方,我再去跟其他的几位将军商量商量,看看如何配合,最后再行决定。”

他又将目光投到了众人的身上,铜铃似的圆眼睛里透着坚毅和信心,说道:

“又不是让你们打到魏国的平城去,只是下一座小城罢了,这要是都没有底气,就是软蛋!都给我提起精神来!抓紧备战!!”

“是!”众人齐声应诺,洪亮至极,士气明显就比刚才要高涨了许多。

谢元也意气风发起来,跟着喊出了声。

不过她本来没有其他校尉的那些颓唐之气,因为自她打仗以来,她还没有败过……

本来她还准备等众人走了之后,跟师父说一说自己营中兵服还没有给全了的事情。

可是沈父一刻都没有耽搁,雷厉风行地去找附近的其他几个将军商量去了。她连个吭气的机会都没有。

谢元想着:就要打仗了,他们衣服还没有穿整齐,都不像是个朝廷正规的兵,好似一群乌合之众似的。

啊……虽然,现在他们这些人整合到眼前的情况,比乌合之众也差不了多少。

可是,这是个大问题,穿衣穿不齐,回头在战场上再被自己人给误当敌军杀了就完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完全有可能。

从前就听师父讲过,北魏军队之中时常会驱赶战俘在前头冲锋陷阵。

就凭着北魏那大杀四方的战绩,他们的俘虏,哪个族的人都有,有汉人、有各个不同族的胡人,还有他们自己反叛被平的鲜卑人。

都是先前败在他们手里的。

那些人就是妥妥的俘虏,没有统一的服装和铠甲,就只有一件单衣,穿什么的都有,有时候连个武器都不给全,全让他们凭着活命的本能,在战场上从对方手里夺。

谢元营里那些没有兵服的西南人,长相也普遍偏黑,到时候万一碰见对面的战俘营,还真是分不清谁是谁。

但是最主要的是,她知道师父大概率不会让她的后备营,更准确的说,是让她参加这场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