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千屈(15)
让他的心意,有所回应,有所报偿。
“为什么?”失望地抬头,凝视着漠然的燕南兆,耶律华依稀又听到了心脏破碎的声音。一如多年前,他不告而别那样的心情。
“你问我为什么?为什么不问问你自己?”
“我很清楚我自己的心,子衿,你呢?我要问你,你清楚你的心吗?”耶律华这次彻底没了耐性,逼问道。目光也变成了严苛的逼视。
“那很重要吗?”
“重要!非常重要!”
“是么……”燕南兆沉吟,良久抬首望向耶律华。“到此为止。”
“什么?”
“你听清楚了,到此为止。”
“这就是你的回答?”没有否定,只是宣告终止?这是他想出来,试炼他,折磨他的新方法?好个燕子矜,好狠的心,好绝的情。
“本该如此。”
“什么叫本该如此?”
“需要我讲明吗?”
“你必须讲明!”
“你,始终是你的蛮子,而我,始终是我的嘉隆皇帝。仅此而已。”
“你为什么不肯否定,或者肯定你的心?”
燕南兆直直盯了耶律华好久,终于收回目光,转过身,低道:“立后大典已经定下了,你一路顺风。”
“子衿!”强硬地抱住燕南兆,耶律华感到心在淌血。“子衿,你随我回去,随我回去好不好?我会疼爱你一辈子,让你一辈子这么快乐,随我回去!”
“不可能!你又在说诨话了!”
“不是诨话!我要绑你跟我回去!你是我的!”
“你若是敢,我就从这里跳下去!”
“你跳下去,我也跟着下去!”
“诨话!”
“是不是诨话,你跳下去就知道了!”
“你这个蛮子,堂堂嘉隆的皇帝怎么可能为了一个蛮子跳水自尽?”
“皇帝,皇帝,这个皇帝对你就如此重要?”
“太子之位就对你不重要吗?”
耶律华哑然。
“你费尽心机,不正是为了这个太子之位?蛮子,你心里清楚,由不得咱们,何必非要点明那个事实?你终究是你,我终究是我,梦终究是梦,总要醒的。硬要拽着,只会令自己更加难过而已。”
“你心里总是这么清醒,因为,你心里,从未重视过我,也从未正视过我的感情。”
“或许是吧……”燕南兆挤出笑容,很苦。
“子衿,只要你一句话,心里,可有我?”
“如今,说这个有用吗?”
“我只要你这句话!”
“问你自己,你不是自诩比我还要了解我的心?”
注视着燕南兆绝美的脸庞,耶律华心中释然。终于做出最后的决定。
“让我抱你!”
“何必,你这是何必?只会令自己更为难而已啊!”
“明日我就离开了,今日,让我抱你!”
“你这个蛮子……”燕南兆闭上眼,将脸熨帖在耶律华肩窝处。他已经算是修长,可是,这个蛮子依然是比他要高大,强壮,真是个蛮子!
耶律华心一酸,紧紧抱拥住燕南兆纤细的身子,竟然有些颤抖,胆怯了。
最终,心一横,打横抱起燕南兆回来船舱的雅间。
他要细致膜拜他的甜美,他要记住他一切的美好,洗刷掉年少时不快的记忆。他也要他记得,要他忘记年少时给他的伤害。
他会好好爱他,如同爱护珍宝那样……不,他比珍宝还要可贵。
欲望之火放肆狂燃着,席卷着,将两个人簇拥,包围,吞没。
想要--铭刻。
倘若离别是地狱,那么他们就要把握住最后的天堂。
紧紧的,倾尽全力,倾尽心血,轰轰烈烈,深切刻骨。
抱拥着,燃烧着,彼此……
第7章 落定
耶律华离去后的第三天,举行了立后大典。
原来的赵贵妃,被立为嘉隆皇后,母仪天下。
耶律华离去后的三个月,爆发了燕南兆即位以来的第一次和辽国的战争。
而掀起这次战争的,恰恰是成为大辽太子的耶律华。
边关战事吃紧,辽人进攻凶猛如虎,百姓生灵涂炭。
奋勇作战的将士们也是死伤无数。
燕南兆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关注着战事,精神高度紧张,食不知味,睡不安寝,人也清瘦,憔悴得不成样子。
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没有了悲春伤秋,缅怀赶上的心情,只是为战事而忧虑。为死伤的将士,百姓而悲痛。
另一方面,着手尽量和辽国和谈,避免更大的损伤。
战争时间越长,对于百姓的危害就越大。
受到袭击的地方的百姓,纷纷四散逃难,哀鸿遍野,哪里还有耕种的机会?所以,战争结束后,最大的危机便是饥荒。
因此,越早停战,越早恢复生产,也就可以越有效地减小饥荒发生的几率。
燕南兆现在所想的,就只是,不能让尸体覆盖农田,不能让他的子民饿死路旁。以及,不再让边关的将士牺牲。
“你怎么在这里?”头昏脑胀地回到寝宫,就见到耶律华大咧咧地坐在他的龙床上,对着他扯着笑容。
一如每一次那样温情的笑容。
可是,他们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他们现在是对立的敌人。
眼前的,不是那个热切渴求他的回应的蛮子,而是地方的主帅,地方的太子。他实在无法以过去的心情面对他。
“子衿,我等不及了,所以跑来看你。”耶律华不顾一身的仆仆风尘,几步上前,张开双臂想要拥抱梦中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