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江红遍(61)+番外

作者: 长辰 阅读记录

它说出了我想说,却又不知该如何说的话!

看了看上折子的人,一个名字赫然跳入我的眼帘——张浚。

44 送行[VIP]

字迹清俊,干净。

内敛之中,而不失筋骨。

将折子拿起,在殿中走了两步,我知道这个人,却不知道,他竟然一直在汴梁城中。

这个时代,妇孺皆知的人有很多。比如岳飞,比如赵构,比如韩世忠,比如秦桧。

然而还有一些人,在关键时刻,起过关键作用,却很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比如,张浚。

我知道他,自然也是因为岳飞的关系。

历史上,他曾经做过几天岳飞的上司。

绍兴七年,赵构原本打算将刘光世的部队给岳飞指挥,却因为这个人从中作梗,最终作罢。

而他,因为处理失当,导致了有名的淮西兵变,被罢官。

我对他的了解,仅止于这些。

沉吟了片刻,再看了看他上的折子上写的官名:太常簿。

是管礼仪祭祀的,官职很低,还不够上朝的资格,是以我从未注意过他。

想了想,告诉邓公公,去找这个人来,在湖心亭见驾。

二月初,还是很冷,不过已经有些黄色的叫不出名的小花不畏严寒的开在湖边。

湖边的护栏,已经重新修整好,坐在亭子中看去,泛着些青灰色。

湖心亭在禁中靠东的湖正中央,用石砖砌成的堤坝和岸边相连。我坐在亭中,将他递上来的折子又看了两遍。

等到再次抬眼的时候,就看见有人身穿青衫,头戴纶巾,跟在邓公公身后朝我这边走来。

等走到了跟前,他跪下行礼,我没有起身,将他的折子放下,淡淡的说道:“张卿平身吧!”

他缓缓的抬起头,在我看清楚他长相的那一刹那,愣了一愣。

皮肤白皙细腻,借着并不暖和的阳光,甚至能看清他脸上细小的容貌。五官分开来,并不觉得有什么奇特之处,可是凑到一起,却清丽飘逸,一双温和沉静的眸子,将些须发白的阳光折射出犀利的颜色来。

从未想到过,朝臣中竟有如此超凡脱俗却又温和儒雅的人。

指了指早已准备好的位置,对他说道:“张卿坐下说话罢!”

他谢了恩,然后起身,坐下。

举手投足之间,从容不迫,没有丝毫局促。

邓公公又将已经煮好的茶送到他面前,他谢了恩,伸手端起茶碗,揭开盖子,吹了一吹,然后浅浅的尝了一口。

我一面看他喝茶,一面说道:“你上的折子朕已经看过了,现在想听你说说,具体怎么办才好?”

他缓缓地放下茶杯,站起身,躬身行礼,道:“微臣以为,赏罚不明,则号令不行。号令不行,则纲纪废驰,国乱之始也!今陛下对有功之人重赏,当亦对有过之人重罚,方能政令通行,无人敢慢!若听之任之,则天下不知有法,诸将不知畏惧,安能死力?”

我站起身,在亭中走了两步,然后叹了口气,道:“古人云,罚不责众。若是责罚过重,朕恐怕诸将有怨!”

张浚亦站起身,走到我身边,拱手道:“陛下所赏,乃国家栋梁,能效死命之人;陛下所罚,不过庸碌之辈,何惧其怨?”

听到这句话,我笑了。

三日后,另外十处未出兵救援的郡县,守臣全部处斩,接替他们的,则是这次战役中,杀敌立功的人。

张浚擢为殿中侍御史,专门弹劾官员。

而朝堂上的反对此事的大臣,被我用张浚的话驳的哑口无言。

十天后,范致虚,王襄等带的十万大军抵达洛阳,与刘光世回合,十万大军压境,占据洛阳的匪寇不战而降,西京洛阳在丢了三个多月之后,终于重新回来了。

只是京师的米价还是在涨,已经涨的有些离谱了。

驻守在城外的军队,虽然已经严令禁止不准扰民,可却屡禁不止。就连将违反军纪的士兵斩了数十名之后,还是有人偷偷违反。

范致虚的十万大军,若是到了汴京,更加没有粮食供应,只得下诏,让其暂住洛阳,并命其为西京留守,经营洛阳。

下午时分,我有些疲倦的揉了揉眉头,看了看一旁还是堆成山的折子,有些烦闷。

随意走出殿外,风并不如我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冷了,想了想,对一旁当值的高公公说道:“老高,去准备准备,朕想上外城去看看!”

带着两名侍卫,沿着御街往南走。

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走的就是这条路。

那个时候这里空无一人,街上风雪漫天,现在两旁人流如织,瓦子酒肆热闹非凡。

御街上的红黑叉子嵌在地上,看的分明,马蹄打在青石板地上的声音,清脆悦耳,一径来外外城城墙,意料之中的,看到了他的影子。

夕阳西下,他站在城楼上,银色的盔甲折射出点点橘红色的光来。

我在城楼下勒马,然后下来。

他已经下了城楼,朝我疾步走来,见到我,行了礼,问道:“陛下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我看着他的面庞,早已恢复了往日的飞扬,一双眼睛,更加沉稳深邃,亦对他笑了笑。照例让两个侍卫帮我看着马,自己随着他一同上了城楼,一面走,一面说道:“朕在宫中觉得气闷,便出来走走,顺便过来看看你在做些什么,身上的伤可好些了?”

他跟在我身旁,偶尔有城墙上巡逻的卫兵路过,朝我行礼,我含笑点头,示意他们不必多礼。

只听岳飞说道:“承蒙陛下费心,臣的伤已无大碍了!”

上一篇: 穿越之英雄谱 下一篇: 清穿之咸鱼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