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贵妃(339)
皇上坐在高处,眯着眼睛看下头的众生,或许只有天真的稚子眼中才不去追逐那些功名利禄,才能注意到身下朝夕相伴的人,又或者是有空去关照一匹马儿。
皇上莫名的有些触动,隐隐的还有些羡慕,他挥了挥手,指着甯楚格对左右道,“去,把那个老四家的小姑娘带过来”。
四爷提着羚羊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自家闺女毫不客气的坐在万岁爷的下首,甚至还举起杯子与那至尊之人遥遥相碰。
一时间,四爷的魂几乎都飞了,心中百转千回,但还是抵不过舔犊之情,即便有‘贵不可言’之命格,他也不愿让甯楚格留在这贫瘠的草原。
他撩起袍角,快步走到御前,刚行完礼便听见不远处爆出一阵阵喝彩声。
“太子果真勇武无双,竟射中一头恶狼”。
“太子颇有先祖之风,实乃我大清之福也”。
“太子文武双全,幸也幸也”。
四爷咽下喉间的话,此刻皇上应该是没空听他说话了。
果然,片刻后,众多王孙贵族簇拥着太子来在御前,太子也一改往日文弱苍白的形象,一身戎装,气宇轩昂。
四爷默默往旁边挪了挪,这样的太子多久没见过了?
十年,二十年,还是更早的时候?
还记得当初在上书房的时候,太子的骑射功夫在众兄弟中就是数一数二的,但这些年说话做事,总是一番文人做派。
虽然这样更符合江南文人士子对太子的想象和要求,但宗室这边还是颇多怨言————总觉得太子为了讨好汉人,丢了满族祖先的气派。
皇上也跟着众人一起笑起来,满脸的骄傲欣慰,口中还在不停地赞道,“不愧是朕的儿子,朕也算是后继有人”。
太子则是一脸的孺慕,“都是汗阿玛教的好,儿臣才能有今日成就”。
一片父慈子孝,四爷抬头看了一眼甯楚格,只见她正拿着本挂在腰间的小弯刀,片着桌上的羊腿,还用一片紫苏叶子包起来吃。
这是宁宁教的吃法,说是荤素搭配,荣华富贵。
虽然他不懂这句话的来历,但如今看着甯楚格的模样,应当并未受到外界影响。
四爷松了口气,真是好孩子,即便受了冷落,也这般荣宠不惊。
他有些庆幸,幸好在这一点上甯楚格没有随他,而是像极了宁宁。
‘荣宠不惊’的甯楚格被万岁爷亲自带走了。
四爷说小孩子不懂规矩,怕冲撞了万岁爷,皇上就说小孩子活泼好些是好事。
四爷又说小孩子会哭闹,怕扰了万岁爷的清净,皇上就说,小孩子能添些热闹,他那里正觉得冷清。
四爷还说小孩子夜里离不了熟悉的人和床,怕是第二日没有精神陪万岁爷。皇上立刻叫人把甯楚格的奴才们全都带过来,顺便把整个屋子原样搬进帐篷里。
反正,抗争不得的四爷只能任由甯楚格跟着万岁爷进了御帐,还在御帐旁边拥有了一个很大的帐篷。
甚至比他刚特意求来的帐篷还要大上许多。
唉,真是老子不如孩子。
即便如此,四爷还是进了远处稍小些的帐篷,他还是放不下心来。
皇上就指着他笑,“你还是跟小时候一个性子,什么都丢不开手,你这样,非得操心死不可”。
四爷叹了一口气,性子这种东西当真是天生的。
他小时候就养过一条狗,名字也叫百福,当时的还是小四的他几乎抢了抱狗太监的所有活计,无论是洗澡、梳毛,还是做衣裳,样样都亲自给它安排得好好的,一直养到百福老死,都不曾假于旁人之手。
虽然兄弟们都笑话他对狗比对人亲,但他就是这样一个性子,这辈子怕是都改不了了。
就像如今,兰院里,又养着一只百福。
当然,还有一个人。
舍不得,丢不开,放不下。
第187章
甯楚格一跃成为木兰围场上最炙手可热之人, 每日都陪伴在圣驾之侧,聆听皇上教诲。
四爷面上看不出什么,身上的衣衫却一日大过一日, 腰身比刚来热河之时足足瘦了三寸。
甯楚格倒是适应的挺好的, 在她看来,眼下的生活与往日并无太多不同, 既规律又有趣味儿。
晨起跟着皇玛法打一套八段锦, 再带着张凤仪一起去跑马,回来洗漱后用早膳。
早膳后, 她在御帐中读书,皇玛法就在一旁看折子, 不过,有的时候皇玛法会考验她的识字能力。
比如说,叫她替他读那些奇奇怪怪的折子。
好奇怪,上头的字她都认识, 为何连在一起却不知道有何含义。
唔, 大人真是奇怪。
当然, 甯楚格不仅是大清的巴图鲁,读书这种小事对她而言也是信手拈来,绝不存在半点难度。
而且每当她读完一沓折子, 皇玛法就会摸着她的小脑袋, 毫不吝啬的赞美几句。
满帐篷的人也会跟着笑起来, 那个胖胖的梁爷爷还会给她端来很好吃很好吃的点心, 比额娘院子里的点心还要美味。
“皇玛法,您这里的大师傅真的好厉害”, 甯楚格吃得双颊鼓起,像个小松鼠一般, “这点心做的甜而不腻,里头好像不是牛乳,吃起来膻味稍重,奶味偏淡,唔,倒是像羊奶”。
梁九功笑出满脸的菊花褶子,“我的小祖宗,您的舌头可真是这个”,他一面说着一面举起大拇指,“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这道贵妃红里头添加的正是羊奶,最适合像您这样的小主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