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求的清穿(711)
“名臣肯定是能干的,但能干的人不等于就一定会是名臣。”敦庆帝闭着眼,准备打鼾。
“唉,世间女子多辛苦啊,”皇后感叹道,“你说李家娘子见着休书会不会心如死灰啊?雅朗如今只是情况不好,李真不会傻乎乎的在这个时候写休书吧?要写怎么也得等雅朗真…”
唐烨去八爷府求告的结果,经过弘丰从蜜儿处的打探,毫无意外的传到了宫里,皇后一见着敦庆帝就问了,为什么八哥要这么干啊?敦庆帝明显不想解释,瘪嘴吐了三个字,“有病呗”…
皇后见敦庆帝情绪不高,便没再多问,此时又忍不住再度提了起来。
对于此事。敦庆帝明显兴趣缺缺。因此,压根没派人盯着,是故,尚且不知道李真压根就没写休书。
“你前两天不是在折腾说你老了嘛,你少操点空心,皱纹才会少。”敦庆帝依旧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皇后再度轻轻叹了声气。听到敦庆帝一长一短的打起了鼾,便推了推敦庆帝,“爷,你说女子抛头露面若为常态。李家娘子的境况会不会好些?”
敦庆帝迷迷糊糊道,“嗯。”
“女的要也能考状元,也能出将入相…”皇后轻声感慨着。
敦庆帝下意识道,“女的哪有那本事…”
皇后道,“要论文,不有个李清照嘛,要论武。还有杨门女将呢,武则天还当了皇帝呢,远的不说,就说咱大清,孝庄太后不也是女中豪杰…”
本以睡意渐浓的敦庆帝猛的睁开了眼,“其木格,你胡说什么呢?这话可不能乱说!”
皇后怔了一下,用手掐了一下敦庆帝,“你一惊一乍干嘛。吓死我了!”
“爷没被你吓死才是万幸呢!”敦庆帝气呼呼道,“你扯武则天干嘛?!不知道是皇家大忌啊!还有,杨门女将杀的金人可是咱的老祖宗,有什么好推崇的!”
“如今不是满汉一家了嘛,”皇后鄙视道,“那么小心眼干嘛。”
“你和儿媳妇们唠嗑时,可别东说瞎说的,这些话要传了出去,朝堂上又是一场风波!”敦庆帝嘱咐道。
“知道了。沙俄不都有女皇嘛。怎么到咱们这,提一下都象是多罪大恶极似的!”皇后不满道。“行了,我不提武则天,我就说孝庄太后老祖宗…”
“其木格,后宫不得干政,是老祖宗在关外就立下的规矩,可孝庄太后去后,皇阿玛特意叫人将这规矩刻在石头上,立在了后宫,说明什么?”敦庆帝低声道。
皇后吐了吐舌头,“对了,孝庄太后到底下嫁没有啊?胤誐,我嫁给你这么多年了,你好歹就给我揭开这谜底吧…”
“爷哪知道,”敦庆帝翻了个身,“睡了。”
皇后睡不着,又推了推敦庆帝,“爷,你说为什么洋人女子就可以当女皇呢?为什么他们就觉得天经地义呢?”
“蛮子呗。”敦庆帝叽歪道。
“可咱大清官员如今也有不少蛮子啊,钦天监、翰林院、工部这三个地方都有洋人啊,为什么咱大清可以发俸禄给蛮子,却不能发俸禄给大清女子呢?咱大清女子总比蛮子高级些吧?”皇后道。
“你有完没完?”敦庆帝不耐烦了。
“爷,李家娘子这事吧真让我特有感触,”皇后道,“女的再能干,好像在大清过得都挺难的。”
“谁不难啊?”敦庆帝郁闷道,“你以为当官就容易啊?”
“都不容易,可女子若能自立门户,总比现在事事都要靠男人好。”皇后就事论事道。
“爷是少你吃了还是短你穿了?”敦庆帝不乐意了。
“爷,世间女子有几人如我这么好运啊…”皇后笑道,“旁的不看,就看我的那帮妯娌吧,有几人是称心如意的?”
敦庆帝心里受用了些,“你别想这些有的没的…”
“民间对寡妇再嫁讨论的如火如荼,如今虽然还是有老学究硬扛着,可再过个十年,我敢断定,大家不会再去推崇守寡,”皇后继续笑道,“后世一定会夸赞爷的。”
敦庆帝哼了声,“爷不稀罕,爷是被逼的,哼!”
“呵呵,”皇后乐道,“后人肯定不会知道得那么清楚的。”
敦庆帝也失笑道,“也是…”
“爷,女学如今也开了,难道大家学了一肚子的学问后,还是窝在家里相夫教子?”皇后问道。
“那还想干嘛?”敦庆帝道,“少教出些败家子来,那难道不是功劳?”
“可有几个人如爷这般想啊。”皇后幽幽问道。
敦庆帝想了一下,坐了起来,“其木格,是不是谁给你嚼舌根了?”
皇后忙澄清,“没有,爷,你快睡下来,别着了凉,哎呀,你快睡下来嘛…”
敦庆帝缩进被窝后,还是狐疑道,“那你今儿怎么扯这些奇奇怪怪的?”
“我真的是为李娘子感慨,”皇后道,“这一感慨就想得多,爷,你不是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说的。”敦庆帝纠正道。
“对,对,是李世民说的,可你派人去收集洋人史书,不也用到这话了嘛…”皇后道。
别看敦庆帝骨子里流着游牧民族的血,又和洋人打了不少交道,可还是没想明白,洋人为什么就那么喜欢离开故土到处跑呢?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便叫理藩院负责将洋人的历史给弄清楚。
于是,理藩院便给户部报了一惊人的预算数字,户部尚书不批,在朝堂上争执了很久,被敦庆帝给强压了下去,才怏怏拨款。
皇后当时听说后,很是支持敦庆帝,“对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还被敦庆帝纠正了,“是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