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福包在年代文里被宠翻了(707)+番外

作者: 深巷喵喵 阅读记录

不等爸爸继续念叨下去,觉得脑壳疼的苏小四赶忙说:“我去帮妈妈烧火!”

说完,趁他爸没反应过来,他赶忙跑回屋子里,进厨房装水烧火。

“这孩子,哎……”苏建民无奈道,“说了也没用。”

“小四不爱读书,你说这些只会让他心烦不开心,”白露边把剩下的鸡蛋都捡进篓子里,边说,“算了,顺其自然吧。”

期间,江云把鸡蛋的数量数了两遍。

“有二十一个鸡蛋,十三个绿色的,八个黄色的。”

苏建民皱眉道:“绿色比黄色多这么多啊?哎,这绿壳鸡蛋估计供销社不要啊。”

“为什么供销社不收呀?”苏小武仰头问,“刚才锦宝不是说了吗?这绿壳鸡蛋不仅可以吃,而且营养价值更高,比黄壳鸡蛋更好呢,供销社没道理不收啊。”

“我们相信锦宝的话,可别人不一定信嘛……”

说完,见小武撇了撇嘴,苏建民安慰道:“好啦,我们也别瞎猜了,要想知道供销社收不收鸡蛋,等明天我去镇上问问就清楚了。”

一旁锦宝说:“爸爸,过两天等鸡蛋数量更多了再去镇上吧,就算供销社不收绿壳鸡蛋,黄色的鸡蛋也能换点东西回来呀,免得白跑一趟。”

“也是,那就过两天再去。”

仅仅三天时间,苏家就囤了八十二个蛋。

其中绿色鸡蛋占了一半多,有四十三,黄壳鸡蛋三十九个。

每天鸡在各个地方下蛋,有些下在柴房,有些下在鸡圈,有些下在鸭舍。

苏小武在肉包睡觉的狗窝里找到两个鸡蛋,幸好发现得及时,要不然差点让肉包压扁了。

自从鸡开始下蛋后,苏家人几乎每天都处于惊喜之中,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呀!那里有个鸡蛋……这里也有一个……”

黄玉竹以前觉得鸡蛋是特别奢侈的东西,如今天天捡鸡蛋,突然有种错觉,感觉这鸡蛋好像到处都是,无处不在,比院子里种的小葱还要多。

夜里睡觉的时候,她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句,“家里虽然养了24只鸡,但是母鸡只有13只啊,怎么每天能生出这么多个鸡蛋呢?”

她这话恰好让她儿子听见了。

“因为妈妈养得好啊。”江云笑着说。

黄玉竹摇了摇头,“我只是按最寻常的方法养鸡的啊。”

江云在县城里长大,对养鸡的事情不太懂,疑问道:“一般鸡每天下几个蛋呀?”

“有些鸡好几天才下一个蛋,有些鸡隔一天下一个,这两种下蛋的方式是最多见的,偶尔一些高产的鸡,一天能下两个蛋,不过也不是天天这样下蛋,它们会休息一段时间,一个月大概能保持有二十天在下蛋就很不错了。”黄玉竹耐心地解释道。

江云一听,也觉得吃惊了,“呀!这么说来,包括我们第一天吃掉的那些鸡蛋,鸡圈里十三只母鸡一共下了九十个蛋,等于说……”

话说一半,他拿出纸笔粗略地算了一下,“等于说每只鸡每天至少下了两个蛋,有些鸡甚至下了三个鸡蛋啊。”

母子俩看着纸上的数字,都很惊讶。

“妈妈,这么会下蛋的鸡你以前没见过?”江云问。

黄玉竹摇了摇头,“我从来没见过一天下三个蛋的鸡,还连续下了三天……这和我养鸡的方式已经没关系了,只能说这些鸡的品种可能不一样,是特别能下蛋的高产鸡。”

“这些鸡是我和锦宝在集市上买的,感觉很普通的啊……”

江云边回忆边说:“卖鸡的老大爷也没说这些鸡的品种有什么特别的,我记得刚买下来的时候,它们还半死不活的,我还担心养不活呢。”

他们这么聊了一阵,江云笑道:“不管原因是什么,总之能买到高产鸡是件大好事儿,如果供销社愿意收绿壳鸡蛋的话,那单卖鸡蛋就能有一笔不少的收入了。”

“是啊,供销社收一个鸡蛋是三分钱,就算每只鸡每天下两个蛋,每个月有……”

黄玉竹还在比划手指,江云已经算出来了,道:“每个月下蛋天数按20天算,有15块6毛钱呢,如果按30天算,那收入是……23块4毛钱,哇!比去生产队干活多多啦。”

“太好了!”黄玉竹眼底溢满了笑容,由衷地开心道。

她是真希望苏家人能多赚钱。

第612章 广州第一鸡

次日,苏建民准备带上鸡蛋去供销社。

他没有把绿壳鸡蛋都带上,只带了39个黄壳蛋和一个绿壳蛋。

“爸爸,我和你去吧!”锦宝手里揣着一个小袋子,跟在她爸爸的后头。

正准备把小白从骡棚里牵出来的苏建民连连点头,“好啊,我正愁小白不听话呢。”

原本还很抗拒被苏建民拽出骡棚的小白一眼看见锦宝,开心地扬了扬蹄子,兴高采烈地跟了出来,变得无比听话和顺从,和之前死赖着不肯走的骡子判若两骡。

苏建民语气带着几分玩笑地说:“啧!这头骡子真是喂不熟,我天天上山给它割最新鲜的草,让它吃得饱饱的,它还天天拿鼻孔对着我……”

“嘶啊啊啊啊啊……”小白叫了几声。

锦宝大致听懂了它的话,捂嘴笑道:“爸爸,它说你太重了,而且每次还载那么重的东西,天天载你来来回回很累的。”

苏建民诧异道:“小白它是这么说的?”

“大概是这个意思吧。”锦宝踮起脚尖摸了摸小白的头。

“之前我去镇上老是买好几百斤的猪饲料,让它拉回来,它确实挺辛苦的。”

苏建民这么说着,也摸了两下小白的头,语气像是在安慰它,说:“今天不用运饲料,我就去换点鸡蛋,买点儿米面,还有其他过节要用的东西,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