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不想种田(172)

作者: 闲土豆 阅读记录

戈弘让常伯庸起来,看了看被他捂住嘴巴的小姑娘,都快翻白眼了,“你是她爹吗?这小姑娘都翻白眼了,怎这般粗鲁?”

常伯庸连忙放手,小姑娘咳了几声,然后小声抽泣着,看着可怜巴巴的。

王建国正在沿街检查房屋,夏季雨大,这些房屋大都是临时搭建,怕出现坍塌事故。

眼见着戈弘几人和一对父女在说些什么?王建国不放心走过去看。

戈弘几人见到王建国,行礼,喊了声“大人。”

王建国看还跪趴在地上的父女,小姑娘哭得连连抽噎,“大叔,先起来吧。戈弘,怎么回事?”见常伯庸还不起,王建国只好扶他起来,还安抚了抽噎着的小女孩。

“大人,这位大叔一见我们就说啥军爷恕罪,还跪在路边,我还以为他遇上难事了,这才停下听听,结果只是因小女儿在路中停留挡住我等去路告罪。”戈弘如实汇报。

王建国听完,笑着说:“原来是个乌龙啊。大叔不必过于惊恐,这路这么宽,他们这才几人啊?哪里能挡住?小囡也别哭了,来,吃颗糖。“王建国不知从哪里变出颗糖果,彩色的糖纸在阳光下更显纷呈,小女孩被吸引了,怯生生看了眼父亲。

常伯庸此时要羞愧死了,看着和善的官爷,无辜的军爷们,倒是他生了双孬眼。

“接着呀。”

看着小女儿渴望的眼神,常伯庸接过糖果,连忙道谢:“谢谢大人,谢谢各位军爷,兰兰,谢谢大人。”小女孩怯怯道谢。

“咱们境州风气平和,官民向来是一家,若有什么难处?可随时向官府求助。”王建国笑着道。

常伯庸讪讪一笑,这他可不敢啊?自古以来民怕官是根深蒂固的。

王建国笑笑也不多嘴,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大多百姓都情愿一辈子不与官府牵扯上关系。

来到白水县也快半月了,此处难民也安置得差不多,他也该启程前往其他地方。

*

前方战事过于顺利,许多战士心思也开始浮躁起来,加上罗州天气炎热,很多战士不适应当地气候,大军迟迟不能接战,军中士气多少有些萎靡。

“军师,罗州越发炎热,军中士气大不如前,不若让那罗州小子带路?”安将军感觉气温越发高了,好多战士忍受不住高温,行军赶路都中暑倒地了,战士的精神状态也不好。

云知摇晃着扇子,前日捉到的罗州本地山匪,他是不大敢信的。罗州人向来奸猾,对外地人相当排外,只说本地民族语言,来此地的外地人,不是被骗得乞讨回家,就是丢了小命。

他深受其害啊!

咦?他一合扇子,“将军,大军离开都城时,王大人是不是给你推荐了一位女子?说是此人熟悉罗州地势,不过我怎么也想不起长何模样了?”

安将军皱了皱眉头,仔细回想,“好像是,不过不记得长什么样了。”那女子当时就站在王大人旁边,若不是他说起,他都没有注意到有人在旁。

“好像叫长宁,李副官,快,去军中找找。

李副官找了好久,才找到人。

长宁看着眼前奇怪的人类,不是找她吗?他都从她前面过了七回了,她都应了,咋还不带她去见将军?

费了大劲找到人,李副官一转眼发现人又丢了。

“长宁?你又跑哪去了?”

长宁歪着头,不解,“你左边。”李副官抹抹汗,被吓一跳,“原来在左边啊!”存在感太低了吧。

“李副官,人呢?”安将军和云知疑惑,不是找到人了?

“在左边呢。”

长宁想起主人教导的,见人行礼,出声道:“见过将军。”

安将军和云知这才注意到李副官左边的长宁,多看了几眼,还是记不住长什么样。

“听王植大人说,你熟悉舆图,对罗州很熟悉?”

“是。”

“大军在此处困了几天了,接下来就由你带路,前往罗平县。”安将军安排道。

“是。”

为了防止找不到人,安将军想了想,“长宁,你就留在主帐旁吧。待日头下去些,就向罗平进发。”

云知一直盯着长宁的脸看,倒是个长相精致的黑姑娘,长相也不俗啊,怎么就记不住脸呢?

有了带路人,大军就没再走过错路,不过两日就顺利到了罗平附近,待吃过午饭整顿过后,安将军直接下令,向罗平发起进攻。

罗平县令看着县城外黑压压一片的境州大军,手脚都抖,“不是让人引到罗安县去吗?”

师爷也发抖,“恐…恐怕境州人没中计?大人,这可咋办啊?”几十万大军啊,府城的大人们才派了三万兵力,还吃了县里大半孝敬,个个干瘦萎靡,跟精壮的境州大军完全不能比啊!

现在县城都被围了,想跑也跑不了。

“要不,要不,咱投降吧?”师爷颤抖着嘴皮子。

县令狠了狠心,“不行,我们可是忠于陛下的,境州不过是乱臣贼子,我……”投降了也没好下场啊!这罗平县的百姓被他欺压成这样,就算投降了,他也得死啊!

“大人,境州大军进城了!”衙吏进来报告。

“什么?!”县令顿时定住了,这么快!

“那些贱民开了城门。”衙吏恨恨说道。

境州大军作战迅速,进了城后,立刻除掉反抗者,直奔县衙,罗平县令还未躲藏,就被安将军一剑抹了脖子。

安将军挑起那县令的衣服,擦了擦剑上的血,坐在上首,把罗平县令的尸体踢过去,“你是罗平县的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