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清穿]太子的作精胞弟(129)+番外

作者: 衾寒月暖 阅读记录

这方面太子前世是吃过大亏的,他的奶公凌普原本看着也是十分忠厚老实之人,谁知竟瞒着他收受巨额贿赂,贪赃枉法,欺上瞒下,还把罪名都栽赃到他的头上,说是一切都受他指使。

事情的真相如何已没有人在意,彼时,他已经被废,唯一替他说话的老十三,被皇阿玛厌弃,还关了起来,最后安在他头上的罪行多到数不清。

可那些真的是他做的吗?皇阿玛他真的看不清吗?

都不是。

罢了,这些都先暂且不提。

太子今日提及税务改制,也是为了大清的百姓着想,少一些贪腐,国库里就能多一些积攒,发生天灾时,可以用于赈灾济民,少些死伤,边境战乱时,可以充作军饷,多些胜算,也让大清的百姓不必受战乱之苦。

“是该修订了。”康熙很认同太子的观点。

“既然修订制度的想法是保成你提出来的,到时候大臣们商议此事,你便过来坐在旁边一起听一听。”

太子正愁不知该如何提点大臣,从哪些合适的角度着手,这正是瞌睡碰巧有人递枕头。

“儿臣定虚心学习。”

制度改革非一两日的功夫就能商定下来的,从六月一直讨论到九月,初稿也就才刚刚成型,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慢慢调整,急不得。

康熙倒是觉得已经大差不差了,在这件事情上,太子表现极好,提出了不少针对性的观点,启发了户部官员更深入的思考,他十分放心。

于是又把朝廷扔给太子,自己南下逍遥去了。

当着太子的面时,美其名曰:“朕此次南巡,是为体察民情,详知吏治。”

太子心里再了解不过他的这位皇阿玛了,只能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得了,宜昌阿贪污的那八十九万两白银,这一趟下去,怕是剩不下了。

这是这一世,他是坚决不许官员管朝廷借银子了,若想撑场面接待圣驾,那就自己想办法去筹银子吧。

倒也不是说康熙就一味地顾着自己畅快和享乐,紧要的折子到了,他立马就批,不拘什么时辰,即便是深更半夜,也会从榻上起来点灯批复,尽快地发送出去。

有时候批完折子,也睡不着了,便起来看舆图,今晚到的这个地方是一个县城,叫桃源县,确实是世外桃源一般,风景秀美。

白日里他已经见到了黄河,只是还来不及去岸边细看。

“黄河年年修,年年决堤,不过自从朕的这位河道总督上任之后,情况倒是好上许多了,明日一早让靳辅陪同朕,一起去巡视黄河。”

“嗻,奴才这就让人去请靳大人。”

御驾南下,江南的官员都得到消息了,但皇上行踪隐匿,到底行至何处了,谁也不知。

天刚破晓,靳辅就听见管家来禀报说:“老爷,您醒了吗?”

“什么事?”

“门口有位通身气派的,说是要见您,老奴瞧他面白无须,嗓音尖细,像是——宫里出来的。”

靳辅进宫面圣过,自然知道太监的特征,传旨升他为河道总督的那位公公,他的管家也跟人家当面打过交道,主仆俩立即猜到了什么。

他撩开床帏,拿起床下脚踏上放着的靴子,就开始着急地往脚上套。

“快!把人请进来,不可怠慢,本官稍微收拾一下就去见他。”

搞不好今日过来敲门的,就是御前伺候的内侍,这种人可得罪不得,否则人家到皇上面前告他一状,说上一句他不敬之类的话,那这仕途说不定可就断了。

“诶!您放心,老奴知道轻重,已经请了进来,叫人上了茶,好生招待着了。”

管家从旁边的衣架上把衣裳拿下来,送到自家老爷面前,帮着他穿上身。

他刚一见到那位公公,本想寒暄几句,打听点消息,没想到那位公公急得很,直接拽着他就往外跑。

“总督大人,皇上指名要您过去陪着一起巡视黄河,一早就得出发,可耽误不得,您还是赶紧跟咱家走吧。”

君臣会面之后,康熙没有多耽误,直接带着他就出发了。

在马车上坐着赶路的时候,还对他说:“朕在宫中,也一直留心河务,历年呈上来的河图,朕也都详细阅览过,还时不时召集懂得河工的大臣,探讨你所写的防御洪水的书。”

靳辅极为动容道:“皇上日理万机,还如此关心黄河河道,得此圣贤君主,实乃我大清百姓之福。”

虽然是恭维之词,但康熙听着,也确实高兴,不过有一说一,他今日的主要目的,可不是来听这些好听的话的。

“但朕毕竟从未亲眼见过黄河如何凶险,也不了解实际的状况。今日叫你来,咱们君臣二人一起勘探一下周围的地势,你先说说,哪些河段较为凶险,咱们今日专去这些地方转转。”

“臣遵旨!如肖家渡等七处地区,实甚为危险,皇上确定要去吗?臣恐怕今日来不及召集官兵护卫圣驾。”

他走的匆忙,今日都不曾去衙门上值,现下已经走了有一段距离,若是此时赶回去,崽叫人赶到肖家渡去,怕是天都黑了。

“不妨事,你安心跟着朕去就是了。”康熙虽然隐藏着自己的行踪,但也防备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刺杀,所以身边都是武艺高强的御前侍卫。

君臣俩在路上谈论了许多,直到马车停下,才止住。

“黄老爷,咱们到了。”

“嗯,知道了。”下马车之前,康熙还提醒了自己的河道总督一句:“今日朕是从北方行商的黄老爷,靳兄你可别叫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