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太子的作精胞弟(195)+番外
只是召见其他阿哥更多些。
胤祾这次没有被召见,这在其他人看来,就是被太子牵连,失了圣心。
不过其他阿哥倒是常常来他的马车上陪他,尤其是大阿哥、三阿哥还有四阿哥。
后来,就连八阿哥竟然也出现了。
他还像从前一样笑的天真豁达。
“二哥。”
胤祾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口称:“施主。”
听到这句陌生的称呼,胤禩脸上温文尔雅的笑容差点端不住。
“二哥是在怪我吗?太子是二哥的同胞兄长,我也是二哥的亲弟弟,二哥怎么能厚此薄彼呢。”
胤祾拨弄着手里的珠串,并不说话。
“从小就是这样,二哥那么好的一个人,全部的心思都在太子身上,皇阿玛也是,连太子之位都早早的给了他,我也想拥有太子拥有的一切。”
胤禩一直自说自话,突然觉得有些无趣,最后留下一句:“我不会杀他的,二哥,我会向所有人证明,我并不输给他。”
说罢就转身走了。
胤祾缓缓睁眼,眼神落在虚空的位置上。
这种事情没有对错,都是为了自己,人是自私的,他能理解胤禩。
到了行宫之后,十八阿哥突然病了,十八阿哥的生母是汉妃密嫔,颇受宠爱,爱屋及乌,因此十八阿哥也得到了康熙的特别宠爱,所有人都去探望病了的幼弟。
唯独没有人知会太子。
“康熙”处理完政务,来看小十八,发现独独不见太子踪影。
当时脸色便不太好了。
入夜之后,“康熙”在帐中批阅奏折,忽然瞧见有人影闪过。
“什么人?”
御前侍卫一听,赶紧开始巡视排查,只发现了一片被荆棘刮破的布料残片。
布料呈上之后,梁九功看的分明,那是太子专用的料子!当即眼皮一跳,低下头不敢再看。
“好啊。”
“康熙”攥紧了手里的那一小块布料,眼神仿佛要杀人。
又过了一日,十八阿哥生病的消息,终于在下午传到了太子耳中,他去探望过后,已经是傍晚了,便想去御前请安。
谁知刚刚靠近,就被人押着带了进去。
“好啊,胤礽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
“儿臣没有。”
康熙将袖中的布料扔了过去。
“物证在此,你还敢狡辩!”
“还有十八阿哥患病,众人皆因朕年高,无不为朕忧虑,你是小十八的亲兄长,却毫无友爱之意。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大清的江山祖业如何能好!”
胤裬闯入,当众哭着替哥哥分辨:“皇阿玛眼里就只有十八弟,您要来围猎散心,哥哥路上累病了,您却连问都不问一句。”
他看向兄弟们求助。
众阿哥谁没有承过胤裬的恩惠呢,于是纷纷附和:“是啊,皇阿玛,您对太子太过苛责了。”
很清楚“太子”到没病的“康熙”哑口无言,终究没有明确下旨。
“将胤礽压下去,即刻送回京中。”
众皇子面露异色,纷纷在思量皇阿玛此言何意?是打算废太子了?
康熙并未言明是否废太子,可对太子的处置又格外严重。
一时之间众人抓耳挠腮,恨不得冲到皇上的面前去问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被囚禁的“太子”回去的路上做了一个梦,梦里的胤礽倔强地看着自己。
他说:“皇父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的事,我实无此心。”
如今他自己变成了胤礽,才知道他当时有多无助,有多希望自己这个皇阿玛能相信他,只是梦里的那个自己并没有。
太子出了事,康熙的兴致大减,很快就回宫了。
回宫就意味着要正式下旨处置太子,所有人都热切地盯着御前的动静。
终于,康熙召见了李光地、马奇、张玉书等人。
“尔等属意谁做太子?”
众臣心头一跳,谁也未曾预料到,皇上竟会直接发问。
马奇是宗亲,他先说:“众臣欲推举八阿哥。”
殿内三人连呼吸都放轻了,康熙听后没有任何表示。
“你先退下。”
马奇离去之后,暗中命人送了一张纸条给阿灵阿。
果不其然,抵达畅春园后,很快康熙就下令众臣上折子,举荐新的太子。
“康熙”随手打开一本,写的是八阿哥,他合上奏折,没有再看下去。
同样的,这些奏折被抄录了一份,送到了东宫。
那一晚,太子和康熙父子俩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更细致,看得也更清楚,胤禩一党的一举一动都在眼前。
第二日一早,康熙坐在龙椅上,面对文武百官,明珠和李光地分别参奏八阿哥一党,桩桩件件皆有证据。
“诸皇子中有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宥。胤禩令术士张明德魇镇太子,又纠结党羽,多番陷害太子,其心可诛,且其生母出身卑贱,不堪立为太子,着废去贝勒爵位。”
说到这里,康熙到底还是犹豫了,“圈禁府中,不得出。”
第99章
此事一毕,康熙整个人苍老了十岁不止,他避开众人,独自去了畅春园里居住,谁也不见。
国政大半交给了太子处理,意思也十分明确,太子储君的地位再稳固不过,直到太后圣寿节临近,康熙才终于回宫露面。
诸位皇子都到齐了,除了被关在自己府上的八阿哥胤禩,只是这种时候,谁也不会主动提及他,哪怕是素来与他交好的九阿哥和十阿哥。
人人都说着吉祥话哄太后高兴,顺便小心翼翼问候康熙,康熙看着兴致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