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157)+番外

作者: 半个水瓶 阅读记录

他琢磨了一下,“叫胤祈过来,你在外边问问伺候的奴才如何说。”

他想的正好,他在屋子里问问小十五,门外叫梁九功对照着,总能得出真相。

梁九功去的时候,胤祈正在练字,吓的梁九功表情都绷不住了。

老天爷啊!他自己过来叫十五阿哥的次数一个月少说也有一二次,别的五六七八次都是其他小太监过来叫的。

他能看十五阿哥睡午觉,吃饭,练拳,射箭,骑马,少数能看到念书那也是有师傅李蟠在侧。

谁能想到竟然能看到十五阿哥自己主动练字的一天,老天爷啊!

梁九功进门急忙的一躬身,随即就凑到身边去摸胤祈额头,“哎呦,温乎着呢,不应该啊。”

胤祈脸上还蹭了一道墨渍,他一脸无辜的看过来,顶着梁九功的手,好奇的问道:“梁公公,你做什么呀?”

梁九功讪讪的收回手,拢在袖子里,仔细打量胤祈,他分神道:“皇上叫十五爷过去说说话。”

胤祈一听就放下毛笔,又叫人打了水,洗干净了脸,便他要出去。

他正是被夸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阶段,满心以为自己是个文学天才,回来就热血上头开始练字。

他字体虽然不够有韵,但是笔迹十分顺滑舒缓,盖因臂力足够,所以字体还算看得过去,更何况一个九岁的孩子,还能要求什么呢?

练了好一会儿已经有些不耐烦,即使梁九功不来,他恐怕也会放下笔。

正好皇阿玛叫他便高兴的出门了。

梁九功左右看看又问道:“十五爷今日出去是谁跟着的啊?”

胤祈瞧他一眼,知道是皇阿玛恐怕又是想知道他今天做了什么反正他已经习惯如此,便一口大答道:“叫了卢保,宋回,还有祖侍卫。”

梁九功还想着叫卢保过去问问今日发生了什么,但是却不见卢保的身影。

胤祈明白过来,便解释道:“今日去文会,我是吃了东西的,卢保跟着伺候不过用糕点填了肚子,回来饿的很,还在吃饭呢。”

他一招手,叫了人去把卢保叫过来。

一行人便去了康熙的院子。

一见到皇阿玛,胤祈就蹦跶上前,他高高兴兴的分享自己今日的见解。

比起其他需要康熙自己问出来事情的皇子,胤祈简直主动的可怕。

康熙习惯关注小儿子发生的一切事情,胤祈也习惯一直给皇阿玛叨叨发生了什么。

也辩不明谁影响谁,反正父子俩都很黏糊。

胤祈小嘴叭叭的开始炫耀,门外卢保同步给大前辈梁总管汇报。

“师傅带我去参加文会,见见那些大儒。”

“十五爷想出去缠着李大人要一起去参加文会。”

“我跟宋大人相谈甚欢。”

“宋大人一见面就特别喜欢十五爷。”

“我一首诗折服了好多大儒,师傅让我拜师,我就拜了,大家都夸我呢。”

“十五爷一首诗震惊所有人,然后李大人提议拜师,就成了。”

康熙好惊讶这个事态发展,好奇这首诗究竟是如何的高明,便问道:“那你的诗是什么样的呢?”

胤祈小嘴一张,立刻吟来。

良久....康熙久久的沉默了,他脸上一片空白,心中第一次出现了一点熊孩子家长的愧疚。

但是...胤祈脸上还挂着高兴的笑意,他真的认为那些夸赞是真实的。

并且认为那些师傅叮嘱的在外不要作诗是为了养望。

养望,一种畜养名声的手段。

胤祈靠着皇阿玛,他笑嘻嘻的说着今日好多人夸他。

康熙心中叹气一声。

胤祈天真烂漫,像一朵软绵绵的云彩,又像是黏牙的麦芽糖,软乎乎的粘在人身上。

老父亲怎么能忍心伤他的心呢,只好摸摸他脑袋道:“没想到我儿还有这样的天赋,可见江南人杰地灵,也赋予你一些灵气,朕回头一定置宴请你那些师傅过来。”

胤祈顶着皇阿玛的掌心,他悠哉的转个圈,乐呵呵的大声道:“谢谢皇阿玛,皇阿玛对我最好了!”

隔了几日,就在西园置办宴席,请来的都是胤祈的师傅们,小孩本人则是被康熙一竿子支给老四了。

康熙对着一屋子平均年龄六十以上的大儒们,温声道:“朕已经听说前几日文会之事,实在是为难诸位了,小儿莽撞不懂事,但他是个好孩子。”

“若是叫外人知晓,恐怕又会风言风语,朕不欲叫他小儿一个担如此的名声,只好请诸位翻过这次吧。”

大儒们面面相觑,其实还真没对胤祈本人有何意见,毕竟是天真烂漫的小孩,还特别喜欢和人腻在一处。

加上皇上本人如此通情达理,态度十分温和,他们更是说不出话来。

更何况这几日,他们的气愤早已转移。

越大儒就笑着摸摸胡子,“皇上折煞草民了,不敢如此说,十五爷天性柔软,善良体贴,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弟子,我等能捡到一个如此好的徒弟,实在是幸事一件。”

康熙端着酒杯一愣,这态度友好到难以置信,他立刻挂上笑脸亲切和大儒们寒暄。

他干脆当成了对读书人的拉拢,彼此亲热交谈。

谈吐之间,大儒们也听出来皇上也是饱学之士,文采及格,对于各种杂事也是涉猎颇多。

众人皆是惊叹不已。

直到江大儒开口提及他要参加明年的府试,他要考秀才。

康熙大惊,老爷子你都七十了,还考什么秀才啊?

这个年纪即使赐个进士出身,都不能当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