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家的外室不好当(488)
“你又是如何说服密妃为你做事?”
说到密妃,太子才缄默片刻,他想早日登基是一直以来的期盼,密妃的话让他生出很多危机感,但实际上真正的主因还是他不想再等了,当了三十几年的太子,让他等不及了。
在这个时候,他也不想拖密妃下水了,密妃有没有对阿玛下手,他也不打算告诉阿玛,回道:“密妃她是为了胤禑,为人母,会为自己的孩子做所有不该做的事情,也请阿玛别责罚密妃,密妃妇人之仁,目光短浅,见儿臣与胤禑交好,便想着为胤禑谋个好前程。”
妇人之仁?康熙在心里暗笑,若是妇人之仁,为何她对他没有这种妇人之仁,而是狠心想要杀他,孩子永远比他重要。
“成王败寇,儿臣认输了,要杀要罚,儿臣都无话可说,只是胤禑是真的被儿臣所蒙骗,儿臣许他亲王爵位,许他大好前程与荣华富贵,他年幼,不能明辨是非,儿臣在他年幼时又有意善待他,他敬重儿臣,才会轻易上当受骗,不过儿臣只是让他帮儿臣传信,造访谋逆之事,他并非参与其中,儿臣也没让他知道,所以恳请阿玛饶过他一回。”
“保成,你让朕很失望。”
“儿臣知道,儿臣只是太子当得太久了,生出许多不甘心,儿臣怕自己还没坐上阿玛的位置就先死了,儿臣在江浙遇袭时,差点丧命,儿臣流了不少血,当时儿臣就想着儿臣当了三十几年的太子,却从未体会过当皇上的滋味,那真是太可悲了,阿玛可想过儿臣处在这个位置有多难受?兄弟虎视眈眈,臣子有异心,对儿臣阳奉阴违,这些阿玛可有想过吗?是阿玛一手将他们扶持起来跟儿臣对立的,儿臣有错,阿玛亦有错。”
“你造反谋逆,想要弑父还成了朕的错?”
太子沉默。
康熙已经不想再见他,他不知悔改,振振有词的样子让他心里生出厌烦,他还没死,他就觊觎皇位,他还有理了?
“带他下去吧,囚在咸安宫,不得踏出宫门半步。”
再过几日,康熙亲自撰写祭文,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削去爵位,贬为庶人,遣官去告祭天地与太庙,将废太子胤礽囚禁于咸安宫,不得踏出宫门一步,其内眷亦如此。”
废太子胤礽与其家眷全部挪去咸安宫。
康熙没有处置胤禑,念在他年幼,对造反一事也事先未知,只是让他闭门思过一个月,往后不得跟胤礽有任何接触。
太子被废,诸位阿哥心思各异。
……
王秀花在咸福宫听到太子被废的消息,还是很诧异,竟然提前了,是因为她的关系造成太子被废吗?这里面是不是有她的一份因果,若她没有跟太子说那些话,太子不会造反,不会被废,还是太子注定被废,没有她,也会有别的事情促使太子被废。
皇上醒来之后,没有立即处置她,只让人送她回咸福宫,那日那些人虽然没见到她伤着皇上,但皇上受伤时只有她一人在场,所以她刺杀皇上一事还是传遍后宫。
不过皇上没处置她,她又跟往常一样住在咸福宫,目前而言,跟往常没什么不一样,吃喝膳食照旧,膳房那边的人也没有轻待她。
佟贵妃等人要过来咸福宫问她是不是真有此事,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让她们以后不再来咸福宫,离她远一些,减少一些往来。
她知道皇上一定会处置她,只是不知道那一天何时到来,她在等。
皇上杀了不少人,太子被废,被囚禁,落得跟大阿哥一样的结局。
而她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她不知道,当她知道皇上只让胤禑闭门思过一个月,说明皇上还是放过胤禑了。
胤禄没有参与其中,自然没什么事。
皇上目前也没有动她的家人,也没有动咸福宫的奴才。
他怕是还在气头上,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置她,是将她凌迟处死还是五马分尸,她很难逃脱一个死字。
到这个时候了,她也就没有太多想法了,反正是死是活向来不把握在她手中,先前顾念太多,显然没有做成一件事。
若她狠下心给皇上下剧毒,像毒死太后一样毒死皇上,太子是不是就能成功登基了。
只是没有那么多如果,终究是她不够狠,瞻前顾后,反而误了事。
第140章
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初,距离那一夜过去一个月,紫禁城的空气已经不弥漫着血腥味,人都杀得差不多了,朝堂稳固下来后,皇上才再一次病倒,乾清宫又戒严,只允许太医进入。
又过了半个月,听说皇上的病情才有好转,也开始处理朝务,召见大臣,不少嫔妃也过去探望皇上,只说皇上清瘦不少,但看上去并没有大碍。
王秀花没想到自己这一等就是两个月,也没等到皇上过来见她,咸福宫除了佟贵妃、袁常在跟襄贵人还有胤禑胤禄两个孩子偶尔过来看她,其他人都退避三舍,怕被牵连。
十二月二十六日,距离除夕还有四天,王秀花正坐在房间内安安静静看书时,皇上过来了,进来后直接挥手让其他人都下去,房间内只剩下他们两人。
他是真的清瘦不少,那好像一下子老了,脸上沟壑多了,只有目光如炬。
王秀花双膝跪下给他行礼。
“朕养伤两个月,伤口好不容易养好,朕养伤这段时日,卢太医说朕的体内有有一种叫雄髓藤的药,此药会令人身子渐渐发虚亏空,只需两个月便会身亡,密妃可知道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