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撩夫小娇媳(110)
这就是所谓的大锅饭。
也是工人们主动积极性没有那么高的原因。
因为干多干少都差不多。
贫富差距没有那么大。
姚依依跟这位王大姐在这里一边学习搓麻花,一边说话,还真了解了不少情况。
其实姚依依会做麻花。
当初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她做过很多行业。
还在专门的烘焙店里做过师傅。
跟专门的师傅学过,人家那可是有名的连锁烘焙店。
里面的面包,蛋糕,饼干,各种东西可以说是非常畅销。
她的手艺是从那里出来的,做麻花只是简单的一项。
很快就到了,中午有王静大姐帮她,她去食堂领到了饭票。
食堂是简易食堂。
饭菜的质量真的是可圈可点。
姚依依拿着饭盒,打了二两饭,还有酸辣白菜。
姚依依和王大姐坐在那里吃饭,吃了一口才知道这饭菜真的是难以下咽。
怪不得王大姐自己带饭。
怪不得食堂里零零落落没有几个人。
“小姚,你是新来的,不了解,咱们食堂只有一个大师傅。
大师傅都五十多了,眼瞅着快退休。
咱厂子又没钱,食堂的福利不好,补贴的钱也不够,自然做不出什么好吃的。
成天就是白菜,萝卜,我跟你说没水煮已经不错了。
以后你还是趁早自己带饭,要不然饿都能把你饿瘦了。”
姚依依几乎是咬着牙把这饭菜吃下去,一阵儿一阵儿的犯恶心。
她知道肚子里的小家伙在跟她抗议。
姚依依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以后都自己带饭。
等到了吃完饭。
所有的工人休息都没有十分钟就听到了上班的铃声响起。
所有人回到了车间继续工作。
姚依依拿着上午主任交给她的条子去旁边的物料库领料。
用带轮子的小推车拉了一大桶的料回来,这一桶是50斤。
桶上的盖扣的严严实实,打开之后里面是50斤已经和好的面。
姚依依二话不说开始干活。
好在熟能生巧,从一开始手有点生,到现在已经越来越熟练,赶下班之前50斤麻花面全都搓了出来。
唯一感觉累的就是全程要站在工作台跟前,要一直站一天。
这会儿姚依依的脚都有点麻。
可是相比较来说,这个工作简单的很。
而这个时候,人事局的刘启明也接到了姚依依调动工作的消息。
“第二食品厂?”
刘启明打了一个电话,立刻就明白其中的关键。
倒是没有想到姚依依居然还有这样的后台。
第二食品厂子厂长居然就是姚依依的关系。
主要是第二食品厂的厂长没办法动的原因是这位那是县公安局局长的老战友。
没必要因为一个姚依依大动干戈。
第二食品厂就是那家眼瞅着已经快要经营不下去的小破厂。
这个是全县的人都知道的,每个月的产量连工人发的工资都卖不回来。
这倒省的自己动手,就是便宜了姚依依不用在大马路上丢人现眼。
肖薇已经走了。
姚依依如果失业,想必肖薇会更高兴。
第96章 追责
“这一批麻花为什么退回来了?”
王玉和有点儿头疼。
他这个食品厂的厂长,上任还没有一个月,厂子里的情况非常糟糕。
账面上是负数,工人们还拖欠了一个多月的工资。
而厂子里的销量那更是每况愈下,好不容易手头这些客户居然还发生了退货的事情。
他一个外行人,又不知道制作麻花和江米条到底里面有什么工艺方面的问题,质量会存在哪些问题?
只能问眼前的车间主任。
冯改香有些委屈的说道。
“王厂长,这件事不能怪我们成品车间。麻花的配方一直都是技术科教给我们的。可是这一批的麻花不知道为什么做出来之后口感发硬,却并不脆。
这些麻花拉到了小卖店去卖,越放口感越硬,咬起来像是石头一样,大多人都不乐意了。”
“我们成品科这方面肯定没有什么问题,只能是技术科那面他们的配方可能出了问题。”
她身为成品车间的主任,当然不能背这个锅。
王厂长又一回头看着技术科的科长。
“高月,这批麻花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
技术科科长高月是一个25岁的姑娘。
在第二食品厂她也算得上是技术人才。
第二食品厂的江米条,还有麻花,就是他们技术科出的配方和产品。
每一种东西总不可能到市面上去偷别人的配方。
而高月一直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厂长,我们的配料配方绝对没有问题,肯定是他们成品车间的工人制作的时候里面出现了其他的原因造成的。”
高月也不高兴了,冯改香居然这么说自己,合着他们技术科的问题啊。
麻花和江米条已经做了,有两年都没有出过问题,怎么偏偏现在出问题?
“高科长,你要这么说的话,咱们就得好好掰扯掰扯。这麻花面呢是由你们技术科负责的,技术车间专门制作好了,然后推到我们那边。
我们只是负责搓麻花,搓好了之后有专门的工人下油锅炸出来。”
“你总不会认为我们搓麻花儿的时候还能把麻花儿搓硬吧,还是说我们下油锅炸的时候能把麻花炸硬?”
冯改香据理力争,别以为对方是高月,她就会退让。
她身后可是他们成品车间15个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