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
她一下子警惕起来,“关你什么事?”
然后意识到她还披着对方的衣服,这么说话有点不客气,便又找补道:“我是说,不劳您费心。方便的话,您给我个地址,我回头把衣服给您送过去。”
嘴上一口一个您,眼睛里却写满不忿。
时序瞧瞧她,似笑非笑,转身走了。
诶嘿?
祝今夏:“你还没说呢,上哪找你还衣服啊?”
青山苍翠,日头正盛,那人也不回头,扬长而去。
“喂——”
“你至少说下名字啊!”
“还是说这衣服你不要了?”
祝今夏拎着箱子往前艰难地追赶,没追两步就放弃了。
她腿也不短,但架不住负重前行,他还健步如飞。
她只得大喊:“不是,大哥,你好歹吱个声,这衣服你是要还是不要,要的话我上哪找你还啊?”
那人头也不回,懒洋洋摆了摆手。
“放心,回头就知道了。”
“……”
祝今夏眼睁睁看他消失在山路尽头。
什么叫回头就知道了?
那股陌生的味道还萦绕鼻端,她怎么看这衣服都不顺眼……干脆把箱子一放,脱了夹克,往地上一扔,继续前行。
没走两步,兜头一阵风,吹得她浑身一激灵。
……算了,识时务者为俊杰。
祝今夏骂骂咧咧回过头,又把衣服捡回来,灰头土脸穿上了。
第五章
从渡口出来,没走几步,祝今夏一屁股坐在路边的大树下。
走不动了。
日头太晒。
箱子太重。
高反喘得慌。
手机还是黑屏,甩了又甩,依然无法开机。她只得坐在树下,等待于小珊的到来。
赶至渡口前,最后一通电话里,于小珊说会来接她。
从渡口出来就这一条公路,不可能错过。
她还问了于小珊怎么来,于小珊回答说:“放心,我有车。”
几分钟后,一辆摩托车经过,扬起一阵尘烟。
骑车的是个年轻姑娘,风风火火骑到几十米开外,停在渡口,张望一番,又拿出手机打起电话来……连打几遍,没见她说话,大概是无人接听。
祝今夏放下的心渐渐提起。
该不会……
果不其然,那姑娘四下张望,遥遥望来,然后重新骑上摩托,风风火火杀了回来。
“祝今夏?”于小珊骑在车上,单脚支地,向树下湿淋淋的人确认。
四目相对间,两人的脸上都写着不可思议。
——好歹是城里来的老师,第一天报到,就这逼样?
而祝今夏拎着箱子,缓缓看向于小珊骑的那辆老旧摩托。
——这就是你所谓的车?
……
没想到最后还是要靠手——祝今夏坐在摩托后座,一手抱住于小珊,一手拖住箱子。
人到了,手也废了。
于小珊个子很高,并不苗条,浑身上下透着健康结实的味道。
偏偏车很娇小。
于是小摩托限载2人,实载2.5人,吭哧吭哧上路了。泥巴路面不平整,车子一路颠簸,随时都有散架的危险。
于小珊是个自来熟,沿途都在说话。摩托车噪音大,风也大,祝今夏不得不扯着嗓子回答。
于是嗓子也废了。
“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落水了。”
“上任第一天就掉江里,牛逼啊。”
“……”
“咋想到来支教的?”
“……心血来潮。”
“心血来潮跑这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来?”
“……”
又换来一句牛逼。
陡峭的山路上,于小珊从车把上挪出一只手来,冲后座竖起大拇指,换来祝今夏胆战心惊的一声吼:“你把车掌好了!”
于小珊哈哈大笑,车也跟着晃晃悠悠。
“第一次坐摩托?”
祝今夏没回答,只抓紧了她的腰。
“那你要提前适应一下了,咱们这都骑摩托。”于小珊边笑边说,“敞篷车,跑得快,后面坐着个老太太……”
后座的“老太太”:“……”
——
衣服被风吹干时,学校也到了。
要不是于小珊及时停车,祝今夏都不知道这就到目的地了。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腰里,几栋低矮的小楼遗世独立。
祝今夏前后左右看了一圈,“……这附近没人家?”
“没,都在山上呢。”于小珊想起什么,边笑边说,“宜波乡有多小呢,我第一次来报道,司机没看见路标,踩一脚油门,就飙到了下一个乡镇,都开出十来公里,才找到个小卖部,问了赶紧掉头回来。”
摩托驶入锈迹斑斑的铁门,门卫是个年过半百的藏族大叔,看看祝今夏,用藏语和于小珊说话。
于小珊也用藏语回答。
然后大叔就笑了,黝黑的脸上全是褶子,用藏语叽里咕噜了得有一分钟。
祝今夏问于小珊:“他说什么?”
于小珊回忆两秒钟,“他说欢迎你。”
祝今夏睁大眼,“就这句?”
“就这句。”
“整整一分钟,只说了这一句?”
于小珊面色凝重,“不,是我只记得这一句。”
“……”
到校第一件事,回宿舍换衣服。
祝今夏的行李箱泡汤了,于小珊便好心提议先穿她的。奈何两人身型悬殊,穿上她的衣服,这位支教老师像披了只麻袋。
白T大裤衩,和她设想的职业形象相去甚远。
换下来的男士夹克搭在椅子上,于小珊没忍住多看了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