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世春(370)+番外

徐胤却问:“宫里来的哪位贵人?”

“是太子殿下。”

徐胤目光在他脸上停留半刻,遂点头道:“知道了。”

传话的人走了之后,连冗就与他擦肩而过走了进来。

看了一下他背影然后说道:“何群英回来了,在胡同口的茶馆里等着与老爷碰面。”

徐胤抬脚往外走:“他回何家了吗?……”

……

太子驾临荣王府吊唁,是帝后共同的旨意。传旨的太监把消息送到之后,荣王府便开始净水泼街。准备起了迎驾事宜。

傅真和苏幸儿到王府时,门口正忙活的热火朝天,二人便免去了特奉章氏之命前来迎接的女史的礼节,直接去了灵堂。

刚刚祭拜完毕,准备去找裴瞻会合,外面就有尖嗓子高喊着“太子殿下驾到”。

傅真多年未见太子,只见大伙都朝着门外走去迎驾,便扯了扯苏幸儿的袖子,也跟着迎了出去。

帝后共生三位嫡子。

嫡长子杨昊在征战途中出了意外夭折,后来又生了次子和三子,一个就是现如今的太子,再一个就是三皇子。

太子才及冠不久,算起来比梁宁小两岁,傅真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梁宁的记忆里。

由于皇长子杨昊已不在人世,故而就把二皇子立为了太子,从小梁宁就知道宫里那个脾气甚好的少年将来是要当皇帝的,看在他爹娘的份上,哪怕小时候见他的次数不多,梁宁也还是恭恭敬敬,不像对别家的任何子弟。

太子看起来倒也还好相处,话不太多,每每遇到,只要不是特别要紧的事,他都会停下来寒暄两句。

问话的内容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纯粹是礼数而已。

反倒是他当时定下的太子妃,梁宁还较为熟悉些,像永平那样小气的姑娘其实不多,大部分小姐都愿意跟洒脱不爱计较的梁宁玩。

当时梁宁还跟准太子妃约好,然后常常上东宫去陪她,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还没来得及大婚,人就走了。

大门开启王府之内,王府的人和到来的宾客都已经站了一地,只是大家与太子要通过的甬道还是有段距离。

傅真和苏幸儿立在众命官和命妇的前列,一抬头就将华盖之下款款走来的太子瞧了个一清二楚。

“恭迎殿下!”

荣王父子一声高呼,就要下拜。

太子已连忙道:“王叔免礼!众爱卿免礼!”

(求月票)

第291章 太子

傅真和苏幸儿跟着拜完了之后,站起身来,太子就已经在荣王父子的簇拥之下往灵堂去了。

他贴身随侍的两个太监跟在身侧,将一干意欲跟随上前伺候的官吏阻挡在后。

苏幸儿望着那一行人的背影说道:“江河日下呀。”

傅真瞄了她一眼,抬脚往裴瞻所在之处走去:“这话怎么说?”

苏幸儿凑近她耳边道:“这太子德行不如帝后。”

傅真道:“何以见得?”

“从前他还小,你是不知道。这几年他成长了,自从后宫里有了几房妃子,倒是隔三差五的有传闻出来。

“皇上虽然后宫也有别的嫔妃,但他事事只尊皇后,后宫事物也全交由皇后一人执掌,多年以来规矩上不曾有半点差错。

“所以后宫嫔妃们十分乖巧,也没那些什么幺蛾子,对皇后倒比在皇上面前还要放松温顺。

“可东宫这边呢?如果不是太子偏宠李侧妃,让生下了皇长孙的余侧妃坐立难安,只怕前番也不太会跟永平勾结。

“当男人的没规矩,后宫里还能安稳的下来吗?换句话说,管不住后宫,别的方面,只怕也马马虎虎。”

她们俩从小说过的大不敬的话题数不胜数,谈论谈论太子的私行压根就不算什么。

傅真好奇:“东宫如今有多少位嫔妃?”

“本有四个,两位侧妃,两位美人,之前的余侧妃给关起来了,便只剩三位了。”

傅真想了一下太子的年纪,两个月前已办过及冠大典,宫里只有了三四位妃子,也不算很多。

她道:“皇上是千古圣君,世间岂有人能比得上他老人家的德性?太子还年轻,稍逊于他,也不是不能理解。”

主要是傅真对帝后二人的品德极为钦慕,有这样的父母以身作则,太子德行还有机会锤炼。

到底背地里议论这些容易招人非议,这里扯了一些别的闲话,就到了杨蘸安排给裴瞻处理公务的小院儿。

裴瞻堂堂一个平西将军,竟然来干这禁卫军的活儿,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但来都来了,事情还得做。

昨夜忙着布防巡逻,于是临到子夜才回府。

回去后把睡得香甜的傅真摇醒,扯了些不要紧的话,将几朵院子里掐来的带着露珠的荷花插到她花瓶里,这才心满意足的前去洗漱躺下。

大清早正房那边传来裴夫人怒骂偷花贼的声音,裴瞻徒手掏了掏耳朵就又到了荣王府。

傅真他们到来时,裴瞻正好坐在屋里听护卫们回话。这一日一夜的功夫,竟还没有从王府里搜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先出去吧,看着有熟悉的女眷来了,再来回话。”裴瞻一面打发郭颂,一面看向傅真:“这种场合无聊的很,母亲怎么不自己来?”

傅真笑了下:“家里闹贼,她让父亲在园子门口设机括呢。”

裴瞻顿了下:“至于么!”

就掐了她几朵破花而已……

苏幸儿觑他:“哟哟哟,合着咱们来你还不高兴了,要不我们走?”

裴瞻心下当然高兴的很。打从决定成婚之后,他时常被揶揄,早就不当回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