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配为人!”
皇后抡高了手臂,啪的一巴掌甩在他的脸上!
太子脸被打偏,右手下意识地捂上脸庞。
只顿了一下,他把脸转回来:“就凭这样一张信纸,母后就认定了儿臣的罪责?
“就凭跟儿臣相似的一手字迹,儿臣就成了弑兄凶手?
“字迹像算什么?儿臣从小到大写过的文章,抄过的书,何止几百几千?
“外人倘若有心想要模仿儿臣的字迹,不是不可能!母后如何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相信,却要相信一个臣子的诬陷?!”
“诬陷?证据都已经摆在这里,你还说诬陷?如果想要诬陷你,六年前不就该站出来诬陷了吗?为什么会要等到六年之后才被揭露出来?!”
皇后咬着牙,极力隐忍之下,她的眼眶还是湿润了,在这一刻她不是母仪天下威严万分的皇后,她只是一个痛失爱子的母亲!
没有什么比手足相残更能伤害一个母亲的心了,关键是他们期盼了二十多年,最终却等来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来人,搀娘娘坐下来!”
皇帝双手紧握,过于用力使得骨节泛白,他怒瞪着地下的太子,欲将开口,气涌上喉,缺陷引来了一串剧烈的咳嗽!
“皇上保重!”
裴瞻连忙俯身。然后面向门口:“去传太医过来!”
“不必!”
皇帝摆手,止下喘息后又看向太子:“传黄门郎进来,拟旨,废除太子杨宏,即刻起押入景仁宫圈禁!
“东宫上下所有人,全部迁往景仁宫!”
说完他又指着大理寺卿与都御史:“六年前白玉胡同一案,眼下立案,彻查之后诏告天下!与案人员全部押入天牢,待一切水落石出之后递交御前判决!”
“臣遵旨!”
二人即刻上前领命。
徐胤紧盯着眼前这一切,
侍卫上前来拖拿太子,太子把捂着脸的手放下,却甩开他们自行站了起来!
“父皇如此急促下旨废我,未免有失公允。三司审案也得讲究人证物证俱全,眼下就算有证据,也缺少人证,父皇就这般拿下我,难道就是仁慈明智的做法吗?
“如此传至天下,天下人难道不会认为父皇昏庸?”
“放肆!”皇帝怒道,“你在朕面前言行无状,该当何罪?到底是天下人骂朕,还是你在骂朕?!”
“儿臣不过是陈述事实罢了,大哥已经死了,父皇只剩下而臣与三皇弟了,三皇弟素有顽疾,他难堪大任!
“只有儿臣才能把大周江山稳稳接替下来!倘若父皇废了儿臣,那父皇南征北战平定的天下将来何人来接?
“难道要交给朝中这些元老功臣吗?还请父皇三思,千万不要听信了奸臣挑拨你我父子之情!”
太子不但不曾收敛,反而声音越说越大,话到末尾,他狠狠地朝着裴瞻瞪去一眼,“裴家仗着功勋累累,如今竟然凭这几样物事就敢构陷于我,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父皇难道不想想,他们当真满足一个大将军的爵位吗?做这一切难道不是为了觊觎我们杨家的江山吗?!”
第313章 祸患(求月票)
不得不说,太子这番话一出来,大殿里还是静了一静。
帝后一路扶持过来,彼此情深意重,就算是立国后也纳了几个嫔妃,可是一来皇帝只是前往例行公事,二来国事体重,没有多少精力前往后宫。所以只有初初几年皇后生下太子与三皇子,后来皇帝忙于应付大月之战,加上年龄也大了,就再也没有皇嗣诞生。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两个嫡出的皇子支撑江山,已经足够。哪怕三皇子体弱,太子却十分健康,并且还有了皇孙,这是能让大周朝堂感到心安的。
可是当太子犯上了弑兄之罪,并且要因此被废——
太子废了,他的子嗣自然不可能接替上来,那接替的就只剩下三皇子。
可三皇子少时一场大病之后,便缠缠绵绵一直到如今。
按例年满十五就当娶妻纳妃开枝散叶的他,如今十八了才堪堪准备议婚。
关键是据长年专门替他诊病的太医说,即便是议了婚,成了亲,何时能圆房生子都不好说。
大家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明白,皇帝这身子拖不了多少年的,三皇子能扛得起百废待兴的大周来吗?
他若三天两头地病倒,能镇得住满朝文武吗?
最亲的旁支荣王府也已经倒了,他若迟迟诞不下子嗣,连从宗室之中过继皇储都成问题!
国家王法需要尊重维护,可皇位传承也是半点不能出乱子,就是在朝的这些功臣们,也看不得当年君臣一心呕心泣血建立的功业啊!
太子这番话,是十足的有恃无恐了。
当先怒不可遏的是皇后,她抬手一拂,手畔茶盅飞落于太子脚下:“逆子!你这是在恐吓我们吗?
“算盘打得如此明白,想必你早已经过了深思熟虑!我与你父皇从来不是甘心受人胁迫之人!就算你是你我亲生亲养的,那又如何?你就笃定大周非你不可?!”
原先旁侧的都御史和大理寺卿还顾忌着皇后妇道人家,会存着一二丝心软,况且这位也是天下人所敬仰的皇后,事出突然,就算是心有恻然,也能理解,故而他们不忍出声。
此时听得皇后表了态,都御史便忍不住了,他走出来道:“太子先是对皇上言行无状,后又诬告朝中功臣,如此,抛开皇长子被害一案不谈,就凭你这番言论,也不配储君身份!
“皇上!臣赞成先将太子押入禁宫,查明真明之后,如果太子弑兄之罪无误,便立行废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