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那个时候裴瞻正出征西北,他不知道京城发生的事情。
可除了如实奉告梁宁与傅夫人的渊源,她也没有别的办法解释自己的行为。
“是哪一日?”
裴瞻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傅真顿片刻,说道:“就在她死前的头三日的夜里。”
她没想到他竟真的听进去了。
西北之乱最初,是敌国趁大周开国未久,新老武将青黄不接之时,大举发动的进攻。
那几年里,派去西北抗敌的许多位开国老将都因为早年征战中身负重伤、而战死或战伤在敌国强悍的铁蹄下。这之中就有先后牺牲了的梁宁的两位哥哥。
许多尚未准备好的少年将领临危受命赶赴边关。
裴家也陆续牺牲了几个,裴瞻的大哥就与梁钦在同一场战役里丧生。
所以那一年,年纪轻轻的裴瞻就接棒大哥去了战场,当梁宁护送哥哥的遗体回京时,而裴瞻就正好出京。
傅真之所以肯定裴瞻绝不会知道此事,除去本来此事就极为诡异隐秘之外,还因为梁宁被害之前半个月,朝廷刚刚收到军报,初次挂帅的裴瞻一举就夺回了三城。
当然坏消息是,他也身负重伤,所以才会有梁郴孝中出征接替他帅印的后续,而送走梁郴之后梁宁,则会奉旨在白鹤寺祈福这桩事了。
她以为全然不知京城动向的他,不会那么轻易相信她。
他既然信了,那就好办了。
“是哪条胡同?”裴瞻又问。
傅真道:“礼部那位徐侍郎,发迹之前所住之处,你可知道?”
裴瞻眸色深黯,看不出来内容。
傅真便继续:“就在梁家通往徐家的那条胡同内。”
裴瞻沉默下来。
他侧对着窗外的五官轮廊,显得更加凌厉了。
傅真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到底不曾深交过,对他的心思无从揣测。
她只求吐出这一桩后,他能彻底相信她对梁家没有不良企图就满足了。
“她当晚,看到了什么?”
傅真掂量了一下,说道:“这我就不清楚了,只有梁家姑小姐才会知道吧。家母当时并没有在现场。”
这六年对别人来说是漫长的一段时光,对梁宁来说,却恍如一瞬间,闭眼之前她是梁宁,睁眼之后她就成了死去六年的游魂,她自然还对是夜一切印象深刻。
但若当真就此吐出,反倒十分假了,她自然得装一装。
她当年掏心掏肺对待过很多人,像老军医,像沙场的将士,还有像程持礼他们,只是徐胤在那些人当中经历格外可怜,与她牵绊的时间也格外长。
在几乎日日都要见到生死离别的战场,她无比地敬畏生命,她希望自己微小的力量能改变和拯救一些人。
但她到底在徐胤身上栽了大跟头,如今便不能再凭直觉对一个外人毫无保留地信任了。
即使面前人是裴家人,她的信任也有了底线。
裴瞻也没说什么,垂下眼眸,又慢慢地喝了一口茶。
这令傅真察觉出来有点麻烦。
小时候她哄骗他的时候他就常常就这样眼睛往下看着,闷不吭声,一副“凭你怎么说,我就是不听”的样子,直到她上手捏脸——
多年过去,孩子长大了,已经不好对付了!
可她不能总耗在这儿,她还要去泰山馆找李老爷子致谢并要人的。
傅夫人和傅嘉身边的护卫一日不到位,她就得一直揪着心啊!
解决了后顾之忧,她才能集中心力搞死姓徐的。冲这也没功夫老陪着小孩子玩不是?
第42章 孤男寡女见面跟你有什么关系?
傅真沉思片刻,就走到条案前拿起纸笔,画了个图走到他身边坐下:“裴将军见多识广,可见过此样图案?”
裴瞻眼角睨过来,看清楚这图时,他接了纸过去。“这是什么?”
“那天夜里梁家姑小姐在凶案现场见过这个图腾。”
图是匕首上的,虽然此前没见过,但一看就还挺有来头的样子。那匕首她把玩了几日,自然所有细节都存于脑海。
事发时裴瞻正在边关杀敌,而裴家接连牺牲几人,心思都在战事上,跟这桩凶案的关联应该接近于无。
透露出来虽说冒险,但因为她并未提及匕首本身,风险还在可控范围内。
“既然是她见过的,你为什么会有?”
裴瞻双目中倏然有了锐光,他直直看着傅真,如同寺里的罗汉菩萨,不肯让一切邪祟遁形。
“因为,恰好我母亲也在不远处,她让我母亲看到了这个。”
傅真一边斟酌一边胡扯。
“那天晚上,家母在胡同旁边的阁楼上,而她去寻徐侍郎——当然是她后来跟家母说的,不然我们也不知道她为何经过那儿——”
“她大半夜去找徐胤干什么?”
傅真还没说完,裴瞻就吐声打断了她。
她噎了一下,说道:“这我怎么知道?不是传说他们俩有婚约吗?就算大半夜去找他又有什么关系?
“大周民风开放,女子也能上战场杀敌,青年男女有所往来,这种情况满大街多的是,旁人也管不着。”
徐胤那厮的真面目除梁宁之外世上再无一人知晓,且他势力已如此之大,还有荣王府为背景,傅家在他面前就是个渣渣。
如今他跟梁家的往来还如往昔一般,那他跟其他四大将军府必然也保持着联系。
在没有万分把握的情况下,她自然不能表露出任何一丁点对他的真实态度。
“没成亲就得保持礼节,孤男寡女半夜相见,自然有关系!”裴瞻“哐当”一声合了杯盏,脸上一派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