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小娇媳:嫁老男人当后妈养崽(237)

作者: 半遮月 阅读记录

“欢迎下次再来哈!咱们这回头客还有更大的优惠!”

俞笙点点头,一脚油门直接离开。

等远离车行,再也看不到那老板之后,俞笙终于压不住那一直疯狂上扬的嘴角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就这个讲价!爽!”

九千块其实不贵,完全在她的预算之类。班

但随便演演戏就能少花八百块还能得一堆自选的礼品,她顿时感觉满足到了极点!

尤其是这台车还是她最喜欢的鹅黄色。

明亮,清新,又俏皮。

简直无比符合她的气质。

不过由于还不太熟练这种纯手动挡的老式轿车,俞笙一路并没有开很快。

她觉得车行赠送的礼品还不太够,心里总想再给大家买点什么。

周秀蓉的话,她打算去买个手串。班

因为周秀蓉平时没什么兴趣爱好,一没事就总喜欢在哪里缝缝补补或者做鞋子。

虽然她做的布鞋确实很好,但做多了也没什么作用,孩子们长大只会越来越喜欢那些流行的新鞋,不会总穿她做的老布鞋。

而且做鞋子总是得低着头,太累了。

为了不让她太累又不至于无事可做,俞笙打算给她培养个新兴趣爱好。

最简单最轻松的莫过于盘手串。

俗话说得好,万物皆可盘。

一旦盘东西上了瘾,那她根本就没空在做布鞋。班

至于贺长衍和贺向晚。

俞笙打算依旧往兴趣爱好上面延伸。

上次给贺长衍买的是吉他,他除了最开始很喜欢经常玩,后来就没怎么玩了,应该是不太喜欢吉他。

联想到他安静沉稳的性格,俞笙决定再给他买个钢琴。

钢琴最适合心静的孩子练习,而且琴声一般比较优美,不会像吉他那么吵。

她觉得贺长衍应该会喜欢。

贺向晚的话,她打算给她买几套不同舞蹈类型的服装。班

比如古典舞舞裙,拉丁舞舞裙和鞋袜装饰等。

这些在大城市都比较好买,她一样都给买了两套,完全足够贺向晚选择了。

等这些东西都购买完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俞笙随便买了点吃的填了下肚子,不敢耽误,即刻启程回家。

这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智能导航,开车只能纯靠记忆和每段路上的标志型建筑。

俞笙来之前就买好了详细的地图,地图上有最详细的路线以及路上会路过的比较显眼的建筑。

所以她虽然因为天色暗走错了几次路,但绕回来之后一路上开回家还算比较顺利。班

就是回家的时间实在太晚了。

早就错过了吃晚饭的时间。

周秀蓉和孩子们在家里都担心死了,生怕她在外面出了什么意外,每隔几分钟她们就会走出来看看俞笙有没有回来。

终于,在贺长衍第不知道多少次心慌手抖的跑到门口观望时,一辆亮着车灯,通体鹅黄色的小轿车开到了大门口。

“是妈妈回来了吗?”

他嘀咕了一下,觉得是又觉得不是,但还是急匆匆的跑去大门口把院子门拉开。

俞笙恶趣味的坐在车上没下去,特意按了好几下喇叭吸引家里人的注意。班

果然,周秀蓉和贺向晚很快就跑了出来。

贺长衍最先跑到车窗边,看到车内坐着的人真是俞笙时,他猛的一下激动得差点哭出来,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妈妈!真的是你!”

听到这句话,贺向晚犹豫的步子瞬间提速,也满脸担忧的冲了过来。

“妈妈!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我们都快担心死啦!呜呜呜!晚晚好想你!你下次不要出去这么久了,我好怕!”

贺向晚刚跑过来的时候还好好的,一张嘴,那眼泪就掉了下来,哭tຊ得上气不接下气。

俞笙看他们兄妹俩都这么担心她,连忙下车抱着他们一阵揉搓。班

“对不起啦,下次一定早点回家。”

道歉的话说到一半,她又话风一转,扭头拍了下自己新买的小轿车。

“欸?不对,没有下次了,因为妈妈买车了!”

“铛铛铛裆!看看妈妈新买的车!好不好看?”

第198章 买车的理由

“好看!妈妈买的车真漂亮!是我见过最好看的车了!”璿

贺向晚边哭边捧场,哭得都上气不接下气了,居然也不影响她发挥。

俞笙捏了捏她的脸蛋,“是吧?看来我宝贝闺女的眼光跟我一样好,我也超级喜欢。”

贺长衍虽然也很喜欢这辆看起来很清新的小轿车,但还是非常疑惑。

“妈妈,你为什么要买车啊?爸爸不是有卡车了吗?家里还有两辆自行车呢。”

俞笙抬手敲了他脑门一下。

“你会骑自行车吗?”

贺长衍骄傲的扬起下巴,“我会呀!”璿

“那你们都会骑吗?晚晚会骑,奶奶会骑吗?还有甜甜,她总不能也会骑自行车吧?”

俞笙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刁钻。

贺长衍挠了挠脑袋,有些不明白。

“晚晚不会骑,奶奶的腿不能骑,甜甜太小了,还要好多年才能学呢,妈妈你明知故问。”

“对啊,我就是明知故问。”

俞笙双手交叉抱胸靠在车上,一脸认真。

“你看吧,家里除了你我,还有三个人都不会骑自行车,那难道以后我们出去逛街还要一人带两个人吗?那样是不是很不方便也很不安全?”璿

周秀蓉刚想说她可以不跟着逛街,反正她都习惯待在家里了,下一秒,俞笙又继续说道。

“所以我买了台车,这台车可以坐下我们全家人,还可以装下奶奶的轮椅和好多东西,以后不管我们想去哪里逛街,或者出去玩,都能全家人一起去,谁也不会被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