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十年代赌石捡漏做大佬(20)

作者: 秦嘉音 阅读记录

知道啥叫卧薪吧?这一位主儿可是个狠人呐,柴火堆上都能睡得着,这就是他当年的那把剑!”

那摊主一边说着,一边狠狠的点了两下头,表示他说的可都是真话,这剑可来头不小。

杜若实在没忍住,笑了。

“越王勾践剑”?这把剑要是真的,这家伙可贪大事了,那是国家一级文物,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能轮到他吗?

见杜若一脸的不相信,那小摊主有点急了,他瞪着眼睛说:“我这一把青铜剑可是真的,如假包换!不信你看这个,这都是同一批来的货。”

他说着就从底下拿出一个大袋子,那袋子脏兮兮的,里面杂七杂八的东西什么都有,他一样一样拿给杜若看。

“看着没有?这是当年杨家将用的铁枪头。”

“这个,这是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从那个谁那儿弄来的和氏璧。”

“这个就厉害了,是当年杨贵妃梳头的镜子。”

杜若让他逗的忍不住笑了。

这人也太有意思了,现在忽悠人都这么低级的吗?

她刚这么想着,就听旁边的一位摊主抬高了声音说:“二十块钱?这可是当年乾隆爷用过的夜壶,您就给二十块钱说的过去吗?不行!怎么也得三十块钱!”

杜若…………

现在tຊ都这么一言难尽的吗?

很快,她就发现了,卖东西的人笑嘻嘻的浑不在意,买东西的也笑眯眯的不太在乎。

好吧,她懂了,这小摊子的东西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图一乐呵。

她也笑眯眯的问那个小摊主:“你们这么卖货?要是被人捡了漏怎么办呢?”

小摊主见她已经看明白了一二,也笑眯眯的说:“能捡着漏,说明您行大运呗,能让您捡去,说明这就不是我的财。”

哎呦喂,心态不错呀。

杜若伸手拎起一只黑乎乎的碗,说道:“我就要这个了。”

那摊主瞄了一眼,笑呵呵的问:“这里头外头都黑漆漆的,也不好看呐,你看旁边那个金碗多漂亮?”

杜若把金碗拿起来对比了一下,她说:“这个金碗太大了,这得装多少饭呢?两碗还不得干下去半锅呀?

我们家那人本来就饭量大,纯纯的是个饭桶,还给他弄这么个碗,一锅饭就给他一个人吃得了。”

小摊主听得乐了,他说:“嫂子,你也太抠门了,光让人家干活,连饭都舍不得给吃啊?”

杜若说:“你可拉倒吧,他干那点活都不够买米的,我就要这个小碗了,两块钱,你卖吗?”

小摊主笑着说:“这位大姐,我卖的是古董,不是收破烂的。”

杜若眨了眨眼睛:“我买的就是古董啊?古董好啊,没准儿还能捡个漏呢。”

那小摊主被她逗的笑的不行,他说道:“成了,咱也别逗了,二十块钱您拿去。”

杜若伸手比了一下,说:“他那个那么大,我这个这么小,你也要二十块钱啊?”

小摊主无语了:“大姐,古董有那么算的吗?”这大姐真个是外行啊。

第19章 谁把谁当傻子?

旁边又有客人来看东西,这小摊主也没心思逗笑了,他说:“咱俩也不啰嗦,十块钱您拿去,行就行,不行您再看看。”

杜若拿着黑碗纠结的往旁边的摊子上看了一眼,递过去十块钱,她说:“行吧,要不你把那个小镜子也给我?”

小摊主笑了,他意味深长的看了杜若一眼:“大姐,您别逗笑了,我这镜子确实不是杨贵妃用过的,却是货真价实的青铜古镜,您要是买镜子搭个碗,我没准儿就给您了。”

杜若心里一惊,她突然想起了猫碗的故事,好家伙,能在这里摆摊的,都不是一般人呢,这是谁把谁当傻子呢?

那小摊主利落的把碗包了一下,随手拽了一个塑料袋,笑眯眯的递给杜若:“大姐您拿好,多谢您照顾我生意,咱俩下回再见了。”

杜若郁闷的接过塑料袋,漫不经心的把它拎在手里,眼睛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青铜镜,她说:“好吧。”

杜若转身接着往前逛,走了几步,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清雍正乌金釉碗啊,十块钱,不错,不错,今天没白来。

乌金釉是一种名贵的高温颜色釉,起创于康熙年间,真正成熟是雍正时期,这碗釉色均匀,大约是雍正时期的真品。

想起那小摊主头上反复跳动的红线,杜若笑了。

杜若把碗抱在怀里,她侥有兴趣的看着这些人头上的横线。

横线的跳动,有的时候剧烈,有的时候微弱,杜若判断应该跟东西的价值有关系。

这一圈儿看下来,她有点惊讶了。

摊子前面的买主儿,破财的不少啊。

这才八十年代后期,这摊子上的假货就得达到一半了,哎呦喂,怪不得有的人玩古董玩的倾家荡产呢,这里边的水可是太深了。

突然,她发现前面有两个人,头上的横线一点儿波动都没有,这挺奇怪的。

杜若不动声色的走上前去,摊位前面蹲着一个身上衣服都是补丁的大嫂,这在省城里可不多见。

特别是现在,都已经改革开放十来年了,穿旧衣服的人不少,有一两个补丁的也常见。

特别是小孩子的裤子,刮破的没刮破的,通常都会在膝盖上打一层补丁,一般都是家里的奶奶或姥姥愿意这么干。

但像这位嫂子,这个年纪的,身上衣服布料都洗的发白,还打着好几个补丁的,就不太常见了。

就听她说:“俺男人砸坏了腿,急着用钱做手术嘞,俺们农村人手里哪有那么多钱呢?这些真是俺家的老物件,您就多给几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