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赌石捡漏做大佬(59)
凌云脱口而出:“你不做玉雕艺术工作室了?”
杜若深深地望着凌云,半晌才说:“重复生命有什么意思?你说呢?”
凌云不自在的垂下了眼眸,他轻轻的说:“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杜若沉默不语,所以她和凌云,只能是朋友。
凌云热切的望着杜若,眼中充满着希冀:“若若?”
杜若,轻轻的摇了摇头,凌云眼中的光芒一点点的熄灭了。
两个人一路沉默的往前走,突然,杜若紧走了两步,她在一个小摊子上捡起一个不起眼儿的金锁,这金锁并无任何奇特之处,杜若却死死的把它攥在手心里。
她问:“老板,这金锁怎么卖的?”
那老板似乎没想到她会相中这个金锁,毕竟这里是古玩市场,这金锁一看就是年代不甚久远,众人都没有什么兴趣。
老板说:“这是我给一个邻居老太太代卖的,她家里是原来的下放户,你知道那个年月,下放户苦啊,她男人跟儿子都病死了,闺女也丢了。
这么多年就指着村里人照顾,现在老太太病了,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剩了这一个金锁,看你这位女同志也不缺钱,要是喜欢就随便给吧,就当做个善事了。”
杜若咬着牙问:“那老太太可是姓白?”
摊主惊讶的说:“你怎么知道?”
杜若说:“你带我去白家,我给你一百块钱。”
这是好事啊,不搭工也不搭料的,白得一百块钱。
那摊主挺高兴,他回头对旁边的人说:“你给我看着点?我下午要是不回来,你就给我收了吧?”
旁边的人点头说:“行啊,你走吧。”
杜若诧异的问:“你不怕丢东西啊?”
身后的凌云接口说:“就他那一堆破铜烂铁,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摊主不好意思的笑了,他说:“这位老板说的对,我那摊子上也没啥好东西,不值几个钱的。”
杜若了然,这是个混吃混喝的主。
凌云打了一个手势,让保镖把车开过来,那小摊主指着路,一行人偏离了大道,往乡下走。
越走杜若的眉头皱的就越紧,这地方实在太偏僻了,道路坑坑洼洼的不说,甚至有一段路山壁十分陡峭。
杜若问摊主:“你天天这么来回跑吗?走一趟费不少功夫吧?”
那摊主说:“我姓高,比你大几岁,你叫我老高就行了,哪能这么天天跑啊,我在南市里,跟人一起租了个房子。老家几天才回来一次,那个金锁是我上次回来的时候,白大娘给我的。”
第55章 外婆
老高说:“提起白大娘也真是不容易,他家是下放来到这里的,那几年挨批斗,她男人熬不住,大病了一场,没挺过去,后来,她儿子也没了。
就剩她一个人,眼睛又不好,听说是当年女儿丢的时候哭瞎的。
这些年就一个人过活,村子里的人看她可怜,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碗面的,好容易过了这么些年。
那天我走的时候,眼瞅着是够呛了。”
杜若的心中一紧。
汽车开了两个多小时,才来到一个小村子外面,村里的人呼拉拉的把车子围住了。
凌云的保镖刚要有动作,老高忙说:“咱村里人没见过世面,好多人连山里都没走出去过,根本没见过四个轱辘的车,他们就是好奇,老板你别生气,我让他们让开。”
凌云也发现了,这些人就是在旁边指指点点的,脸上并没有什么恶意。
老高走下车,把人都赶开,他在前头引路,一直把杜若让到一间茅草屋外面。
老高高声的喊:“白大娘,你家来客人了。”
他也连喊了几声,屋里鸦雀无声。
杜若心中一动,她顾不上再客气什么,飞快的跑进院子,伸手推开了房门。
屋里什么也没有,只有靠窗户边上有一个破木板凳,凳子上放了一个瓷碗,碗里有半碗水。
炕上只有一张草席子,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她呆愣愣的坐着,枯干的手垂在炕沿下,整个人好像没有了气息。
杜若走上前去,颤抖着手指轻轻的探了一下老太太的鼻息,还有一丝温热,她的心一抖,心里五味杂陈。
那老太太似乎刚刚有所察觉,她颤抖着漆黑枯瘦的手指,一把握住杜若的手,颤着声音问:“你是谁?谁来了?”
杜若说道:“我是白敏华的女儿。”
老太太呆住了,她傻傻的重复着:“敏华?敏华……”
老太太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力气,直直的扑向杜若,也许她已经虚弱到了极点,大喜大悲之下,一下子昏了过去。
杜若忙喊凌云过来,让他把老太太先送到车上去。
凌云问道:“这是谁啊?是你一直要找的人吗?”
杜若说:“不是,但也是我的一个亲人,我之前并不知道她在哪里,今天也是巧合,先把人送到医院去吧。”
汽车在山路上急速的飞驰着,直奔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到了人民医院,直接挂了急诊,医护人员打量着担架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老太太,又抬头看了看旁边两个穿着时髦的男女,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杜若说:“我马上就去交费,你们赶快救人。”
既然有人交住院费,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凌云好奇的问:“这到底是不是你一直要找的人?”
杜若摇摇头,她要找的是她妈,其实那个女人根本没死,她上辈子一直想找她问问,为什么把自己丢下就走了?
如今已经是两世为人了,哪里还能想不开?她根本就不想找了,结果倒是遇见了她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