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高考:带着糙汉发家致富(200)
不怕,这还有个假小子呢。
榆枝福至心灵,好似看穿了楚老太太的小心思,无奈一笑。
她觉得叶子那样的性子挺好的,古灵精怪,可可爱爱。
可能是自己生的的缘故吧,榆枝看自家两个孩子,有滤镜。
“衣服大概需要三天,这里到海市邮寄的话,大概一周,那边气温要比帝都高,那时候基本上已经暖和起来了,我给做春装,楚姨觉得可行?”
“行啊,丫头你考虑得周到,春装好,寄过去就能穿。我俩孙女都爱美呢,肯定高兴。”
“那行,您给看看这图纸,可有需要改动的尽管说,我马上就能改。”
楚老太太一脸尴尬,她哪看得懂啊。
“你们看了合适就行,我看不懂,多少钱,丫头可别给我省,姨不差钱。”
榆枝笑道:“知道您老不差钱,不过钱的事不着急,我得先去看看布料,看什么布料合适,做好了,咱们再谈钱可好?”
“那也行,哎哟,你这脑子可真好,这些衣服都好看,大妹子的手艺也好,你们这对婆媳,还真是天造地设,这衣服指定大卖。”
收拾完过来的桑大壮……是不是搞错对象了,他才是媳妇的男人,天造地设这词,用他身上才合适。
王新凤乐得龇着大白牙笑:“那可不,我家枝枝可是我先找到的,全世界就这一个,谁也比不上。”
榆枝捂嘴偷笑,不敢拆老太太的台。
楚贞英白了王新凤一眼:“别嘚瑟了,对了丫头,你能做男人的衣服不,我想给我家老头子做两身,这不,过些日子,有个老友的生日会,那老头怪讲究的,我也不好让自家老东西丢人。”
“老头子就那两身衣服能穿出门,尽叫人看笑话了,我又不会做,去买的,总是不合身,也没啥特色。”
榆枝愉快的应下:“可以啊,晚些时候,我给关教授量一量尺寸,您们再说说喜好,我给您们设计。”
“那可好了,行,你们忙着,我再回去问问我儿媳,看看她喜欢什么款的衣服,我也给她做两身。”
“好,楚姨需要做什么衣服尽管说,咱们虽然亲兄弟明算账,但您是长辈,又是熟人,还是大恩人,关系这么亲近,肯定会给个亲友价,咱们都不吃亏。”
“丫头你这话我爱听,以后我家的衣服,就全靠你们了。”
楚老太太风风火火的走了,榆枝和王新凤也没在家歇着,两人在桑大壮的保驾护航下,去了百货大楼。
第一次给人定制衣服,榆枝还是想往精了做,口碑打出去,以后就不愁卖不出去衣服了。
比起大众服饰,她更想做高端定制,挣得更多,人也更轻松。
王新凤无所谓,儿媳妇怎么说,她怎么做。
靠近帝都大学的百货大楼,比榆枝他们之前去的那家更大,里面的的东西更丰富。
今天有任务,榆枝倒没有拉着王新凤到处乱逛。
三人直奔布料区域。
比起乡下供销社里简单单一的灰黑粗布,花里胡哨的细棉布,这里的种类样式就要多很多,也更显得高端大气。
榆枝考量着关家虽然是帝都人,但听说关家儿子在海市待了不少时间。
家里孩子基本都是在那边长大的,对那边的风俗习惯,应该更为喜欢才是。
所以,榆枝选布料的时候,尽量考虑海市人的喜好。
海市女子大多温婉,优雅,爱好绸料丝织品,那边也盛产这些料子。
第99章 发现
帝都气候风俗不同,对绸制品和丝织品的接受度和使用度并不高。
不过,也有喜欢的,所以大商场里绸料丝织品也不少,但相比较海市的布料市场,这里的东西,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质量,也只能算是中下。
榆枝挑了一块素净的淡绿丝绸。
也算不得丝绸,它是合成品,丝只占百分之五十,有百分之三十的棉,百分之二十的其他纤维。
这时候的布料工艺并不发达,所以,这块料子虽然不是全丝绸的,但却比丝绸的便宜不到哪去。
不过榆枝很喜欢,它很柔软细腻,比丝绸的料子吸水,更耐磨耐脏,抗皱,不会粘粘皮肤,垂感也很好,做春秋款的裙子十分合适。
颜色也清爽干净,很适合初春。
“妈,这块可以吗?”
王新凤睁大眼睛看着,都不敢上手摸。
来帝一个来月,加上在家里猫冬的两个月,差不多三个月没有做农活。
但她的手经历了几十年的农活洗礼,很是粗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细滑的。
这样的好料子,她怕摸起毛了。
“枝枝啊,一尺就得十多块,会不会太贵了?”
“贵确实贵,但也好啊,楚姨的儿子在海市职位不低,她儿媳也是有公职在身的。”
“家里两个孙女都是当做大家小姐培养出来的,平时出入的地方必定高端,接触的人,也是有身份地位的。”
“同时,他们有见识,有品位,一般的东西看不上,即便他们自己不介意,但穿出去别人也会带上异样眼光。”
“十几块钱的料子算不得太好,却也不算太差,很符合持检节约的高职位人员家属穿戴要求。不会让人看低,也不会让人觉得奢靡。”
王新凤听得一愣一愣的:“咋穿个衣服还能有这么多讲究呢?有钱就穿好点,没钱就穿差点呗。”
榆枝笑:“是啊,人生本来可以很简单的,但偏偏,有人就要把它复杂化。没事,我们过自己的就好,不用在意其他。”
“这块料子是很好的,用来做我画的那张设计,肯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