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在高考:带着糙汉发家致富(419)

作者: 千炏 阅读记录

牛家因为他,在村子里,特别有脸面,算是独一份的存在。

一年前,在厂里结识了一个刚来的文员临时工,两人自由恋爱。

差不多半年时间,两人确定关系,两家见了面,谈了婚事,就定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办酒席。

一大早,新郎官就穿着老桑家赠送,榆枝设计制作的中山服,收拾得妥妥帖帖,准去迎亲。

新娘的红袄裙,也是榆枝设计制作的,算是给小两口的新婚礼。

不过榆枝一家都还没见过这位新娘子,人怎么样不知道。

姑娘是县城人,家庭条件比之牛家,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姑娘上头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经结婚有工作,在家是最小的,从小受宠。

父亲是家具厂的小领导,所以她才能进去当临时工。

姑娘父亲也是牛满河的小领导,一直很欣赏牛满河,所以才会同意他和自家闺女的亲事。

姑娘母亲是家庭主妇,没有工作,性子还算随和,至少不嫌贫爱富,同意闺女嫁给一个乡下小子。

一家子能算得上是工人家庭,再县城,也是有些脸面的人家,牛家没法比。

姑娘嫁给牛满河,算是下嫁。

王新凤和牛婶子关系好,担心老姐妹在这个亲家面前矮一截,特地把家里的车借去迎亲,给老牛家撑脸面。

所以,桑大壮今天不是来帮忙杀猪的,是去当司机的。

女方那边会来人,一辆车坐不下,桑大壮还特地去借了几辆。

这牌面,十里八村头一份,保管老牛家的腰杆挺得笔直,县城人也不敢小瞧了他去。

古柏大队的村道上,停着六辆贴了红喜字的小轿车,惹得全村老少来看热闹。

第237章 给老姐妹撑脸面

天还没亮,寒风呼呼的吹,大家也不嫌冷,打着火把凑热闹。

那些平时睡到日晒三竿的熊孩子,也都早早的爬起来,围着车子打转吆喝,鼻涕流了老长,一横手,就给抹了。

老实木讷的牛大叔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头一次情绪这么张扬。

手里拿着烟和红包,挨个给司机发:“辛苦了,麻烦了,拜托各位了。”

老实汉子不太会说话,来来回回就这两句,但也能看得出他的高兴来。

他家这场喜事,托老桑家的福,办得漂亮,不但在村子里有面,在亲家面前,他也不输份。

来帮忙开车的都是桑大壮去找贺超大借的人,贺超大也在其中。

不过贺超大只有货车没有小车,车子是找旁人借的。

自从知道老桑家人的身份后,高家贺家是为老桑家马首是瞻。

今天这样的喜事,贺超大第一个举手参与,高家贺家其他人倒有些懊恼,他们不会开车。

和办喜事的人家也不熟,不好来吃喜酒。

其他来帮忙的就是贺超大车队里的人,和桑家合伙做生意的事,贺超大已经和他们说过了。

有关老桑家的身份没有明说,但也暗示过,跟着绝对错不了。

他们要是愿意,车队就从纺织厂脱离出来,加入桑家。

要是不愿意,贺超大准备自己独立出来。

集高贺两家的家底,重新再弄一个车队,加入桑家。

都是跟着贺超大好些年的老人,对贺超大是信任的。

这些年挂在纺织厂,稳妥是稳妥,但挣的钱没怎么涨过,他们已经开始不满足现状了。

桑大壮在云关县的生意少有人不知道,尤其是同样跑车的贺超大的队伍,双方相当于同行,更是了解得很清楚。

自然也很羡慕。

以前就在想自己要是也能参与就好,如今机会到了跟前,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所以根本不用贺超大怎么劝,全都爽快的答应了。

今天来帮忙,也是打着交好的主意。

大家都笑着接了红包和烟,让牛大叔放心,事情肯定办得漂亮。

烟不好买,这些也都是老桑家帮的忙弄回来的,家里办酒席用的好些吃食用物,都是老桑家帮的忙。

主要是王新凤出头,为了她的老姐妹,老太太也是下了血本。

换一个普通家庭的儿媳妇,王新凤是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破费。

谁让牛婶子家娶了个金凤凰呢,可不能让老姐妹受委屈。

王新凤的好,牛婶子都记着呢,这份情,他们全家也都记着。

只是,大好的日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高兴的。

牛婶子的大儿媳方芳就不太高兴。

方芳是邻村姑娘,没文化,长得一般,家庭条件比牛家都不如。

家里兄弟姐妹多,她不上不下处在中间,嘴不甜,干活也不是最好的,在家就不怎么受宠。

那些年天灾人祸,日子不好过,家里用一袋粗粮将她换给了牛家。

这种情况,一般就是两清的状况,就是完成了一桩买卖。

这些年,娘家人没上过门,方芳也没回过娘家,她知道娘家人不咋样,因为穷,很是抠门自私,什么东西都想往自己肚子里巴拉。

不管是父母子女之间,还是兄弟姐妹之间,都没有什么情分可言。

那样的家太冰冷无情,太过压抑可怕,她不想回。

在牛家的生活很如意,她一直很满意,虽然牛家也不怎么富裕,但相互之间是有感情的,不想娘家人来破坏掉。

只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她原本以为的好生活,在这样的隆重衬托下,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想到自己是一袋粗粮换回来的,也没个酒席,更别说新衣服,小轿车了,就觉得心里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