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高考:带着糙汉发家致富(454)
榆枝倒觉得现有的布局很合适,不用改,再弄些特有的装饰就好。
这事可以让桑大壮找人来弄。
他手里正在逐渐装修队,自己的店铺,倒是能用来练手。
“这里很不错,辛苦梁助理了,接下来的事情我自己处理就好,我们先回去拿钱吧。”
“好,”梁墩也不多说什么,云父跟他交代过,榆枝怎么说,他怎么做就是。
王新凤几人看得有些意犹未尽,想到以后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激动得不行。
回去时,云苒小两口没跟着了,说榆枝忙,等以后店铺开张了,他们再来贺喜。
榆枝确实忙,想着空闲下来再好好谢谢他们就没多留。
回家把钱交给梁墩后,榆枝就着手画设计图了,画好后就得开工装修。
抓紧时间建造好,能够尽早投入使用。
王新凤几个就凑在一起,热烈的讨论店铺的豪华和那地的繁华。
想到以后进店的人都是有钱人,郑金花和林美凤挺担心的,有些犯怵。
夏小月倒是对有钱人没有那么多畏惧心理了,其实有没有钱,人都是一样的。
只要真诚相待,都挺好相处。
都说有钱人瞧不起穷人,并不是有钱人瞧不起穷人,是有的人瞧不起穷人。
这是品性决定的态度,并非资产决定的。
夏小月看两人还没上手就有些胆怯,主动耐心跟她们传授销售经验。
卖了一年衣服,夏小月现在算得上是个熟手,说起卖衣服来,头头是道。
郑金花和林美凤都虚心受教,学得认真。
胆怯归胆怯,这份工作她们也是想做好,长长久久的做下去的。
学习之后,懂得多了,心里有了底,那股提前到来的胆怯都淡了些
榆枝花了两天,把装修图纸做出来,交给桑大壮。
怎么安排人去做,榆枝没管。
她又开始画工作服了,工作服是很有必要的,代表他们店铺的精神面貌和品牌形象。
这个很简单,榆枝主要以舒适为主,在突出点自己衣服的特色就行。
画好就交给王新凤,让她带着郑金花林美凤和夏小月做。
做衣服的过程,一方面是为了让郑金花和林美凤熟悉衣服的制作流程和方法,这方面她们虽然了解一些,却并不全面。
一方面,是给郑金花和林美凤找个事做,免得胡思乱想。到帝都之后的种种,都让两人心里生出了不安,榆枝担心清闲,活磨灭她们的斗志,不是个好现象。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夏小月利用这个时间,给郑金花和林美凤做一个培训。
培训内容就是如何给客人下单,如何帮客人选衣服款式,颜色,料子,这个需要一定的审美,先天不会的,后期可以学。
下单时,需要些什么手续资料,比如客户的身高体重肤色喜好,以及需求,还有制作时间,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这些都很重要,必须写进他们的订单协议里。
也是郑金花林美凤都必须学。
榆枝开的是定制店铺,与旁的成衣铺子有些差别,与一般的裁缝铺子也有不同。
定制仍旧是两种形式,一是原有图样上,进行选择定制。
一种是全新的私人订制。
两种方式郑金花林美凤都要学,这个不难。
以上种种,郑金花和林美凤都得有深刻的认知和重视。
好在郑金花和林美凤都认得字,倒是省了不少事。
除了这个,她们还得学会管理。
如今店铺刚刚开始,现有的几个人能忙得过来,以后生意好了,就不行。
得找接待,找设计师,找缝纫师,说不得会计这些都会找。
要是郑金花林美凤做得好,他们就会升上去当主管,管理必须得会。
当然,她们要是做不好,或是不愿意做,找其他人也行。
第267章 名字,开业
榆枝把工作服交出去之后,又将办理店铺手续,开门做生意的营业执照这一系列的事交给李甘,请他帮忙办理。
这事李甘熟,跑起来也快,能者多劳。
她只给店铺取了名字,叫独。
独一无二的独,得天独厚的独,寓意最独特的私人订制。
除了开业手续,榆枝和郑金花林美凤夏小月之间的合同也得麻烦李甘帮忙。
店铺榆枝并不打算分裂店铺的所有权,品牌的管理权,和人合作经营。
她觉得那样会让她在维系关系上,耗费大量精力。
她有钱,有能力,没有必要给自己找个可能会成为阻力的掌权者,她必须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店铺并不打算用合作的方式经营。
不过也不好和夏小月他们签订单纯的雇佣合同,要不然时间长了,没有激情和动力了,她们会产生懈怠情绪,不利于发展。
夏小月几人作为老人,榆枝还是愿意给与最大的优待,所以和夏小月他们商量过后,采用的分红合同。
合同大概内容就是,只要她们还在服装店里做,那么每年年底结算,她们都将得到百分之一的分红。
做满多少年后,即便他们不在这里做了,也能领这笔分红。
如果他们做得好,会根据情况增加,做得不好,也会减。
她们没有决策权,只有辅助管理权。
其他福利待遇再另谈。
如果以后独这个品牌的开分店了,她们参与其中就仍旧有分红,没参与就不会有。
所以现目前,他们只有当前这个店的分红。而且也只有他们这样作为第一批员工的才有。
之后的员工,在做满多少年后,有什么样的成就了,才能享受这样的分红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