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女为帝(147)
有红妆护着晏秦氏北上,便也是为晏清的身份做了一层遮掩。
而在季城之中,有袁谋仁的细心安排,那些自南边来的,都被一一盯着。
所以,眼下匪徒或许能从江门政府那儿得知些大概的情况,却不可能知道得太详尽。
就比如,他们不知道晏清会不会领兵南下,也不知道孟舒澜会令赤甲营多少人南下。
这算是晏清他们的优势所在,只是当晏清领兵南下这个可能存在时,匪徒们对于队伍中出现的女子,自然会更加警惕。
而金铭偏柔的长相,在这个时候就又是一桩优势。
在民间话本、唱词里,晏清可是一个身形威猛不输男子的形象,金铭这身高长相,便可以说是完全吻合了。
此行,既是为了佯装他们不知余淮匪盗猖獗一事,又是为了“自投罗网”,诱导匪徒对他们下手。
这一点,曾成文在叫于怀宁带人出来跟着晏清他们的时候,就已然有了打算。
于怀宁手下的兵,多是刚入伍一两年的,打过一场血仗,死人堆里活下来的,素质过硬,又没受多少风沙的磋磨,年纪也正是弱冠之年风华正茂之时。
不说有多少颜色,至少放进人堆里,还是能引来一些人侧目的。
这是一步险招。
在燕七的消息里,这伙匪徒最是钟意姿色姣好的人,无论男女,他们都有脱手的渠道,且往往能得高价。
可他们是官兵,很难肯定匪徒下手时,一定会留他们性命。
但这却是摸清人质被关押的地点,且最大程度保护人质安全的最佳方式。
暗部的人都不能越过那些匪徒的封锁,查探到他们关押无辜百姓的地点。
他们这些更擅长明面上打架的兵,自然就更难暗中找到关押人的地点了。
在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的情况下,这是赌命的一步棋,且在他们上岸之后,就已然没有了再反悔的余地。
与亡命之徒博弈,若没有舍弃性命的觉悟,最终只会一败涂地。
离余淮县府衙越近,那对于即将到来的未知遭遇,也越叫人心紧。
所有人都绷着一根弦,却强装镇定。
半个时辰前,一个人影鬼鬼祟祟地从外面冲进府衙内,直奔府衙内厅去。
“老大,他们进城了!”
一个尖嘴猴腮的男人在厅前跪下回话。
他面前的厅堂之上,四仰八叉地坐着一个壮汉,一手环抱着一名衣衫半解的美姬,一手捏着酒壶柄逗弄着给美姬灌酒。
听闻男人报信,眼都没抬一下,只是问:“来了几个?”
第132章 府衙匪巢
“这个……”
尖嘴猴腮的男人眼神闪了两下,不是很确定地回道,“我隔得远,除了中间那两个,其他人又都穿得一样,不太能数得清……”
男人正打着马虎眼儿,就见壮汉看了过来,心里一跳,连忙改口,“虽然不太能数得清,但跟二狗之前说的差不多,大概就是一二十来人。”
壮汉,也就是余淮县里匪徒的老大——葛大壮,转头问王二狗:“码头那边有多少人?”
“那哪儿能数得过来啊?光大船就好几艘,船上有多少人,咱也看不见啊!”
王二狗倒是不像那尖嘴猴腮的男人那样,面对葛大壮时总是战战兢兢的,有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看他们来来往往那么些人,倒是跟二当家手下的人,差不了多少。”
听说跟老二手下差不多人,葛大壮心里就有数了。
“那就是千把个人。”
葛大壮琢磨着,又有些疑惑,“漳怀这片出这么大的事,朝廷就派这么点儿人下来,不太正常。”
“说是什么叛乱,人手不够。”
王二狗接话,把在码头边上听到的,都一一同葛大壮说了。
内容之详细,只叫底下厅堂中尖嘴猴腮的男人——猴三儿,心里啧啧感叹。
这王二狗真不负他名字里这个“狗”字啊!耳朵、眼睛真就跟狗一样尖!
猴三儿这会儿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码头蹲着,葛大壮还执意要让王二狗也去码头盯着了。
而听王二狗说到京城叛乱的事儿,葛大壮也就想起了先前从江门知县那儿得来的消息。
说是朝廷刚刚平定了反王叛乱的事,正忙着追缉叛逃的反王及其党羽,所以人手吃紧,只能是慢慢处理。
眼下这一批人,就只是朝廷派下来,先缓解漳怀水患的恐慌,给流民们定心,防止事情拖久了,引起民乱的。
大概一两个月之后,可能还要来一批西边儿的大头兵,来接手这边,顺便清理这一片潜藏的反贼的势力。
至于朝廷上边儿,说是要派个皇子王爷下来主事,怕他碰上反贼出事儿,要先去洛桑城从东疆借兵,然后一路清理南疆反贼势力,再到这边儿来捞现成的功劳。
嘿!不得不说,这皇帝老儿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事儿都让别人做了,自己儿子下来接手就成,白捡功劳。
要说不要脸,他们这些泥腿子比起他们那些皇帝官老爷们,那可还差得远呢!
葛大壮在心里嘲讽了一波高官厚禄的大人物们,自觉自己还算是有情有义,比起那些没脸没皮的大人物们,还要仁义几分。
“老大,咱们怎么说?”
猴三儿不知道葛大壮心里在想什么,但葛大壮一直不说话,让他心里有些心慌,沉不住气地问道,“咱们是把这伙人办了,还是怎么说?”
还不等葛大壮拿个主意,猴三儿就先跟葛大壮建议了起来,“我看就今天入城那一二十个人里,二狗说的那个大夫和那个大夫身边的小妞,品相确实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