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将女为帝(181)

作者: 喵圆喵 阅读记录

同一时间,孟舒澜所率的晏家军以余淮城为据点,平定民乱,安定周边,同温哲翰前后夹击江门。

正月二十九,晏清刚踏入北地境内之时,江门告破。

然而,流寇与羌国勾结,占领怀临城,据守。

西南联防营前往怀临、鼓楼乡的军队遇伏,惨败,生还者不足十分之一。

盲森异动,瘴毒大盛,向盲森边缘急剧扩散,西南联防营防线被迫后移,羌人趁机占据西南联防营第一防线,与怀临匪寇、官府形成联结照应之势。

二月初,南川洲突现大批军队,人员混杂,疑有西戎兵着羌国兵卒战甲,掺杂其中。

二月中旬,芽城防线发现西戎军,并在其中发现反王温哲茂的踪迹。

孟舒澜与温哲翰联手拿下江门后,火速赶回西疆主持大局,如今正同南川洲的羌人以及芽城外的西戎人形成对峙之势。

一条条消息看下来,当初晏清与孟舒澜预想过的最坏结局,终究还是出现了。

在温哲茂的搅局下,西戎打着为武安皇子讨回公道的名义卷土重来;羌国依附西戎,趁机占据西南片区部分国土,意图东扩。

没有迟疑,晏清与红妆昼夜不息赶往西北联防营,随时准备调兵南下增援。

西疆塔里尔,孟舒澜正同几位将领商议着退敌之计,随风掀帐入内。

“殿下,芽城告急!”

随风快步将战报呈上。

孟舒澜飞快扫了一眼,将战报传给几位将领,沉声道:“先是漳怀水患,消耗各地粮草银钱以及人力,再起民乱,消耗兵力。如今再起兵乱,敌方有备而来,我方却是仓促应战,长久对峙对我军极其不利。应当,速战速决。”

“各位将军可有良策?”

孟舒澜问周围老将。

几位老将皆是面露难色。

其中一位更是直言:“元帅,不是我等涨敌方气势灭自己威风,实在是先前同西戎一战,耗损了西疆大半兵力,西南又调派了不少人出去。余下的老兵不足五万,新兵倒还有三万。但新兵训练尚且不足一年,现在让他们上战场,那就是送他们上去送死!”

“我等又何尝不知此战就拖于我军不利,但是人手不足,缺银少粮,便是我等有三头六臂、孔明之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难速战速决。”

又一人补充着,引来一片叹息。

少顷,一人忽然道:“殿下,微臣倒是有一计策。”

孟舒澜眉头微跳,问:“尹大人请说。”

监军尹智明立马上前献策:“您看,西疆自芽城往下,是一片荒漠,对方断然不会在此设兵,吃力不讨好。而这片荒漠,却正好隔断了南边羌人与西边西戎的联系,二者要想联手,定然不容易。”

“如今我们人手正吃紧,而此处防守的兵力却并非必要。以微臣来看,不如将防守此处的兵力回撤,增援芽城,正好能缓解芽城之危。”

“胡扯!”

尹智明话音刚落,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就打断了他,同时对孟舒澜道,“元帅,格洛戈壁的兵力绝不能撤!格洛戈壁防线与芽城防线互为补充,一旦格洛戈壁失守,不仅芽城难保,敌军若是自戈壁奔袭,越过无人看守的格洛戈壁,将长驱直入,攻入西疆腹地!此计,断不可行!”

第163章 舍一保一

“格洛戈壁重要,难道芽城就不重要了?”

尹智明反驳殷丘,“殷将军莫不是忘了,名河源头可是在芽城!一旦芽城失守,敌军从芽城顺水而下,将直达莫兮城与丘机之间的名河闸口。为防干旱天导致农耕不利,闸口处可是蓄得有大量河水。一旦敌军炸毁闸口,河水一泻千里,丘机就是下一个余淮!”

“监军这话有理。”

孟舒澜点头赞同尹智明,“漳怀水患已经朝廷钱粮人员吃紧,要是名河决堤,不止丘机,就是塔里尔都有可能受到波及。战事吃紧,要是再出一场民乱,对我们只会更加不利。”

“那就开闸放水,将名河水引至香漳河。”

老将白术说道,“西疆不是农耕重地,加上战事吃紧,农田也并没有打理的人手,不如直接放弃。要知道,就算芽城不破,闸口也未必就不会被炸。需得防患于未然。”

“不行!”

尹智明反对,“如今粮草已然吃紧,这仗还不知道要打多久,要是放弃农耕,到后期粮草供应不上,难道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上战场吗?”

这回便是跟尹智明最不对付的殷丘也沉默了。

漳怀水患耗掉了国库中太多的存粮,眼下西疆、南疆同时开战,双方粮草消耗巨大,而南疆昨年歉收,今年在战乱下粮食的产出定然不大,只靠东疆产出的粮食想要养活整个国家的百姓,甚至支持两处持久战,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倒是不用太担心。”

孟舒澜道,“早在年前,我就已修书圣上,请作客大梁的荣锦王与静娴长公主,请求大梁的援助。半月前,我刚收到荣锦王的书信,大梁愿意出兵三万,粮草两万石,支援我军。人和粮草已经上船,走海路在余淮外的海岸码头登陆。”

“海路顺遂的话,最迟三月底大梁的援军就能到达余淮。届时大梁军队将与端王所率领的部队,对羌国发动反攻,我们的人会押运粮草返回西疆。”

此言一出,众将眼睛都是一亮。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殷丘大笑拊掌,“有了这两万石粮草,至少到今年秋收之前,不用为粮草的事发愁了。”

“嗯,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坚守到援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