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女为帝(244)
“两位公主已经婚配。”
许相逢提醒柳溪元,“柳大人年纪尚轻,还是莫要太过浮躁,万事还是上点心,省得被人言说记性不好。”
“谢丞相大人提点,学生感激不尽。”
柳溪元捧许相逢一句,又道,“学生只是觉得,西戎既然是战败之国,又是撕毁协约在先,咱们不管是亲王迎娶西戎公主,还是公主远嫁西戎皇城,都似乎太过抬举西戎了。”
“论语有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微臣以为,西戎此次乃是不义之举,便是郡王、郡主,也亦可纳入此次和亲的人选之中。”
柳溪元向皇帝进言道,“西戎此次乃是不义之举,又以和亲为要挟,来左右和谈赔偿一事。微臣以为,若当真遂了他们的愿,使亲王、公主和亲,反而是中了对方圈套,在和谈中落了下乘。”
“微臣还是那句话,既然是和亲,就该也为西戎公主考虑一二,只要西戎公主点头嫁,那一切也就无所争议。”
“柳爱卿言之有理。”
许相逢冷眼欲辩,却被皇帝打断,“如此,钟大人便将郡王、郡主也纳入和亲人选,该如何操办,使郡王、郡主与此次出使我国进行和谈的西戎皇子与西戎公主融洽友好相处,朕相信爱卿定然是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既然是两国议和,自然也该加深一下相互之间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促进合作双赢。”
皇帝很是高兴地说道,“咱们这些老年人都是些老顽固了,变无可变。但他们年轻人之间多多交流,取长补短,总归是没有坏处的。不如,便请西戎皇子与西戎公主,入国子监与诸位郡王、郡主一同学习一段时间,加深一下感情,顺便在康都游玩一段时间,也好让咱们一尽地主之谊。”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群臣面面相觑,纷纷看向许相逢。
柳溪元瞥一眼面色冷沉的许相逢,先一步站出来,道:“微臣以为,此举甚好。”
有人开了头,自然就有人想要跟风。
只是许相逢不开口,那些怕得罪许相逢的人,都不太敢开口。
“臣以为此举可行。”
王卫涛出声附和,遂又偏首瞧一眼许相逢,将其架上,“丞相向来以国家为重,想来便是忧心西戎势大,却也是不甘让其嚣张地在和谈上压我们一头,叫同僚蒙受羞辱的。”
“丞相大人爱百官如爱亲子,定然是不愿见去和谈的大人们,还要看西戎那群不义之徒的脸色,而心中憋屈的。”
柳溪元顺着王卫涛的话说道,将许相逢拒绝的路子堵死。
许相逢冷眼瞥着一唱一和的王卫涛和柳溪元。
这两人一人一句,看似句句夸赞,实则却是让他难以拒绝皇帝的提议。
若是他拒绝了,那就是见西戎势大,怕了,所以向着西戎低头,要满朝文武,甚至整个武安国在西戎面前装孙子。
审时度势固然重要,但一个国的傲气更不该失。
而他身为一个为国为民的丞相,百官之首,是最该在审时度势之后,也该保留国之傲骨的人。
否则,他大半生在朝在野累积的民心声望,都将因此大打折扣。
许相逢转回眼,半垂的三角眼望向高位上的皇帝。
小皇帝终于是养了两条好狗,也懂得了驱狗咬人。
许相逢垂下眼,敛下眼底寒光,拱手道:“老臣对此无异议。”
许相逢低了头。
剩下的人自然也就纷纷附和。
只是这剩余的人里,却有两个附和得很是力不从心。
皇帝看一眼满脸怨气心不甘情不愿地附议的徐开达,默默地撇开眼去,不敢问。
要留使臣在京逗留,其中开销自然是天文数字般的。
而如今国库赤账一堆,正等着西戎的赔偿款来平账,结果自己还非得拖着和谈。
一边是无底洞一样的巨额开销,一边是看不到赔款期限的赔偿款,也无怪乎徐开达不乐意了。
第220章 京官外派
不好问徐开达,皇帝自然就盯上了另一个不情不愿的人:“钟爱卿可是对此有何异议?”
突然被点名的钟锦晖顿时一个激灵,面色一肃,道:“微臣并无异议。”
钟锦晖嘴上这么说着,心里想的却是截然相反。
他真的只是想做个清闲的小官儿罢了。
和谈本来就够麻烦了,皇帝还突发奇想地让西戎皇子和西戎公主进国子监。
国子监那是什么地方啊?
那是国家栋梁培养的最高学府。
他也不怕被人把国家栋梁策反了。
不过话说过来,能这么容易就被策反的,也算不得栋梁了。
如此,倒也能测一下这些学子的品性。
这样一来,之后的年末考核就能省下些功夫。
反正学子的考核这些东西,也是他们礼部的事儿。
至于怎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之后好少废些功夫……
钟锦晖想着,偷眼瞧了眼柳溪元。
这新科状元脑子好使,回头让他想去,反正是礼部的人。
这样一想,钟锦晖对皇帝想一出是一出的怨气,也消散了几分。
这事儿安排下去了,也就用不着他操心了。
剩下他得操心的,就只是使者团的衣食住行,以及和谈的具体内容拟定。
还有……
怎么从徐老先生手里再扣点儿银子出来。
这国家的事,总不能他自己掏钱垫着啊!
钟锦晖想着又瞥一眼徐开达,见其那拉得老长的脸色,嘴角就是一耷拉。
难哦!
一边想着自己的小心思,一边听皇帝叨叨了些细碎的注意事项,钟锦晖始终肃着张脸,连声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