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女为帝(291)
晏清朝一身风尘的颜仲祈等人点头致意,随后便让红妆领他们下去休息,将一众被擒的主犯交由刚回到荆城的祁威押送大牢刑审。
说是刑审,但也实在没什么可审的东西。
所有的证据都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没能运出去的新一批粮草兵械还在边关扣着,人赃并获,没得反驳的余地。
所谓刑审,不过是给他们个自白的机会,给他们受牵累的家人一个活命的机会。
一个月后,一切也都处理妥当了,只是晏清却迟迟压着边市那边的申诉,不肯重新开放边市。
“虽说如今主犯已落网伏诛,但其余暗中协助的人还在流窜,没有眉目,且丢失的物资数额巨大,边关一切货物都得重新盘查。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一时半会儿的,我也腾不出人手来维持边市的治安。”
对于几位官员及商行头目重开边市的请求,晏清如此无可奈何地推脱,“这要是一个没看着,出了什么事,圣上要追责我的过错不说,对几位来说也少不得要损失一大笔。多划不来?”
“再者,如今缺漏的钱粮等物还没有下落,若是这个时候放开边市,到时候圣上问起这笔账来——我是该说我年纪轻没能耐,没查清这笔钱粮的去处,就迫于前辈们的压力匆匆开了边市,将此事不了了之了,还是由几位凑了这笔款项,让我去交差啊?”
晏清询问着,目光扫过眼前面面相觑的几人,最后落下结论,“所以,几位应当明白,这事儿不是你我能扛得住的。边市开不开,什么时候开,得上面那位开了口,咱们才能不担责。几位说,是不是这个理?”
前来给晏清施加压力的几人听着她这话,忙不迭地应着是,匆忙忙地告了辞。
只是谁也不知,此时坐在京城龙椅上那位,此刻压根儿没心思管什么边市开张不开张。
第262章 暗潮汹涌
三个月前,身在京城的皇帝收到了一封来自西疆的密信。
看罢信,皇帝久久没有声息。
安宁小心瞧着皇帝的脸色,却见先前还气色尚佳的皇帝脸色灰败,形容枯槁,像是在这短短的一瞬走完了剩下的半生,憔悴沧桑如行将就木的老人。
皇帝灰白的唇边一抹猩红,更是惊得他失声喊了出来,“圣上!”
像是大梦骤醒的人,皇帝木然的目光一颤,沉着眼厉喝,“闭嘴!”
安宁顿时哑了声,颤着步子挪到皇帝身边,抖着手递上帕子,小心翼翼地劝,“圣上千万保重龙体,奴才这就去请太医院的……”
“不必去。”
皇帝斜了他一眼,取过帕子擦了唇边的血,低哑的声音阴沉冷厉,“这件事,谁都不许说。”
安宁不无忧心地皱了眉,但对上皇帝那双阴鸷的眼,却终是没把劝解的话说出口,低了脑袋恭声应下,“奴才明白。”
皇帝像是松了口气,绷紧的身体软下来,却猛地捂着嘴咳嗽了起来。
“圣上!”
安宁心惊胆颤地看着那帕子被血浸透,慌慌忙忙地给皇帝倒茶顺气,“您缓口气,莫要急。什么事,也没得您龙体康健重要啊!”
皇帝朝他摆摆手,深吸着喘匀了气,才将手里的信团了塞到他手里,“你亲自走一趟,避开所有人,将这东西送到晏家二爷手里去。”
安宁惊疑不定地将手里的东西攥了紧,搀着皇帝一边给他顺气,一边保证,“您放心,奴才一定将东西原原本本地交到晏家二爷手里。”
皇帝拍了拍他的手背,推开了他的手,撑着桌子摇摇晃晃地起身。
安宁连忙要搀,却被皇帝抬手制止了,他只得在皇帝身后亦步亦趋地护着。
皇帝踉跄着走到一侧书架前,敲开一个暗格,取出一份密封的信件,依旧交到安宁手里,“把这东西也交到晏家二爷手里,为朕给他带句话。”
恭恭敬敬地接了东西,连着手里团着的信件揣进贴身衣兜里,安宁才扶了摇摇欲坠的皇帝,小心地应声,“您说。”
“我温家有愧先祖盟约,有今日结局都是报应,我认栽。若晏二爷不想遂了仇人的意,趁早离了京去,带着当年先祖盟契找晏家丫头,或还能有报仇雪恨的机会。”
安宁听得心头惴惴,可皇帝紧跟着的一句话,却更叫他心惊肉跳,“如今盟约已散,按当年先祖相约,西晏可就此抽身而去。”
“都记住了?”
皇帝转头目光沉沉地盯着安宁。
安宁连忙点头,“奴才都记着了。”
“好,好。”
皇帝连着说了两声好,一抬胳膊撇开他的手,摆着手撵人,“你下去吧,让朕自个待会儿。”
“是。”
安宁应声退下,出了御书房却又不放心地叫来自己干儿子安贵,“圣上心烦,你在此处听候吩咐,莫让人搅扰了圣上。”
安贵应下,却又多嘴问了安宁一句,“干爹是有事要办?”
安宁沉着眼喝了声,“我的事你少打听!宫里这么些年了,这么点规矩都记不住?”
“是儿子不对。”
安贵赶忙认错,“儿子只是怕若是有大人问起来,没个说法,不妥当。”
闻言,安宁上下打量他一眼,哼了一声,“杂家在圣上身边当差,来去自是圣上授意,还用不着给别的谁交代。”
安贵忙将头压得更低,“儿子明白了。”
“咱们这些伺候圣上的阉人,一辈子的生死富贵都系在圣上身上,不该生的心思趁早掐了,免得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安宁压着声音警告他,见安贵连声应了是,他才一甩袖子走了,只丢下一句,“别被人当枪使了,还傻乐着以为自己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