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将女为帝(297)

作者: 喵圆喵 阅读记录

阴恻恻的声音语调平淡,却让跪在地上的黑衣人抖得更凶了。

“属下办事不力,回到堂中会自请责罚。”

一个沉稳的声音忽地在密室中响起,“至于这些废物,属下亦会好好处置,主上不必为这些废物费心。”

“你的这些废物,可是给这盘棋,带来了不小的变数。”

坤武转眼盯着地上的黑衣人,“是属下的过错。以后这种残次品,定然不会再出现在主上面前。”

许相逢看了他一眼,“之前的那个,再去些人盯着。这一次,决不允许失手。”

“是。”

坤武应下,随后一探手按在黑衣人背上。

惨叫紧跟着一声清脆的脊柱碎裂之声响起,却在片刻后成了“嘶嘶”的嗬气声。

鲜血从黑衣人被拔掉舌头的口腔里涌出来,跟他扭曲面孔上的泪水裹成一片。

许相逢看着滴在地上的血,皱了眉头,“别弄脏我的地方。”

“是属下疏忽,之后会让人来清理干净的。”

坤武一手将瘫软在地上抽搐还未断气的黑衣人捞了起来,一手胡乱将黑衣人被拔出来的舌头塞进黑衣人衣襟里裹着,以防鲜血再次滴落,才向许相逢请示,“主上可还有别的事要吩咐?”

许相逢朝他一摆手,“处置这些废物去吧。”

坤武应下,拎着半死不活的黑衣人,在许相逢离开密室之后,才从暗道退出密室。

第267章 朝臣逼问

皇帝派去传召温哲翰的人很快回来了,甚至只比他晚一两天离京的王京柯和刑部的人都还没踏进北疆的界域,他就已经快马回到了京城。

疾驰的快马在长街上横冲直撞,一连撞飞了好几个避让不及的行人,引得周围人议论纷纷、咒骂不断。

但那人却无心赔罪或训斥,只一心往皇宫里去。

端王在视察大坝时意外落水,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这一消息,在跑死几匹马的宫人回到京城之时,上报皇帝之前,就迅速传遍了康都的大街小巷。

康都城内,一时间人心惶惶。

早有心理准备的皇帝在得到宫人日夜兼程带回来的消息后,依旧没能做到镇定自若。

安宁眼疾手快,及时搀住了朝地上跌坐而去的皇帝,半托半扶地搀着他坐下,一边给他顺气一边劝,“您多保重点儿自个儿,三殿下如今情况未明,未必就是最坏的结果。您可千万别急,这个时候您可不能倒下。”

皇帝喘了几口气才顺过劲儿来,“你说的对,朕这个时候还不能倒下。”

老三大概率是回不来了,有的事必须早做打算。

“长公主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皇帝忽地问起自己皇姐来,让安宁愣了一下,想了片刻才摇头,“从大梁增援之后,长公主就一直再没来过信儿了,只怕……”

只怕是先前大梁定远侯战死在武安一事,到底还是有了麻烦。

皇帝沉着眼,好半晌才叹出一口气,“她在大梁暂时回不来也好。”

只是自己到底辜负了她的期望,将这温家的江山断送在了自己的手上。

他不明白,何至于就走到了这个地步?

“这边的事,她若不知道,就别去信告诉她,就让她跟姓孟的留在大梁,至少比回来安生。”

皇帝闷着声音交代,安宁一一应下,又劝他,“圣上,太医院的张大人已经在偏殿候着了,您看……”

皇帝半晌没有做声,就在安宁琢磨着他大概是默许了,就要自作主张让人进殿时,手腕却被人一把扣住!

力气之大,让他错觉自己腕骨都被捏碎了。

“圣上?”

安宁惊疑不定地看向皇帝,却见他正沉着眼盯着自己。

安宁心下一颤,听得他低声问,“朕之前交代你的事,都办妥了吗?”

这突然的一问,让安宁有点儿拿不准他说的是哪件事,直盯着神色凝重阴沉的皇帝看了半刻,才恍然醒悟。

“妥了。”

安宁凑近皇帝耳边,将已经讲过一遍的事又说了一遍,“前两天奴才悄悄使人去问过方老先生了,人已经送出去了,现在应该已经到沪锡了。”

皇帝松了手,好似也松了口气,“好。”

安宁猜不透皇帝这会儿是什么心思,也不敢再提让御医问诊的话,只战战兢兢地在旁小心伺候,等候吩咐。

“舒澜那边还有什么消息吗?”

等了很久,安宁才又听得皇帝开口,连忙将方才宫人递上来,却因皇帝一时深受打击而没敢交给他的书信递上,“舒王殿下递了信来。”

“怎么不早说?”

皇帝斥责了一句,匆匆拆了书信。

看着皇帝肉眼可见阴沉下来的脸色,安宁垂首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

终于,皇帝看完了信,将信纸连信封都扔进了火盆里,颓然地撑着额头,许久才呼出一口长气,“叫张鉴进来看脉吧。”

安宁暗暗松了口气,扶着皇帝在小榻上歇下,就脚下生风地去请了人。

之后他又以皇帝休养为由,将几个听见风声的大臣给打发了,“这些捕风捉影的事儿也值当各位大人打扰圣上休息?待明儿早朝,同行的大人朝上禀了,各位大人不就都明白了?就别今儿个给圣上添不痛快了,回头不痛快不还是您几位吗?”

前来刺探的大臣听他这么一说,就猜到流言大概是真的了。

只是奇怪的是,皇帝竟然没想瞒着,还打算在早朝上公开这事?

刺探消息的几位大臣没明白皇帝的打算,得了他们消息的一群人也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