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将女为帝(317)

作者: 喵圆喵 阅读记录

“郭大小姐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末将领命。”

红妆低头领命,却又与片刻后抬头看向她,“保重。”

晏清咧嘴一笑,是许久未见的恣意洒脱,好似不再为繁琐之事所累,又成了父兄还在时,只需勇往直前,直率却又狡黠顽皮的小将军。

沉沉的目光落在她身后,鸿影和白鹭皆朝她点了头,无声地保证。

红妆敛下眼,手按在腰侧长剑之上。

她也本该陪在她身侧,与她并肩作战,与她同生共死。

拇指摩挲着剑柄,红妆垂眸敛下所有的情绪。

晏清又转头看向另一人,恭敬地一抱拳,“北地官道重整之事,有劳大人相助。”

“将军言重了,某作为北地主簿,能为北地百姓做些实事。能为将军和郭小姐分忧,是某之幸。”

张鸿锋拱手而立,说得恭敬客套,却又在话末仰起头来,笑得温润,“说来,我与将军也算是表兄妹。当哥哥的不如妹妹有能耐,做不了什么大事,也就只能帮帮小忙。”

看着这个仅有几面之缘的表兄,晏清再次朝他抱拳,却少了先前的客套疏离,多了些兄妹间的玩笑与随意,“那就谢谢鸿锋表哥了。”

“清妹妹客气了。”

张鸿锋亦是笑着回应,玩笑的话里掺着认真,“家里有我,你且宽心。”

晏清笑着点头,抬头看向三里外的城楼。

城楼之上,秦蓁扶着城垛远眺。

晏清回来的时候她没去见,走的时候也没有。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眼泪散进风里,被寒风吹干,只剩下红肿发干的眼眶,盛着一汪落寞凄怆,印着远方的山,以及消失在山脚的人。

青衣拽着她的袖子站在一旁,看着晏清走远,抬头看了眼一言不发的秦蓁,想说些什么,又不知该说什么,只能垂了脑袋,拽着她的袖子,安静地陪在她身旁,就像晏清不在的很多个日月一样。

城楼拐角,颜仲祈背靠着墙抱胸站着,听着拐角之后静默的声息,视线落在空处。

晏清走前不曾去与秦蓁道别,也不曾与秦莽商量,只唯独找了他。

其实她不说,自己也会护好北地,护好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可她说了。

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颜仲祈抬眼,转头看向消失在白茫茫一片里的人,想着那天晏清与自己谈话的神色。

她虽然笑着,活泼得正像她这个年纪的孩子,带着狡黠与揶揄,但话一开口就让人觉得,她大抵是不会再回来了。

托孤一词,或许形容不准,但也大差不差了。

那孩子,快要心无挂碍了。

第285章 欢喜不通

乾元六年初的新年,是京城最寡淡的一个新年。

两位皇子的相继离世,舒王的下落不明、生死未知,像一片厚重的乌云压在头顶。

前一段时间的热闹消弭无踪,不论是皇宫还是民间,都是一片愁云惨淡。

有些敏锐的,已经趁着新年探亲的空当,远离了京城。

可有人忧愁,却也有人欢喜。

比如,因为皇子们的离世,而成为了储君候选者的两位郡王之一。

罗开作为哥哥,自认为自己比弟弟罗启更有几乎成为未来的皇帝,如果他那失踪的表弟不再回来的话。

为此,他也没少费心打点,可惜现在也没能得到他那表弟的切确行踪。

但这也不影响他的高兴。

失踪了两个多月的人了,还在被不知道什么人追杀,料想他此刻就算活着也不敢冒头。而他只要冒头,那也就怪不得自己落井下石。

罗开盘算得很好,他甚至觉得那追杀孟舒澜的刺客是他弟弟罗启的人,但表面上看,他那胆小到最近都不敢出门的弟弟,不像是会做这种事的人。

只是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到底是真胆小,还是故意伪装呢?

不过他若是坏事,那这追杀的人,就不是他,也得是他了。

做好了一切准备,想要将这突如其来的皇位收归囊中的罗开高兴得很。虽然不敢大张旗鼓地宴请群臣,但不妨碍他私下里邀朝中大臣花船饮酒,鼓瑟吹笙。

从除夕新年,到正月元宵,罗开过得好不快活。

花船之上,轻歌曼舞,暖炉香烟,推杯换盏间,人醉得五迷三道不知方位。

乾元六年,正月元宵的花船之上,最可能成为储君的郡王罗开,因醉酒而失足落水,营救不及,溺水而亡。

储君的人选,一瞬间就无可争议地落在了罗启身上。

罗启却并不高兴,披麻戴孝地给哥哥守灵时,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生怕有人从暗处跳出来结果了他。

就是一些关于他贪图皇位,谋害自己亲生兄长的流言,也能让他吓得六神无主。

哪怕他明知自己目前是温家最后的后继之人,就算流言是真也成不了真。

从那之后,深居简出的罗启更是闭门不出,拒不见外人。

朝野之上,对这位胆小的继承者颇有微词,但也有些心思活络的,有些别的想法。

为了罗启的安全,也为了对其更好地培养,罗启住进了东宫,由王卫涛及几位老臣授课。

罗启虽然胆小,学识却不错,聪慧且仁厚,是极好的储君之选。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直到春末夏初,一场风寒时疫带走了这最后一位储君。

皇帝大恸,过劳过悲,被时疫击倒,卧病在床,并于四月初病逝。

百官之首,丞相许相逢全面把持朝政,招四疆守将归京,共商社稷大事。

东疆守将率大军回京,南疆代为掌事的官员听招亦率亲兵回京。唯有暂代西疆军务的白术,以及从昨年便一直称病的郭佑宁,一直没有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