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女为帝(319)
对于雪原十二部来说,北地和荆城只需要取其中一个。
所以,雪原十二部有充分的精力打烟雾弹,而晏清却不能放松任何一处的戒备。
纵然有着前世的记忆,在今生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后,她也不能肯定雪原十二部就一定会选择先取北地。
她做了两手打算,将能顾及的都顾及到了,剩下的也只有随机应变。
闭城拒战地守了一个多月,乾元六年,三月初一,秦莽离世。
老将军在一个风雪夜里,还在看着沙盘,困顿间闭眼小憩之后,就再没有睁眼。
天天在狼口关骚扰的雪原士兵,在连着三天都没有见着秦莽出现在城楼后,断定秦莽必然出了事。
这位多年前打得雪原十二部哭爹喊娘的老将军出事后,那压在雪原十二部头上经久不散的乌云也终于消散。
几乎是在三月初四的傍晚,雪原十二部的大军就在狼口关集结。
与此同时,各派大军在荆城和雪山峡谷,对荆城和北地东侧同时施压,以确保狼口关主战场不会受到干扰。
雪原十二部来势汹汹。
失了主将的北地士兵,好似乱了阵脚,在初战之中节节败退,狼口关三道防线,让出去了两道。
直到雪原十二部压到了最后一道防线,狼口关的守军好像才反应过来,集结起了大批兵将死守,并向各处求援。
雪原十二部趁胜追击,大军压境疾攻,并不打算给狼口关求援的机会。
但狼口关的守将显然清楚这道关口意味着什么,抱着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多争取一点时间的信念,一直在跟雪原十二部的大军死磕。
三万人对雪原十二万大军,凭着天险和城墙,硬是守了两天三夜。
到第三天将要破晓的时候,狼口关守军只剩下了六千人不到。
灰白的天光洒在雪地与黑石之上,入目一片暗沉沉的血色。
尸体已经被清扫了,那渗进被踏得坚如冰石的雪里的鲜血,却还红艳得亮眼。
土灰色的城墙,被血糊成了一片黑褐,被冻在城墙沟壑中的血色,在天光里泛着冷艳的红。
狼口关最后的防线之上,一身血污的士兵背靠城垛坐在城楼之上,身上落了一层薄薄的雪,蒙着一层细小的白色冰渣,像是发黑的血豆腐上起了一层白霉。
一个水囊递到眼前,士兵伸手接过,狠狠灌了两口烈酒。
洒出的酒浸入青紫皲裂的嘴皮,让麻木的脑子瞬间清醒,冻僵的手脚也因为这两口酒有了几分暖意。
将水囊传下去,士兵一言不发地抽出卷刃的大刀,从衣服上撕了一块布,轻轻擦拭着。
他的背后,已经清理好战场,整军结束的雪原大军,正步履整齐地急速行进。
哪怕已经被冻得四肢僵麻了,他也能从城楼传来的震颤中,得知敌军的来势汹汹。
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眼,布满血丝的一双眼里,平静而坚定。
提刀起身,他的身边是许许多多,跟他一般无二的同袍。
箭矢已经用完,重弩、城器或损或绝,他们接下来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手里这把卷刃的刀,以及自己这条不知还能活多久的命。
扛着云梯的雪原士兵冲在最前,在将要靠近城墙时分散至两侧,攻城车从中间被推出,直朝着城门而来。
在攻城车后,是严阵以待的雪原精锐铁骑。
一旦狼口关这道防线被攻破,这支精锐骑兵将毫无阻碍地进入北地腹地,迅速截断狼口关守军的后路,同时截击狼口关援军,为雪原十二部大军进驻北地扫清阻碍。
第287章 以险取胜
铁骑之后,是雪原十二部的大军,乌泱泱一片人。
那才是要将他们践踏成泥的主力,精锐铁骑敢于在城破后将后背暴露给他们的底气。
云梯搭在了城墙之上。
早知狼口关的远程武器都打光了的雪原十二部,在云梯之前压根儿就没安排盾甲兵。
前锋扛着云梯攀上城楼,攻城车撞击在城门之上,城楼和大地同时发出震颤,城楼上视死如归的北地士兵几乎站不住脚。
轰隆隆的巨响像是天边雷霆,在朝阳破开云雾的同时,裹挟着遮天蔽日的雪尘倾轧而来。
正在攻城的雪原十二部霎时乱作一团。
城楼上下,站不稳脚的两方士兵,都出现了短暂的呆滞之色。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雪崩了!”
一众人才回过神来,看着狼口关两侧的雪山之上,不知道积沉了多久的雪块巨浪一样淹过来。
雪原十二部的大军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加快了攻城的进度。
狼口关的士兵却轻微地扯了唇角,握着大刀拦在意图冲过此处,逃离大雪掩埋的雪原大军之前,迅速撤下城楼,在城门下结成军阵,恭候着慌乱急冲的雪原十二部。
狼口关架设在贡戈雪山和果垒木雪山之间,两条不可攀登的雪山山脉,成了狼口关向外延伸的不可逾越的城墙。
狼口关的士兵在来之前,都会得到一句忠告:一旦狼口关不可守,雪山是最后的保障。
这句忠告的隐意,则是让他们做好必死的觉悟。
狼口关架设在两山之间,一旦两山上不知道积压了多少年的雪压下来,狼口关必定会被掩埋。
而作为狼口关的守军,在积雪倾塌而下的时候,他们不能逃,他们要作为最后的防线,将敌人的大军拖在狼口关,确保敌人在这一场宛若天灾的人祸中元气大伤。
只是这条忠告传了许多代,从来没有践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