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女为帝(76)
搭上自己的前程、名誉和亲人性命,就为了这反戈一击?
值得吗?
薛图有万千疑问,到他却再也没机会问出口了。
从晏清等人加入战局,局势便开始逆转,不过半个时辰,便将叛军全部拿下。
稍作整顿,晏清留下自己带来的人马,着红妆协助刘桐护卫馨德殿,以防不测。
而她自己却牵过温哲翰叫人去骑来的战马,利落地翻身上马,头一回在这向来肃穆的皇宫中纵马扬鞭,直奔朱雀门!
至朱雀门下,温哲翰已经等着她了。
情况还算不错。
估计李定山不清楚宫内情况,还在等朱雀门乱起来,所以一直没有发兵攻城。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晏清也同温哲翰简略交代了馨德殿的事,说到最后,晏清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醒道:“围殿的是反叛的羽林军副统领薛图,不见肃王踪影。”
闻言,温哲翰也皱了眉头。
既然是要逼宫,没道理皇兄不亲自到场啊?
他不在馨德殿那边,又在什么地方?
温哲翰疑惑着,但没有深究。
眼下显然不是追究温哲茂行踪的时候。
城外虎视眈眈的李定山,才是当前最该关注的人!
“我会让人留意宫内动向的。”
温哲翰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接着便将话题引回正轨,“你要的人已经在白虎门集结,三千精锐,这是眼下能抽调的最多兵马了。”
“不说万无一失,但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说罢,晏清便跨马朝着白虎门而去。
温哲翰望着晏清的背影走远,转身上了城楼。
朱雀门内如今还没有什么动静,李定山自然也能察觉出异样。
若是晏清再晚个一时片刻赶来,恐怕他们都没有交换战情的这个时间。
好在,剿灭了宿卫军时,朱雀门的守卫几乎没有损伤,此时也都回到了各自防守的位置休整待战了。
纵然他们同李定山的部队存在人数和经验上的差距,但好歹他们还有固若金汤的城墙,应当能够守上好一阵。
但这毕竟不是在边疆,双方人马可以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地耗着。
这里是皇都,皇城之外是繁荣的康都城,再次展开持久战,对双方都不利。
所以他们双方,必然会寻求速战速决。
在这种局势下,便是他们想守个一年半载等待支援,对方也不会给他们机会。
要想翻盘,他只能寄希望于晏清领出城的那支精锐部队。
温哲翰沉沉地呼出一口气,望着天边只剩一溜的月牙。
朱雀长街上冲天的火光已经渐渐熄灭,天色却未比先前昏暗。
月已西斜,启明星已露了踪迹。
要快啊……
温哲翰心里念叨着,唇抿成了一线。
白虎门前,三千精锐整装待发,其中就包括被分编至其他城门守城的一千余晏家军。
晏清持令赶到,简单交代了战术,三千人上马出城,一路往西。马蹄震得整个康都西城区的民众内心惶惶、不得安宁。
好在这马蹄声只是打西城区路过,远远地便没了声音。
西城区的人们刚松了口气,又听得一阵震天般的喧闹,却是南边开了战!
李定山久等不到朱雀门的骚动,直觉入城的队伍可能出了问题,深知不能再等。
当下,盾甲兵打头,挨过城头弓箭流矢,攻城的器械被搭起来,潮水一样的兵卒便涌了上来。
战鼓轰鸣,喊杀声震天!
“滴滴啵啵”的马蹄声隐在这震天的声响里,一时竟没多少人察觉,更没多少人在意。
三千人打马过街,却在长街岔口分散开来,分别驶向不同的方向。
第68章 轻骑突袭
李定山稳坐中军,远处,李定山的人马已冲上朱雀门城楼,同守城的羽林军战至一处。
城下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在往城墙上攀爬,城破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上攻城车!”
李定山下令。
羽林军大势已去,此时正是破城门杀入皇城的大好时机!
军队有序退开,重俞千斤的攻城车缓缓驶出,朝着朱雀门的方向撞去。
城楼之上,温哲翰砍翻一个逼近身前的人,看着攻城车朝着城门撞来,神色顿时凝重无比。
李定山竟然连这等攻城重器都搬了出来!
攻城车前端精铁尖牙“咔噹”一声撞上城门,厚重的城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整个城墙都感觉到一阵晃动,城门更是摇摇欲坠。
守城的将领退之温哲翰身前,将温哲翰护在身后,一边高声喊着:“殿下!守不住了!咱们撤吧?!”
撤?
皇城是最后的防御,一旦这城墙被攻破,他们能撤到哪儿去?
这道理守城的将领不是不懂。
他所说的撤,不只是要自己放弃这城,而是要连自己身为皇室子弟的一切都舍去。
他是在劝自己逃!
“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守城的将领见温哲翰不说话,便又劝道,神色惶急,“若是在这里倒下,可就什么都没了!”
温哲翰沉默了一瞬,终是心一沉,坚定了眼神:“布置拦车障,务必将攻城车拦在朱雀门!”
守城的将领心里一凉,但看温哲翰神色坚定,显然是打算在朱雀门死战,劝说的话在嘴边绕一圈又咽下,略懊恼地一甩手,转头就去安排人布置拦车障。
攻城车退后三五米,第三次撞上城门。
“嘭”一声,城门整扇被撞得飞倒出去。
城门重重倒下,却没能落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