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将女为帝(87)

作者: 喵圆喵 阅读记录

心里正难受的孟舒澜猛然听见温哲翰提这事儿,嘴角猛得一抽:“你搁小六面前说些什么东西?”

孟舒澜不满地别话,转头却见温哲翰眼眶已是红得不成样子,却依旧努力地咧嘴笑着,还反驳自己:“说你怎么了?当初二哥成亲的时候,小六就跟你说以后要喝你的喜酒,你到时候可别忘了咱们小六。”

温哲翰说着,又扳着指头算,“就你这磨叽德性,怕是还得等个几年。我看,晏将军三年孝期……你这喜酒怕是要四五年后了。”

“滚犊子!”

孟舒澜喑哑着声音骂他,也是想起当年小六的模样,眼睛发热,“你就咒我吧!”

温哲翰却恍若未闻,笑着对小六道:“四五年后,咱们小六也是小大人了,喝一两杯喜酒也不妨事,对吧?”

温哲翰问着,好似小六还在,他还能听见那脆生生声音回他。

可墓地里只有风声。

四周忽然静下来,孟舒澜撇开了头,心里堵得难受。

他送走了许多人,战友、兄弟、无辜的百姓,他以为他总有一天会麻木,但很显然不是现在。

当他再次回头看过去的时候,温哲翰已经收拾好了心情,正在整理东西。

虽然他极力掩饰,但还是能明显看出他哭过。

孟舒澜不知道怎么劝,就像他当初不知道怎么劝晏清一样。

这种无力感,让孟舒澜愧疚又难受。

倒是明显心里最不好受的温哲翰先反过来劝慰他:“走吧,还有很多事没做完。”

就同那日晏清一样。

孟舒澜沉默着,直到回到康都城中。

一旦忙起来,确实什么都能忘了。

被扣押的官眷已经救了回来,被胁迫的官员们对温哲茂的罪行供认不讳。

加上殷十娘拿到那份涉事官员名录,以及各方的书信往来,所有的涉事者都被一一问责,之后是一连串的抄家、流放、斩首。

李家家大业大,光查抄的家业就是国库的三倍,总人口算上奴仆有上千余人。

由于人数过于庞大,除了李家九族之内全部伏诛之外,其余仆从全部贬下等官奴,发配边疆。

其余涉事主要官员,诛三族。

被胁迫者,以及涉事较浅者,视情节轻重,或斩首,或流放,其家眷视犯事者情节轻重,或流放千里,或贬为平民。

这一场清算,盘踞南疆百余年的李家宣布倒台。

其余望风而逃的李家人的通缉令也已下发,已然成了丧家之犬。

自古论功过,有罚便有赏。

清算处置了一切涉事者后,康都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皇帝也这才腾出手来,论功行赏。

死守馨德殿的羽林军统领刘桐被封忠勇伯,赏黄金千两,绫罗绸缎若干。

主导整场战役的温哲翰接替温哲茂,协管六部。

一应军众各赏白银二百两。

而让众人意想不到的是皇帝对晏清与孟舒澜二人的赏赐。

凡事参战的兵卒将领皆是有目共睹,这场战争能够反败为胜,是靠的晏清的奇兵险招,而非孟舒澜带回来的西疆兵马。

可最后论功行赏,孟舒澜却成了最大的功臣,从郡王直接封王,赐号为舒,封地囊括半个西疆。

并且孟舒澜从一开始的代行西疆兵马元帅之职,被封为了正式的西疆兵马元帅,掌管西疆全境所有兵马调动。

甚至享有特殊情况下,可不上报朝廷,直接调兵遣将支援各处的权利。

这就相当于藩王有了无诏进京的权利!

这奖赏不可谓不重!

而反观真正的功臣晏清,却只是封了县主,赐号承平,封地更是北边土地贫瘠的北地廊县。另赏黄金万两,绫罗绸缎若干。

这赏赐,除了黄金多点儿,有一块有跟没有没两样的封地,那是连刘桐的赏赐都不如!

朝野上下,无不是为晏清鸣不平的。尤其是在知道孟舒澜拥有的特权之后,几乎举朝皆是反驳之声。

但皇帝给出的解释却是,晏清所行之事,皆又孟舒澜所指挥,属于听令行事。

可是但凡是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孟舒澜一个远在边疆的人,书信来回都是一两个月,他怎么在不知道详细情况的情况下,去指挥晏清怎么做?

第78章 恃宠耍赖

但晏清自己都把这事儿认下了,并且亲口承认了自己是听令行事,满朝文武再怎么不信也没什么用了。

于是他们将矛头对准了皇帝给予孟舒澜的特权上,觉得皇帝是昏了头,对孟舒澜太过偏爱。

近几日朝堂上皇帝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不合规矩!

可偏偏下了朝,他还得听一遍。

“圣上,这不合规矩!”

御书房内,孟舒澜堵着皇帝跟他掰扯,“臣在此战中并未出力,怎可冒领功勋?若臣真做了这等小人,又该如何服众?如何统御西疆?臣恳请圣上收回圣命!”

皇帝刚听完朝臣一波长篇大论,还没用早膳,就被孟舒澜堵在御书房里又一波言语轰炸,只觉得头脑昏沉。

他想出御书房,孟舒澜拦着;他想去御书房后面的寝殿,孟舒澜堵着。

看他那架势,自己今天不给他个交代,他能不吃不喝把自己堵御书房一天!

皇帝饿着肚子气闷地坐回御书房理政的桌案前,头疼地按了按眉心,问他:“朕都跟你说过了,这是晏清自己的意思。你不去问她,跑来堵朕,到底是想怎样?”

孟舒澜收了恭恭敬敬行礼的手,迈着步子蹭到皇帝身边,在桌案边的脚踏上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胳膊支在桌案上:“我不都跟您说好了,这事儿不能这么干吗?您这明摆着是让我背抢阿清功劳的锅,回头我怎么跟西疆那帮兄弟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