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476)

作者: 秋天的第一颗砂糖 阅读记录

“师兄,怎的了?”

小和尚不明所以地捂住脑门,很是不解。

“你尚未探清底细就将人带到偏院来,惹出祸端怎办?”大和尚双眼一红,“若这对兄妹家中当真有权有势,你我都难辞其咎!”

大概是觉得唐洛瑜早就昏死过去,二人斥责时也全然没有顾虑。

“是是,”小和尚赶紧低头认错,“我明白了。”

两人沉默半晌,那小和尚又抬起头来,试探着问:“那如今怎办?”

“当然是不能按照原先的来了,就先让她在这歪着,等会她兄长出来再叫醒她,就说她染了风寒又跋山涉水自己睡过去了,”大和尚捏着念珠,力度之大指节泛白,“你这次记住她的药量,下次莫要用多了,这次就先算了,若是一来就出了事儿也不好兜。”

小和尚又是一阵点头哈腰地同意。

唐洛瑜自然没有当真将那茶水喝下,她宽袖中藏了一吸水性极好的海绵,方才用宽袖遮挡时她将茶水都倒在了海绵上,随后全程装昏迷。

两个和尚对她毫无顾忌,在屋中叽叽歪歪地讨论了半晌,唐洛瑜只听出这茶水中定是掺了药物,但这药物是什么,喝下后具体有什么症状,以及二人原本的计划是什么,她是一点也未探听出来。

她这边装昏迷装得腰酸背痛,薛林策那边已经被领到一处偏殿,这里确实竖立着一座巨大的月老雕塑,只是他身边还置放着几座从未见过的神像,薛林策瞧不出个所以然,只觉奇怪。

那僧人替他拿来一蒲团,示意他跪下。

“施主,现在就可以磕头许愿了,”僧人笑盈盈开口,“记住,心诚则灵,速度则不达,莫要急功近利啊。”

这和尚竟然还能讲几句漂亮话。

薛林策心中犯了句嘀咕,面上却是恭恭敬敬,他一掀衣摆跪了下来,随后又在胸前双手合十,装模作样地冲着各位奇异的神像雕塑叩拜几次。

那僧人只在一旁瞧着,也全然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

叩拜了十下左右,那僧人忽然出了门,薛林策心中正奇怪,回头时又正好撞见他进来。

“施主,您可以起身了。”

那僧人面容和谐地开口,薛林策闻言便顺从地起身,将蒲团置放到一旁,直起身子时才发现此人手上捏了两张红纸片。

他心中疑惑,脑中揣测片刻后那僧人直接将红纸片递到他跟前。

“施主,您方才已经诚心许愿过,如今便在这红纸片上写下你心悦女子的容颜和品性吧,越是详尽越好。”

对上这僧人笑得满脸褶子的脸,薛林策心中那股异样之感越发浓厚。

他眉心抽了抽,还是将那两张看起来像是姑娘家口脂的红纸片接了过来,大概是手上沁出了些汗水,那纸片刚捏在手里,便将他的指尖染得殷红,搭眼一瞧,当真像是流了血一般。

那僧人没有注意,还顺势递过来一支饱蘸墨水的、极细极细的毛笔,随后还出门以表示回避。

薛林策拿了那毛笔和纸片,瞧着那造型别致的众神像,索性按照自家娘子的模样和性格写了一通。

写完吹干,他将两张红纸片叠在一起,出门交给了在外等候的僧人。

见那僧人将红纸片包在一个小小信封里,他咳嗽了两声,清清嗓子,做出纨绔子弟的模样,只看着自己面前的空气问:“怎么样?本公子什么时候可以找到这姑娘?”

“施主放心,”那僧人一面笑一面将信封揣进袖子,“您既然已经在月老前许过愿,十日后便可和这姑娘见上一面。”

“十日?”

薛林策马上拉下脸,面色一黑,“你先前不是说快吗?怎么还要本公子等十日?”

“施主息怒,”那僧人倒是不温不火,面色平静,“先前小僧告知公子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施主只需耐心等待十日,十日后再来,定可以见到姑娘本人。”

薛林策的太阳穴跳了跳,心中的疑惑像是春雨后的杂草,顷刻间就茂密不已,“当真如此?”

“出家人不打诳语。”僧人向他行了一礼,随后又眼珠子一转,直言道,“今日的香油钱是十两。”

“好,”薛林策故作豪迈,从怀中掏出十两银子,“十日后本公子再来,届时必须见到那姑娘本人。”

第440章 茶中下毒

那僧人一见银子便两眼冒光,接下来后又是一阵装模作样地保证。

“我妹妹在何处?”

薛林策左右瞧了一眼,并未看见唐洛瑜的身影,眉心抽了抽,心口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令妹还在偏殿祈福,恐怕还需要稍等片刻。”

那僧人敷衍着回应了一句。

薛林策心中觉得不妙,便冲躲在暗处的柴进打了个暗号,后者便悄悄跃上屋顶前去寻找唐洛瑜。

他一路绕过回廊,翻过许多侧门,终于瞧见了那生长着各色丁香花的院落,便足尖一点,落在后院中,从后窗翻入。

屋门已经被先前那俩和尚关上,屋中算不得明亮,空气中回荡着一股残余茶水的气息,裹挟着淡淡的潮湿味。

柴进很快适应了晦暗的光线,果然见屋中央的桌上趴着一熟悉的人影,不是唐洛瑜还能是谁?

他心中登时咯噔一下,赶紧上去试探了鼻息,隔着衣服探查了一下脉搏,立刻明白她并中药。

“唐姑娘,”他试探着推了推他的手肘,“是我,柴进。”

唐洛瑜先前本来已经起身,是听见后窗有动静才又爬下装睡,随后又听得有人翻窗而入,还走到她身边探了鼻息,以为又是先前那俩和尚回来查验,于是赶紧闭紧了眼睛。

上一篇:重生之寡妇难为 下一篇:红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