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593)
王珏闻言赶紧否认,两只手都摇晃起来,“非也非也,只是瞧着面向像是鲜卑人,这才随口问了一句。”
“鲜卑人常年内战,又距离中原颇远,先生何时见过?”
唐洛瑜追问了一句,王珏轻笑一声,“夫人娘家是做生意的,难道也不知晓吗?”
这话说得她脑子越发混沌了,唐家是做生意的不错,可往来贸易多半是同本地人和西洋人,鲜卑人内部局势不稳,因此唐家向来避免和他们交易。
“确实不知,”她摇摇头,“还请先生告知。”
王珏爽朗地笑了一阵,这才缓缓道来,“这鲜卑人虽然内部局势波云诡谲,可也不影响人家做生意,常年和中原有丝绸瓷器等贸易来往,跑商的时候便经常和他们打个照面,久而久之,便能分辨出五湖四海的外族人长相了。”
唐洛瑜一面听着一面记在心里,心中一动,又问:“那这帮鲜卑人何时来中原跑商?”
王珏沉吟片刻,又伸出五个指头无声地算了算,“每年都来,来的也基本都是同一帮人,算算日子,怕是也快了。”
“原来如此,”唐洛瑜垂了眉眼,轻轻地拍拍胸脯,“这下便放心了。”
得到这个消息,她又和王珏多聊了些生意上的事,随后快速地查了铺子的帐,又脚步轻快地带着小花回了家。
他们回家时已经是天色擦黑的时候,京城内大街小巷千家万户都掌了灯,空气中翻涌着炒菜的香气和爹娘呼唤孩儿们的声音,一派抚慰人心的烟火气。
踏着青石板回到府上,大厅中已经摆上了巨大的桌子,丫鬟们正有条不紊地往桌上端饭菜。
霍旸和关月也正一前一后地忙碌,见了唐洛瑜回来,关月便向屋中招呼了一句,“洛瑜回来了!”
这话一出,还在各自屋中磨磨蹭蹭的大家便齐齐出来,有的招呼唐洛瑜和小花落座,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倒酒吃肉。
唐洛瑜同大伙打过招呼,随后便自然地坐在了薛林策身边,小花则夹在她和柯苒中间。
唐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热热的饭菜一上,大伙心中都开阔了,屋中燃着明朗的光,众人脸上都透着温暖的笑意。
薛林策细心地将鱼肉中的刺都挑出来,随后再小心地搁在唐洛瑜的碗里,夫妻二人相视一笑,格外甜蜜。
“今日我在街上遇到了王先生,”唐洛瑜一面用饭一面同大家分享今日见闻,“他一眼便看出小花是鲜卑族人。”
这话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唐岳扒饭的动作一顿,“他常年和北方人做生意,应该经常遇到跑商的鲜卑人,认出来不稀奇。”
唐洛瑜眼中染上一抹神秘的欣喜,“爹,您没懂洛瑜意思,你瞧,既然鲜卑人常年来中原跑商,我们何不将小花托付给他们呢?和族人待在一起总比和咱这些外族人住在一起强吧?”
“洛瑜说得有理,”柯苒迫不及待地接过胡茬,“这便是物归原主吧。”
柴进无语,用胳膊肘捅他一下,桌上的众人便齐齐哈哈大笑起来,空气中满是快活欢乐的氛围,热气氤氲中,大伙的笑脸被照得透亮。
小花听不懂大家的话,但是看见众人都在笑,便也跟着傻呵呵地乐起来。
第549章 改进火药
晚饭吃得舒服,唐岳多喝了几杯酒,下桌时身子已经有些摇晃,其余人吃饱喝足后便也纷纷搁下了碗筷,各自去干自己的事儿。
说是做自己的事儿,却还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前院纳凉,有的在后院闲谈,甚至有的掌了灯在花园中捉蛐蛐儿。
白天时天气晴朗,夜晚时也万里无云,夜风习习,裹挟着残留的暑气,唐洛瑜和柯苒柴进小花等人搬了竹椅在院子中坐着乘凉,一面摇着团扇,一面喝着新做的酸梅汤。
薛林策独自回了书房,他事务繁多,今日还未处理完全。
书房中上了灯,他褪去了威严冷厉的官服,换上一身素雅的黛青色衣衫,腰间束一草白色腰带,发丝一丝不苟地绾起,用一素银簪子和白玉发冠固定,地上投下一个宽肩窄腰的影子,浑身皆是清冷沉着的气息。
他刚在书案边坐下不久,就听得有人敲门,应答之后,一个熟悉的身影便走了进来。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景杉。
“兄长,”薛林策有些惊讶,起身迎接,替他掇了个凳子过来搁在自己对面,“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景杉摇摇头,“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天色已晚,希望没有叨扰到府上。”
薛林策轻笑一声,“哪有的事,你且坐下,咱兄弟二人好生详谈。”
说罢,他便将刚才的书籍合上,亲自替景杉斟满一杯热茶。
景杉面色好似有些犹豫,沉默一会儿后才接了茶盏,随后便又陷入无言的沉默,似乎在思索如何开口。
烛火摇曳,兄弟二人的影子在墙上不断摇晃,又过了片刻,景杉才抬起头来,脸上的表情分外严肃。
“先前你南下平反时可是用了黑火药?”
薛林策眉心抽了抽,此事已经过去许久,再者,那黑火药的制法也已经亲自交给皇上,为何这会儿又提?
疑惑归疑惑,他还是如实告知了。
“正是,”他长眉拧了拧,“先前因叛军攻势太过猛烈,若是不采取非常手段,想必城池会立马失守,于是不得已我才出此下策,回京之后,那火药制法已经悉数交给皇上。”
看出他有些紧张,景杉便出言劝慰,“放心,不是追究你的责任,为兄专程过来一趟便是想问,这黑火药是你一人制作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