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212)+番外
李纤凝想在离开前见见阿悉兰,仇璋告诉她阿悉兰目前是此案的重要人证,安顿在内宅,有重兵把手,想见她需经福王首肯。李纤凝又去找了福王,得了他的腰牌,前往内宅见阿悉兰。
京兆府的内宅比万年县的宽敞许多,有山有石有水有景,阿悉兰弯着腰站在花圃前,给紫阳花浇水,清除开败的花枝。
看到李纤凝,笑盈盈道:“这些紫阳花最是贪水,一天需浇三顿水,有一顿不浇就发蔫给人瞧。”
“看到你这样我放心了。”
阿悉兰歪头做不解状。
李纤凝说:“在意几株花草蔫不蔫的人不会轻易寻死。”
“原来你不放心这个。”阿悉兰说,“我不会再生出寻死之念,这里的事情一了,我便去往大秦国。看看景教的源起之地,是我义父生前的心愿。”
“你一个人?”
“我认识几个商队,时机便宜,可以和他们一起走。”又问李纤凝,“李小姐呢,解决完这桩事,你想做什么?”
李纤凝思索须臾,颊边露出一缕笑,“我丈夫想要一个儿子,待一切尘埃落定,我想给他生一个儿子,一家人过平淡安稳的日子。”
阿悉兰惊奇,“这真不像李小姐。”
“有什么像不像的,还不都是我么。李小姐已成过去,今后叫我仇夫人罢。”
从京兆府回宅,李纤凝又遇到了来时所见的灰袍老者。这次他踟蹰于宅门外,像是专程等她。
车夫当他是乞丐,上前驱赶。李纤凝驱离了车夫,眼睛定定看着老者。
老者摘下头上凉笠。
“明伯?”李纤凝故作讶然,“您胆子真大,眼下全城缉捕您,您居然敢在这种时候堂而皇之地露面,徘徊于朝廷二品大员的宅邸前。”
“夫人,我实在走投无路了,除了您,我想不到还有谁可以投奔。”
“走投无路,怎么会?”李纤凝说,“吉和主教结交了那么多权贵官宦,关键时刻没一个能派上用场,收留您?”
“他们全怕惹上麻烦,夫人,”明伯手扶墙,“我已经三天没吃饭,实在没力气说话了。”
“你应该知道你们景教有今天是我一手造成,你怎么敢来找我?”
“夫人的所作所为超乎常人预料,的确令我费解。按理说有那样的把柄握在别人手上,夫人绝不敢轻举妄动,事发后,我曾怀疑夫人当年忏悔的那些话系诳语,这些天我翻看了无数遍,我确信那是真的,若非亲身经历绝对无法描述的那样详细。夫人也许另有妙棋,不论夫人有何打算,应该很想拿回那份忏悔录。这就是我敢来找夫人的底气。”
李纤凝问:“你要我做什么?”
“送我出城,越快越好。”
“九门戒严,我做不到。这样吧,你先躲一躲,地点我安排,等城防没那么严了我再设法送你出城。”
明伯沉思半晌。
“好吧。”
“除此以外,你还得给我写一封名单。”
“什么名单?”
“你心知肚明。”
“夫人的要求未免多了点。”
“怎么办,是你上赶着来求我,来和我做交易。要不我叫人绑了你,押解到京兆府?”
明伯咬牙切齿,他至今也想不明白李纤凝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明明被人捏住了七寸,怎么还能做到这般趾高气扬,仿佛是她捏住了别人的七寸。
思前想后,唯有妥协,“我答应夫人。”
李纤凝拿到名单,安置了明伯。晚上仇璋回来,李纤凝将名单给他,“拿去诈吉和,别问我哪里来的,我不会说。”
“明成坤来找你了?”
李纤凝呆住。
“你先前说过你有一个把柄握在他们手里,明成坤用这个把柄威胁你了?你藏匿了他?”
“不是说了叫你不要问嘛!”
仇璋拉过李纤凝,怀里抱着,“你有什么秘密是我不知道的,嗯?”
李纤凝不语。
“连自己的夫君也不能告诉?”
“文璨。”
“我听着。”
李纤凝双手环着他的腰,头抵在他胸前,“我要你答应我无论发生任何事你都不离开我,不放弃我,不与我隔阂,永远像今天这般爱我。”
仇璋迟疑一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你能答应吗?”
“你不说,我没法子答应。”
“我就知道。”李纤凝从他身上下来,移到椅上坐着,“假如是小杞一定会答应,假如是小杞,我问也不用问。”
仇璋深吸一口气,“你想吵架吗?”
李纤凝手托腮,不搭腔。
仇璋起身出去。不一会儿,窗外传来嬉闹声,李纤凝伸颈探看,原来是仇璋陪着阿玥耍那两只绿头鸭。
一大一小两个人,追的绿头鸭满院子乱跑乱飞。追不到,阿玥气呼呼,“爹爹,爹爹!”
“怎么了?”
“抓不到!抓不到!”
“抓不到呀,那我们叫阿娘出来一起抓好不好?”
阿玥拍手,“好,好!”
仇璋走回来,斜倚门框,“不知夫人可有兴致陪我们抓鸭子?”
“我想同你吵架,要我陪作甚,生了口角算谁的?”
“算我的。”仇璋过来拽起她,她懒怠动,仇璋拖她,耳边脉脉低语,“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你提的种种要求我能否做到。我只能保证现在,不与你隔阂。”
李纤凝脸孔上恼意未消,脚下却跟着他走了。
李纤凝抓鸭,自然手到擒来,阿玥抱着绿头鸭,笑得合不拢嘴。看着落了满地的鸭毛,心疼不已,一根根拾起给绿头鸭插回去。夫妻俩看着,面露微笑。